第一章 玉鉴琼田三万顷
根据九州传世的《述异记》记载:君子国景帝七年,颜州一个女子前往波月潭清洗衣物时,看见一道白虹从天而降,化作一个容貌英俊的男子。两相欢爱之后,男子道:“我本天上仙人,今天暂且回去,改日定来接你。”说完复又化作白虹飞去。女子回家之后,发现自己已有身孕。
君子国向来礼法严谨,尽管女子说明真相,并坚信仙人终会来迎娶,家族仍然以此为辱。于是当女子生下一子,而仙人始终未再出现时,认为受到蒙蔽和羞辱的族人将女子和婴儿沉入波月潭中。
然而当两人沉入水底后,尚未来得及走远的族人却蓦地发现一道白虹从天而降,直没入潭水之中。不久又听人传说,颜州城外,有人看见一个全身水湿的男子抱着一个婴儿,招来一片云雾升腾而去。后来族人到波月潭中打捞,竟未发现母子两人的尸体。
这个语焉不详的故事记载的,就是望舒的来历,可惜只能留下一点破碎的真相而已。
此刻的望舒,正从归山下的琼田中直起腰来,带着些欣喜地望着无边无际的田野。自从被父亲祈晔从颜州的潭水中带到天界,时光已过去近三百年,望舒的年纪,正仿佛是人间风华正茂的弱冠少年。
虽然长生不老,祈晔和望舒却只是仙人的身份。在广袤的天界,神与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等级,就如同人间的世族与庶族一般。神人都居住在九重天的宫殿中,担任着天庭的高级官吏,而仙人人数众多,陆续地分散在天上或人间,担当起维持天界运转的各种职务。
早在录入仙籍的时候,望舒就被天庭安排了职司——在归山琼田中种玉。一开始望舒并不满意这个职司,因为他还是希望能够象父亲祈晔一样,担任一名传信仙人,也就是凡间传说的“耳报神”。在望舒的印象中,传信仙人可以自由出入九州八荒、碧落黄泉,比起困在归山脚下做一名农夫来不知要强上多少倍。
归山琼田从山麓上铺陈而下,一直绵延到名为归墟的汪洋之畔,面积有三万顷之多,共有十几个仙人管理,各自负责千顷田野。因此常常干了一天活下来,望舒连一个人影也见不到,终日面对的仅是泥土中冒出的翡翠芽,或是满枝沉甸甸的白玉蓓蕾,倦了的时候,也只能望向归墟中无边无际的海水,观察水面随着日月轮换而不断改变颜色。好在时日久了,望舒也就渐渐习惯了这种清静的日子,而且父亲祈晔说过,没有旁人打扰更适合修炼法力。
“等你修行提升了,就可以飞升到九重天上,做上位的神人。”每一次祈晔得到机会来看望望舒,都会如此勉励一番。
九重天望舒小时候是去过的,虽然仅仅一次,却已对那里清贵优雅的生活印象深刻。特别是在紫舒殿举行的隆重盛大的封神仪式,百鸟朝贺,百兽竞舞,天花乱坠,热闹喜庆得让年幼的望舒喜笑颜开。望舒记得那时自己和父亲一起站在殿外观礼,周围密密匝匝站立的都是眼中带着羡慕神色的各界小仙,而父亲紧紧握住自己的手中则是一片汗湿。可惜,天庭的群仙会千年才举办一次,平日父子俩这种地位低下的小仙是连天门都不能随意迈入的。
望舒对自己从低品级的仙人修行成与日月同辉的上位神人并没有什么信心。天界等级分明,越级晋升的机会寥寥无几,否则父亲又怎会千百年来毫无升迁,每天被各路大小神仙差遣得马不停蹄?算起来,望舒已是好几年没有见过他了。
所以还是安心在归山种玉好了,望舒心想,好在天界对各种玉材需求日甚,也不怕会丢了职司。何况,面前这万顷琼田,由于种植的玉种不同,或碧如东海,或灿如晚霞,或白如凝脂,也是天上人间难得一见的恢弘美景呢。
拂去地面的泥土,望舒从琼田中捧出了一块新长好的玉材。欣喜的笑容尚未褪去,耳边却听到一阵风声,望舒抬头一看,正见几个衣衫鲜明的神人从天而降,正好落在琼田之中。
“见过各位尊神。”从服色上望舒便知道他们是九重天下来巡视的上位神人,连忙依照天界的礼仪前去见礼。
“这片土地是你负责的吗?”眉毛垂到肩际的土德星君皱眉看了看脚下的泥土,发现与周围玉石繁盛、荧光盎然的琼田截然不同。
根据九州传世的《述异记》记载:君子国景帝七年,颜州一个女子前往波月潭清洗衣物时,看见一道白虹从天而降,化作一个容貌英俊的男子。两相欢爱之后,男子道:“我本天上仙人,今天暂且回去,改日定来接你。”说完复又化作白虹飞去。女子回家之后,发现自己已有身孕。
君子国向来礼法严谨,尽管女子说明真相,并坚信仙人终会来迎娶,家族仍然以此为辱。于是当女子生下一子,而仙人始终未再出现时,认为受到蒙蔽和羞辱的族人将女子和婴儿沉入波月潭中。
然而当两人沉入水底后,尚未来得及走远的族人却蓦地发现一道白虹从天而降,直没入潭水之中。不久又听人传说,颜州城外,有人看见一个全身水湿的男子抱着一个婴儿,招来一片云雾升腾而去。后来族人到波月潭中打捞,竟未发现母子两人的尸体。
这个语焉不详的故事记载的,就是望舒的来历,可惜只能留下一点破碎的真相而已。
此刻的望舒,正从归山下的琼田中直起腰来,带着些欣喜地望着无边无际的田野。自从被父亲祈晔从颜州的潭水中带到天界,时光已过去近三百年,望舒的年纪,正仿佛是人间风华正茂的弱冠少年。
虽然长生不老,祈晔和望舒却只是仙人的身份。在广袤的天界,神与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等级,就如同人间的世族与庶族一般。神人都居住在九重天的宫殿中,担任着天庭的高级官吏,而仙人人数众多,陆续地分散在天上或人间,担当起维持天界运转的各种职务。
早在录入仙籍的时候,望舒就被天庭安排了职司——在归山琼田中种玉。一开始望舒并不满意这个职司,因为他还是希望能够象父亲祈晔一样,担任一名传信仙人,也就是凡间传说的“耳报神”。在望舒的印象中,传信仙人可以自由出入九州八荒、碧落黄泉,比起困在归山脚下做一名农夫来不知要强上多少倍。
归山琼田从山麓上铺陈而下,一直绵延到名为归墟的汪洋之畔,面积有三万顷之多,共有十几个仙人管理,各自负责千顷田野。因此常常干了一天活下来,望舒连一个人影也见不到,终日面对的仅是泥土中冒出的翡翠芽,或是满枝沉甸甸的白玉蓓蕾,倦了的时候,也只能望向归墟中无边无际的海水,观察水面随着日月轮换而不断改变颜色。好在时日久了,望舒也就渐渐习惯了这种清静的日子,而且父亲祈晔说过,没有旁人打扰更适合修炼法力。
“等你修行提升了,就可以飞升到九重天上,做上位的神人。”每一次祈晔得到机会来看望望舒,都会如此勉励一番。
九重天望舒小时候是去过的,虽然仅仅一次,却已对那里清贵优雅的生活印象深刻。特别是在紫舒殿举行的隆重盛大的封神仪式,百鸟朝贺,百兽竞舞,天花乱坠,热闹喜庆得让年幼的望舒喜笑颜开。望舒记得那时自己和父亲一起站在殿外观礼,周围密密匝匝站立的都是眼中带着羡慕神色的各界小仙,而父亲紧紧握住自己的手中则是一片汗湿。可惜,天庭的群仙会千年才举办一次,平日父子俩这种地位低下的小仙是连天门都不能随意迈入的。
望舒对自己从低品级的仙人修行成与日月同辉的上位神人并没有什么信心。天界等级分明,越级晋升的机会寥寥无几,否则父亲又怎会千百年来毫无升迁,每天被各路大小神仙差遣得马不停蹄?算起来,望舒已是好几年没有见过他了。
所以还是安心在归山种玉好了,望舒心想,好在天界对各种玉材需求日甚,也不怕会丢了职司。何况,面前这万顷琼田,由于种植的玉种不同,或碧如东海,或灿如晚霞,或白如凝脂,也是天上人间难得一见的恢弘美景呢。
拂去地面的泥土,望舒从琼田中捧出了一块新长好的玉材。欣喜的笑容尚未褪去,耳边却听到一阵风声,望舒抬头一看,正见几个衣衫鲜明的神人从天而降,正好落在琼田之中。
“见过各位尊神。”从服色上望舒便知道他们是九重天下来巡视的上位神人,连忙依照天界的礼仪前去见礼。
“这片土地是你负责的吗?”眉毛垂到肩际的土德星君皱眉看了看脚下的泥土,发现与周围玉石繁盛、荧光盎然的琼田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