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3】:笔者在步骤一中所介绍练习气泡音的姿式,是从模仿骑自行车下坡俯冲时身体下伏前倾抬头尽力前伸的姿式而来(类似于自行车运动员而非常规骑车姿式)。这是因为,笔者第一次准确把握到喉音气泡音(假声带气泡音)的大颗粒发声状态,正是有一天晚上在空旷的道路上一边骑车一边练习而获得。端坐前倾身体,或者端坐使劲抬头向天……所有可采用的练习姿式最重要的共通点就是:保持腹腔、胸腔、喉咙、口腔的直通柱状,使腹腔气息可以直接冲击假声带,并自然阻碍声带发声的干扰。笔者体验,在各种符合这一特征的多种姿式中,在空旷的路上骑车练习是一个很好的推荐选择。
注【4】:在练习卡基拉之前,应通过各种声音资料,准确掌握卡基拉的声音特征。钟明海先生文章介绍卡基拉说:"关键在于假声带必须有规则地振动……卡基拉的喉部技巧事实上我们一点也不陌生,当我们在清喉咙,甚至是小时候在装怪兽低吼的时候都会无意中使用到这个部分;那就是我们的假声带。"。在进入卡基拉的正式练习之前,应通过"清喉咙"、"咳嗽"或者"装低吼"的方式,来体会卡基拉的发声感觉。但必须指出:"清喉咙"和"咳嗽"并不是掌握卡基拉的有效练习方法,要掌握卡基拉,应通过正规练习来进行。
注【5】:笔者这里的练习方法,受到来自周日升先生对"藏密喉音"介绍的极大启发。可以断定:练习类藏密喉音,是快速掌握气泡音和卡基拉发声的有效途径之一。这里附上周先生文章相关部分,练习者应作为重点参考:"在藏传佛教中,也有一种喉音,我们把其称为藏密喉音(tibetan tantra throat singing).与呼麦虽然同为喉音,但二者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藏密喉音(tibetan tantra throat singing):象死亡金属主唱唱歌时那样owu--般运气,使用喉音,利用胸腔、口腔甚至颅腔等部位的共鸣,发出低沉、宏大、神秘、威严的声音,让身体感觉象是在振动,发出如大型猫科动物的吼声。泛音最低可达200赫兹.特点是声音颗粒小、混沌、绵长.在练习时声音从喉结以下直接出来的,没有舌头什么事,不顶上颚,不下压,不收缩舌根。吐气方法是用力地、彻底地、从腹腔开始直接经过喉部把气吐出来,就像酒徒在酗酒之后经常作的那样,吐。然后把这种吼声尽可能拉长,变成尽可能低沉粗壮的长音,让它变的神秘,抽象些。追求低、大声、音色奇特为造诣,一般都要练得喉咙发痒、咳嗽,直到失声,休息几天后就开始具备了声音的雏形。有记载云擅长发这种声音的、人在房间里发声的时候,连窗户纸都会震动。"(周日升)。
注【6】:蔡振家先生在其论文中详细地介绍了卡基拉的发声原理:"第一,要让假声带靠拢.通常两片假声带分得很开,这样它们是不会振动的,唯有拉近它们的距离,才能导致振动.第二,要让假声带放松,才能让它们以f0 /2的频率振动.第三,要让假声带的振幅够大,以便在每次振动时关闭假声门……跟真声带比较起来,假声带是个不良的发声振动系统,因为控制其张力,位置的肌肉与神经太少了.通常,试图拉近两片假声带的距离,就会导致假声带紧张,无法大幅振动.所以,既要让两片假声带靠近,又要让它们放松,实在是有点强人所难,这也是卡基拉技巧深具挑战性的地方"。然而,对一般练习者而言,假声带是什么,在什么位置,很难把握;其次,假声带的控制非常困难;此外,气泡音也很容易发错,所以,借鉴周先生所提到的藏密喉音,用类似的方法练习,可以绕开这些理论障碍,从声音上快速掌握卡基拉发声技巧。
注【7】:一般我们在"装怪兽低吼"时,为了发出低音,都是使劲憋紧喉咙发声,声带会有一种撕扯感,极容易疲劳充血。而正确的卡基拉,喉咙紧张是为了辅助声带发真声,低音部分(即喉音、假声带音)并不需要喉咙用力。因此,卡基拉发声时不易疲劳,反而是对声带的一种按摩,长期练习并可明显改善练习者音域中的低中高音音质。发声时容不容易疲劳,可以作为是否掌握卡基拉的一个判断标准。另参照林俊卿先生的咽音练习,即以假声带气泡音为练习起点,其对声带的按摩和改善效果,和卡基拉非常近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