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为雄才吧 关注:88贴子:3,627
  • 13回复贴,共1

【寡人欠扁】子衿安在(试着说说“曹郭”= =)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雷死你们。看题目,乃们懂的。老话题了


1楼2010-12-11 22:41回复
    关键字是= =曹操 郭嘉 短歌行 伤逝
    你们懂的


    2楼2010-12-11 22:43
    回复
      在这里,我摘录一封现存曹操生平写过我认为最至情的信:
      “郭奉孝年不满四十,相与周旋十一年,阻险艰难,皆共罹之。又以其通达,见世事无所疑滞,欲以后事属之。何意卒尔失之,悲痛伤心!今表增其子满千户,然何益亡者!追念之感深。且奉孝乃知孤者也。天下人相知者少,又以此痛惜,奈何!奈何!追惜奉孝,不能去心。其人见时事兵事,过绝于人。又以人多畏病,南方有疫,常言吾往南方,则不生还。然与共论计,云当先定荆。此为不但见计之忠厚,必欲立功分,弃命定。事人心乃尔,何得使人忘之!”
      仔细比较之后,我发现这封信的伤逝之情同《短歌行》“忧思”意脉非常吻合。而且,郭嘉对于曹操个人来说,是值得一说的一位非常特殊的谋士,曹操怀念他,为他作诗是说得通的。也许罗贯中在撰写《三国演义》的时候也注意到了这点,所以编排情节的时候会特别照应郭嘉。罗贯中寄心于蜀汉君臣之谊,却没有随意略去曹郭君臣惺惺相惜对白的描写,比如曹操第一次见到郭嘉时就感叹“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像极了罗贯中所推崇的刘备、诸葛亮君臣“如鱼得水”的情谊||。
      这首《短歌行》属于乐府旧题,据崔豹《古今注》载,《短歌》言“人生寿命长短定分,不可妄求也”。而曹操开头也就透露了“逝者如斯”生命意识。绝大多数人将此理解为曹操个人冉冉行暮而功业未建的危机感。我觉得并不尽然。因为当时曹操心态是不可一世的,《三国演义》里对这点有传神刻画:
      遥指南岸曰:“周瑜、鲁肃,不识天时!今幸有投降之人,为彼心腹之患,此天助吾也。又指夏口曰:“刘备、诸葛亮,汝不料蝼蚁之力,欲撼泰山,何其愚耶!”、“吾今年五十四岁矣,如得江南,窃有所喜。昔日乔公与吾至契,吾知其二女皆有国色,后不料为孙策、周瑜所娶。吾今新构铜雀台于漳水之上,如得江南,当娶二乔,置之台上,以娱暮年,吾愿足矣!”
      俨然一副踌躇满志,势在必得的样子,甚至是觊觎江东二乔(历史上无此事,罗贯中从杜牧《赤壁》的“铜雀春深锁二乔”),不禁让人想起“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先谢罗灌水)的那种霸气。而曹操确实有那种资本,他伐吴前曾书与孙权,说治练80万水军涉足东吴,想同将军你切磋切磋狩猎的技艺,仿佛天下已在自己掌中一般。这份宣战书当场震慑住了东吴半壁元老,争着要投降。所以在这种态势下,曹操倘有迟暮之叹,就显得非常蹊跷。所以,与其将开头四句理解成一种功业未建的危机感,我觉得深层的不是对未来霸业不成的恐惧,而是追忆往事的感伤。“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传达的意味与“郭奉孝年不满四十,相与周旋十一年,阻险艰难,皆共罹之”颇有几分相似,即十一年瞬息而过,期间发生了太多记忆犹新的事情。而今思之不胜悲。
      


      5楼2010-12-11 22:45
      回复
        这是曹操一生唯一一次面对“生命”、“死亡”表现出如此激烈、挥之不去的哀恸。郭嘉本是曹操认定的托孤之臣,郭嘉在所有谋士中最年轻,却最得曹操信任,两者情同知己。难料天妒英才,郭嘉在他38岁的时候,因过分辛劳染病猝卒,从此君臣阴阳暌隔,之前曹操的希冀也就落空。《三国演义》中曹操为此更是大呼奉孝之死“乃天丧我也!”。曹操更忧惧的是人生中一些始料未及的天降大祸。“人生寿命长短定分,不可妄求也”的《短歌》一题之所以能触动到曹操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所以,曹操诗中难以忘却的忧思应该有一部分来自他的“追惜奉孝,不能去心”。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借用了诗经里的原话。“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分明是一个至情的诗人才会有的情怀。“子衿”按照《郑风 子衿》毛诗序的说法是指古代学生的制服,即指代年轻的读书人,读书人的衣服大多为青绿色,所以称之为“青青子衿”,而“悠悠我心”则揭示了对方同自己路遥雍隔不得见,长叹思怀的情绪。接着“呦呦鹿鸣”到“鼓瑟吹笙”引用《小雅 鹿鸣》,营造君臣欢宴的盛景。于是读书人附上良臣贤士的身份,即为谋臣。
        值得注意的是,《短歌行》中曹操对待子衿的态度与原诗“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并不相同,原诗吐露的是乱世乡校不置(毛诗序)或男女相思不得见(后人解读)的怨艾之情。而这里曹操改为“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即别有他意。“沉吟”意为沉思吟想,透着沉郁怀念的情思,“至今”暗示“沉吟”持续了较为漫长的时间。那么,既有群臣共宴、远大前程,曹操又缘何久久沉痛?这要结合曹操此筵前后的经历来看,郭嘉卒于建安十二年,曹操在建安十三年怀念他极为可能。叶嘉莹老师曾经在《汉魏六朝诗讲录》中提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情感类似于牛希济的“记得罗衣裙,处处怜芳草”。而我理解的子衿比兴的情感寄托则类似于《诗经 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曹操对郭嘉的追悼也确是持续很长时间。如演义里描写赤壁之战后曹操“哭奉孝”一节:
        曹仁置酒与操解闷。众谋士俱在座。操忽仰天大恸。众谋士曰:“丞相于虎窟中逃难之时,全无惧怯;今到城中,人已得食,马已得料,正须整顿军马复仇,何反痛哭?”操曰:“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遂捶胸大哭曰:“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众谋士皆默然自惭。
        这里需要对比正史与演义,罗贯中在这里造景非常刻意——强调众谋士俱在座,使得曹操平静之中陡然迸发的一阵恸哭显得非常突兀。这也是后世批评者指出曹操此哭“犹打”,是一种政治手腕——责谋士不能尽智——的最重要根据。虽然奸雄形象跃然纸上了,却是以君臣真情作为牺牲品。而正史的论说就要自然很多了——“后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良久叹曰:‘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大呼而恸哭是做给别人看的,而一声“叹”则是真心惋惜了。之前我摘引的信件也写在赤壁之战之前,曹操对荀彧说他“追惜奉孝,不能去心”,私下往来的信件就不存在什么政治心机。可以发现,郭嘉之死是附在曹操心里的一块茧,时时被触及,从没被忘却。这些史料都可以帮助理解“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的伤逝意味。
        


        6楼2010-12-11 22:46
        回复
          “但”这个字是念起来份量非常重的一个字。按照全诗的意脉来看。这个“但”字具有统领下文情感作用。“但”自带独一无二之意。这里就要说说郭嘉在曹操心里的特殊位置。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曹操的诗歌中,除了特殊题材游仙诗之外,往往具有史诗的魄力。而这种上天入地的诗人神思是比较少见的,给人一种超拔现实的感觉。而且是运用了明月这样光明皎洁却又遥不可及的譬喻,具有无可取代的地位,且继之以“不可断绝”之“忧”,所以明月的指称对象我觉得至少不是眼前曹操自认为唾手可得的普通人才或江东,而理解为不再属于自己且难以取得的人才,包含着失落、消极的情绪。那么这种不同凡俗的人才指向谁呢?曹操曾经写信给荀彧说“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志才即戏志才,为曹操初期的谋士,曹操说志才亡后则无可与计事者可以看出这位人才在曹操心中独一无二的地位。颍川多奇士,荀彧为首的众文臣亦积极荐才,使曹操身边出现了将相绕座的盛况,可见人才并不难得,而曹操却做出这样的感叹,我觉得主要是因为曹操身边缺少能与己心意相契合的“负俗之才”(《三国志 魏书 荀彧传》注引《彧别传》),正如曹操常挂在嘴边的那句:“唯奉孝为能知孤意”。之前的戏志才也许正是一个。然志才英年早逝,直到郭嘉的出现才弥补这点遗憾,谁知这位最年轻的谋臣最终尽也重蹈早亡的覆辙。每每思念起郭嘉的时候,曹操都是怅然若失,深感后继无人的悲哀。用天上明月何时才能采撷得到来形容郭嘉这样的“负俗之才”非常恰当。
          至于为什么郭嘉据有如此特殊的地位,可以从“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中找到答案。这是组回忆过往的诗句,要结合历史来看。四句主语都是郭嘉。“越陌度阡”意思是“远道而来”,这是《三国演义》没有提及的细节,演义只交代了郭嘉是荀彧推荐的人才。其实在历史上郭嘉是有一个弃袁投曹过程的。郭嘉本是袁术麾下谋士,料袁绍终不成业,远道而来择明主曹操而事。当时曹操功业未建,为远道而来的谋士赏识,自然会起“敬谢远来访问”的欣悦。这就是典型的“越陌度阡,枉用相存”。曹郭君臣相见,秉烛而谈,演义与正史对两者的契合均有渲染。《三国演义》管中窥豹地透露他们的志趣相投惺惺相惜,曹操初见郭嘉感叹“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郭嘉也赞曹操“真吾主也”。历史上,郭嘉为人不治行检,不拘小节,而曹操也是个不重礼法的人,两者志趣相投。此外,郭嘉能够洞悉曹操心意,却不像杨修那般自作聪明,而是将自己的计策以曹操最能接受的方式说出。所以我们可以发现三国演义里曹操回应郭嘉策计之时总是一句:“正合吾意”暗示着两人的心意暗合。两者“行同骑乘,坐同幄席”,情同知己,真是难能可贵“枉用相存”的契洽。
          “契阔谈宴”中,“谈宴”场面宏大,对于一个谋臣来说,似乎非“舌战群儒”则不足以比之。而在演义与正史中,针对这点,其实是可以找出类似场面的,即郭嘉的“十胜十败论”。初读三国演义的时候,我正是因“十胜十败论”牢牢记住了郭嘉这个谋臣。这段历史被记录在《三国志》裴松之注中,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长篇累牍将其抄录下来(两者发生时间上有所出入,裴注记录在曹郭初见时,而演义记录在官渡之战前),如果依演义将时间安置在官渡之战前,这陈词就有着暮鼓晨钟般的激励作用。如果从裴注说安置于郭嘉初露头角之时,则有着慷慨谈宴的气魄,所以郭嘉才会脱颖而出为后世赏识,更不用说是慧眼识才的曹操了。“契阔”的解释有很多,我将其理解为“辛勤”,为承接下一句中的份量颇重的“恩”字,非同于一般谋士献策,有“士为知己者死”恩情的意味。而郭嘉确实配得上这份赞誉。郭嘉对于曹操的霸业可以说是不遗余力的,事实上郭嘉的死就与此直接关联。郭嘉的最后一战征乌丸,执意远随,途径沙漠,水土不服,再加上劳累,最终得病猝死。罗贯中为此虚构了近一回的“遗计定辽东”,正是为曹操痛失贤士的哀恸作铺垫。曹操后追伤郭嘉说:“弃命定事,人心乃尔,何得使人忘之。”所以,曹操所念恩情是有实事可据的,促之追怀。
          


          7楼2010-12-11 22:47
          回复
            不知道中间有关于曹大死亡观的那段有没有被我删掉。写的时候没有特意关注这个问题,所以解读产生了严重偏差……= =【众:其实这篇水文整篇理解都存在严重偏差是吧……】好了,最后不得不提一下,本文参考了叶嘉莹的书。
            http://tieba.baidu.com/f?kz=914803276


            9楼2010-12-11 22:50
            回复
              再次膜拜= =


              10楼2010-12-12 00:46
              回复
                回复:10楼
                不如膜拜太阳……


                IP属地:上海11楼2010-12-12 01:38
                回复
                  同膜拜,更坚定支持曹郭- -


                  IP属地:上海12楼2010-12-13 18:04
                  回复
                    曹郭本命党死也写不出曹郭读了这文更写不出何其悲凉啊欧谢特


                    13楼2010-12-19 19:58
                    回复
                      回复:13楼
                      T T同哀。。某对于小说细水长流的思路及语言向来驾驭不能,而且,曹郭写的就是一种“感觉”啊“感觉”!对历史粗浅的把握+琐碎无厘头的脑补YY是某的极限了。T T无法,某个大老粗女人= =!!所以真的很佩服《子衿》的作者,细致的感觉派,带给某的就是一种直入内心的痛楚。结尾诗经和短歌的重影,就是促使某花一下午写这篇(半)考据文的诱因……


                      14楼2010-12-19 20:57
                      回复
                        突然看到灰灰这儿还有系统论证
                        与13L亲同哀。。。当年萌这对萌到一读《子衿》或者《短歌行》眼泪就哗哗的,却仍然写不出文。。。
                        p.s.车下腐士有爱啊~果断申请加入


                        15楼2011-02-27 12:26
                        回复
                          灰灰我刚刚当上曹郭吧的吧主(马甲顾栖泯)想申请转载这篇文到吧里可以吗?拜拖啦XD…还有有空你能多来玩玩么那里可冷了TT


                          16楼2011-03-03 00:36
                          回复
                            回复16楼:
                            可以哇>3<沉yin至襟哇,车下腐士求gd


                            IP属地:上海17楼2011-03-03 12: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