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多的麦田吧 关注:2贴子:41
  • 0回复贴,共1

谁愿出卖灵魂换取不老年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道连·葛雷的画像》读后感:谁愿出卖灵魂换取不老年华
“丑是七大美德之一。”亨利勋爵说。
    
看看天主教的七大美德:忠诚、希望、仁爱、谨慎、公正、坚毅和克制,几乎包含了人们所认同的所有高尚,但却使“美貌”这一历史的永恒追求缺席,甚至连末席都无法占上。 但是至今却又无数人对这一话题梦寐以求,他们内心的冲动、关注和疯狂或许可以超越他们对七大美德的匆匆一瞥。这是多么愚蠢却又奇妙的事情。
    
拥有美貌似乎便能拥抱随之而来的许多事物。虚荣之心和众人谄媚使人陷入无底深渊、难道他们真的愿意出卖自己原本纯洁不一、仅仅是蠢蠢欲动的灵魂,去换取只是外表华丽,却迂腐不堪的美貌容颜吗?当道连?格雷面对自己的写照,不知是在脑海中何物的无形驱使之下,竟亦对自己产生嫉妒之心:希望自己的年华用在,而画像的生命则无关紧要。
        
他当然不是又一个浮士德,美在其心目之中有不同于常人,甚至更甚于常人的庸俗和低劣。金玉其外、高高在上,和勋爵的装饰不同,他仅仅靠与身俱来的一些便能使千万少女或熟丅妇拜倒的气质,让他误以为在虚伪的淤泥之中感受到的是温柔之乡而不是粘稠的丑恶,这乃是人心的误解和虚无的追求,自认出众,事实上仅仅是浮华而已。或许他能给诸位外面出众的各位一些警示:莫要将自己会老去的年华用在寻求情感的刺激之上,年华定会老去,艺术或能永恒。
    
“外表出众的人往往在劫难逃。”在书的开头早已说明,但是唯有道连蒙于鼓中,越发出色的人应该更加谦逊和善于思索,而并非仅仅在自己的少许优点下沾沾自喜,永不悔改。当阁下同样对这样的丑恶夸夸其谈,滥加指责之时,莫要忘记你也难逃庸俗之列。若是勋爵将那本拥有事件追求各种美妙事物以及永恒艺术的书赠与阁下,你虽不似道连般被迷在书里,但至少也会有同样的诱丅惑。有谁不想如大卫一般永葆健康姿态呢?有谁不爱维纳斯般的美貌呢?当这些极具诱丅惑力的事物放在你面前,你敢说你便似金石一般,不为所动?不必故作清高了,朋友。在我看来,道连?格雷不过是个凡人,他乃是你我在真实生活中的体现,你我当然都有虚伪和骄傲的一面,或许你能将其隐藏得非常巧妙,不为任何人所发现,但心理学和推理学是多么令人敬佩,当你一天偶然为自己的形象万分满意之时,或许你的画像也早已腐败不堪。
    
不是艺术在反映生活,而是生活在模仿艺术。
    
王尔德致艺术于微妙的境地,一方面正如他所愿,创造出人类文学史上最为唯美的人物之一,但另外一方面这本书却被贬为败坏道德的书,使得作者忧伤不已。他在写给华生医生的信件中赞叹自己多么希望这是一部高尚的著作,但最终依然成为颓废派的宣言。
    
在王尔德自序中有言:
    
“在美的作品中发现丑恶的含义的人是堕落的,而且堕落得一无可爱之处。这是一种罪过。在美的作品中发现美的含义的人是高尚的。这种人有希望。”
    
这样的文字华美而勾人魂魄,仿佛下雨之时水珠撞击地表的声音让人不得不去俯身聆听。
    
外表完美道连而灵魂沦丧的道连上承浮士德和哈罗尔德,他轻浮的双手随意之间结下了这种恐怖的艺术新体验,将这种存在于社会各界的庸俗又顺手一挥,交给了迷惘的新一代。爱伦坡倡导的“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在那时并不盛行,道连并非是为了王尔德纯粹的艺术而存在,他是一种情感刺激的新的追求,这种追求走上了无法回头之路,在这条路上他拉上了更多的人,或许也包括阁下。
在读完此书,合上封面之后,你大可厚颜宣称自己为高尚之人,道连?格雷的这些特质在你身上并不存在,不过在你说话此语,抬头望见自己早已苍老、充满裂痕甚至沾有血迹的画像只是,请不必恼怒不堪。
    
    
注:1.天主教七大美德真实存在,与“七宗罪”相对。
     2.亨利勋爵赠与道连的黄皮书,有人认为是法国小说家伊斯曼的小说,但有更多人认为是对王尔德影响颇深的瓦特?佩特的的代表作《文艺复兴》(1873),在这本书中佩特提出唯有人类自己的感知才是真实存在的经历,他声称人们内心的感觉才更应该作为衡量艺术水准和生活成功与否的标准,形成了“生活对艺术的模仿”。
     3.以上帝之名,我们都该学习如何去悔改,而不是继续虚伪和做作。


1楼2010-12-15 11:2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