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校考研调查:名校研究生80%以上来自普通院校
在考研大军中,有很大一部分考生选择“跨校考研”——不论是为了重寻在高考中失落的名校梦,还是为了获得师从学术泰斗的机会,抑或是出于对特定地域或城市的向往,甚至是为了一些不知由何而生的情结。考生们单纯或复杂的择校动因,将“跨校考研”推向考研话题的中心。
而在“跨校考研”当中,“跨考名校”是许多考生最理想的选择。有官方数字公布,“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达128.2万人,考生集中的热点高校、热点专业和热点地区与往年相比,基本变化不大;报考人数最多的10个招生单位仍是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其中,北京大学报名人数最多,约为2万人。”由此可见,跨校考研,尤其是跨考名校的竞争异常激烈。如何让自己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是一场充满了智慧的力决。
理想看似遥远,却总是从现实起步。就让我们对“跨校考研”的探索,从这次调查开始
在考研大军中,有很大一部分考生选择“跨校考研”——不论是为了重寻在高考中失落的名校梦,还是为了获得师从学术泰斗的机会,抑或是出于对特定地域或城市的向往,甚至是为了一些不知由何而生的情结。考生们单纯或复杂的择校动因,将“跨校考研”推向考研话题的中心。
而在“跨校考研”当中,“跨考名校”是许多考生最理想的选择。有官方数字公布,“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达128.2万人,考生集中的热点高校、热点专业和热点地区与往年相比,基本变化不大;报考人数最多的10个招生单位仍是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其中,北京大学报名人数最多,约为2万人。”由此可见,跨校考研,尤其是跨考名校的竞争异常激烈。如何让自己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是一场充满了智慧的力决。
理想看似遥远,却总是从现实起步。就让我们对“跨校考研”的探索,从这次调查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