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不忍睹的一本书,明清文学方面的论述硬伤太多了,比如将陈子龙26岁写的诗歌当做陈子龙34岁以后写的诗歌,认为是陈子龙因为爱慕已经成为钱谦益小妾的柳如是而写,而实际上那是陈子龙26岁的时候一篇很普通的春游诗歌之一,做着浮想联翩,从诗歌中的罗敷想到有妇之夫,然后联想到已经嫁人的柳如是,然后认为陈子龙诗歌的主题就是讴歌那种反世俗的变态恋情,我真是服了这两位作者,放着那些固定的框架不写想创新,这不是错,但是拜托先把相关作者的别集读全读透之后再作这种尝试,免得贻笑方家。
陈子龙写那首诗歌的时候,柳如是才十六岁,八年之后才嫁给柳如是。
这种书处处以“情”为中心,与那些处处以政治为中心的迂腐文学史一样要命,都是走极端。张培恒还曾经写过文章,说吴伟业的《圆圆曲》不是讽刺吴三桂卖国,而是讴歌吴三桂为了爱情不惜搭上全家性命,真是让人叹为观止。不知吴伟业泉下有知会是说明感想,他可是崇祯钦点的榜样,为了崇祯的死差点跟着自我了断下地府,写出的《圆圆曲》还被老张认为是歌颂卖国贼爱情的诗篇。
陈子龙写那首诗歌的时候,柳如是才十六岁,八年之后才嫁给柳如是。
这种书处处以“情”为中心,与那些处处以政治为中心的迂腐文学史一样要命,都是走极端。张培恒还曾经写过文章,说吴伟业的《圆圆曲》不是讽刺吴三桂卖国,而是讴歌吴三桂为了爱情不惜搭上全家性命,真是让人叹为观止。不知吴伟业泉下有知会是说明感想,他可是崇祯钦点的榜样,为了崇祯的死差点跟着自我了断下地府,写出的《圆圆曲》还被老张认为是歌颂卖国贼爱情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