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吧 关注:239,651贴子:6,778,840

回复:希望大家鼓励《闲品西游之——盘丝洞的劫难——唐僧的一意孤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不知道吧主在不,我第一次来到《西游记》吧,写写自己对《西游记》的心得体会,希望大家能支持我。不胜荣涕!


17楼2010-12-24 11:46
回复
    很有兴趣看下去,才华出众,那就把真材料拿出来给大家品评吧......


    20楼2010-12-24 12:09
    回复
      呵呵 谢谢楼上的 牛紫枭兄弟。。


      21楼2010-12-24 12:16
      回复
        可算有人看了。那我再发一篇吧!


        22楼2010-12-24 12:17
        回复
          下面这一篇是我这些文章中的第一篇      闲品西游之——《西游记》与孙悟空
              


          23楼2010-12-24 12:19
          回复
            吴承恩出生在一个小官吏降为小商人的家庭,他的父亲叫吴锐,是被罢官的一个小官吏,吴锐对于官场的腐败、舞弊深恶痛绝。在这种家庭成长起来的吴承恩每天都要听父亲唠叨时政的不平,不知不觉中吴承恩继续了父亲的这些对封建社会的批判思想,且有过之而不及。吴承恩一生遍览群书,只可惜他喜欢读的都是些“唐人如牛奇章、段柯古辈所著传记,善模写物情,每欲作一书对之”,而在古代,尤其是明清两代,要考取功名,需要熟背的是诸子经书,而吴承恩大约对这些东西的兴趣是不大了。因此,直到四十岁,他都没能取上功名,只补得一个岁贡生,去北京分配官职,估计是长相不过关(明朝选取候补官员,长相很重要),又没被选上。为生活所迫,只好去做了浙江长兴县丞。吴承恩已是不惑之龄,岁月磨平了他年轻时所立下的雄心抱负。关于吴承恩,史料上的明确记载不多,可以肯定的是,他恃才傲物、刚直不阿、怀才不遇。生活的压力、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让他品尝了社会人生酸甜苦辣。因此,敏锐的他开始深刻地考虑社会人生问题,在深感改变无望的同时,他把自己的这些理想以及现实里的问题折射到了他的作品中,《西游记》就是其中最优秀的一部。里面的善良、正义、刚正、,勇敢好斗,桀骜不驯的野猴子孙悟空,更是赋予了他丰富的人的思想与情感,他代表了作者的理想和化身。


            26楼2010-12-24 12:23
            回复
              《西游记》里面的主要人物是孙悟空,我原本一直想给孙悟空写个简历。一般的简历都得包括几个要素:姓名、出生年月、身边重要人物以及主要经历等等内容。孙悟空的真实年龄到底是多少?恐怕这没多少人算过吧!其实,从《西游记》里面,我们多少还是能够找到些蛛丝马迹。第三回说孙悟空醉酒酣睡,被“勾死人”押解到幽冥界,判官取出生死簿,上面写着“直到那魂字一千三百五十号上,方注着孙悟空名字,乃天产石猴,该寿三百四十二岁,善终。”可以说,从孙悟空出生到这个时候,他已经活了三百四十二岁。后来太白金星下凡招安,孙悟空又上天做了“弼马温”,嫌官小,私闯下界回花果山。花果山的猴子们对孙悟空说“恭喜大王,上界去十数年,想必得意荣归也?”这里多了“十数年”。再后来“那玉帝次日设朝”,派李靖带领并马下界捉拿孙悟空。所谓“天上一日,地下一年”,按照《西游记》的说法,孙悟空在天界是“前日”下凡,玉帝“次日”点兵,无形中孙猴子已然在花果山快活了一年光景。后李靖战不赢,太白金星又招安,假孙悟空以“齐天大圣”空衔,让其看守蟠桃园。然后,孙悟空偷吃蟠桃,又大闹蟠桃盛会,逃下界去。花果山的猴子问他:“大圣在天这百十年……”。至此,又多加百十年岁。接着,十万天兵下界捉拿孙悟空,大战数日,被二郎神捉拿,押上天庭,被扔进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烧了“七七四十九天”,换作凡间,自然是“四十九年”矣。后孙悟空复闹天宫,如来驾临,将其压在五指山下足足“五百余年”,取中折算,大致是五百五十年吧。及至唐僧救出孙悟空,收为徒弟之时,前往西天取经,共花了十四年。这样的话,把前面的那些年数加起来,再减去唐僧遇到悟空之前的一年左右取经时间,到取经功成圆满为止,孙悟空一共活了大概1080岁左右(前后误差不会超过十年)。顺便提一下,《西游记》第一百回,“太宗笑道:‘久劳远涉,今已贞观二十七年矣。”事实上,历史上的唐太宗只活到了贞观二十三年,即公元649年。按照《西游记》的说法,“贞观二十七年”,应该是公元653年。时至今日(2010年),已经过了1357年。这样的话,加上孙悟空原有的年龄1080岁,一共是2437岁。好家伙!真是老祖宗!


              27楼2010-12-24 12:24
              回复
                当然,有的地方得出的孙悟空年龄的结论有些偏差。我查了一下,主要的偏差是孙悟空在五指山下被压的时间,我的结论是五百年五十年左右,而另有版本是六百三十二年(百度百科),足足相差了八十二年。对于这个版本所指出的时间,我不敢苟同,由于《西游记》这本书基本上是超越了现实,“玄奘取经的史实只成了一点因由,完全从历史小说——早期长篇小说的唯一品类——中分裂出来,独立而成为神魔小说的新品类。”(《西游记》前言)因此,里面的所有发生的内容几乎都是作者的凭空想象所作,所以也几乎没有任何的正史记载可做为参考依据,那么,我们也就惟有从《西游记》里面查找资料作为凭据。


                28楼2010-12-24 12:25
                回复
                  百度百科上面所提出的依据是“《西游记》第十四回,刘伯钦说过五行山的形成时间,也就是孙悟空大闹天宫之时,书中写道“先年间曾闻得老人家说:王莽篡汉之时,天降此山,下压着一个神猴…….”。王莽篡汉时间为公元8年(注:王莽立国号为新时)。《西游记》第八回“大圣道:如来哄了我,把我压在此山,五百余年了,不能展挣”,实际远不止五百年,从公元8年至公元640年,孙悟空在五行山被压有整整632年。”(百度百科)


                  29楼2010-12-24 12:27
                  回复
                    那么我们就《西游记》的这些内容进行分析。强调一下,对于上一段内容里面所说的第八回,孙悟空说如来把他压在山下,五百余年,这一点我是认同的。


                    30楼2010-12-24 12:30
                    回复
                      我所不认同的地方有两点,第一点是“贞光十三年”应该是公元639年,不是640年。第二点是就《西游记》第十四回,太保刘伯钦所说的“先年间曾闻得老人家说:王莽篡汉之时,天降此山,下压着一个神猴……”而得出的分析结论不同。须知,太保说的这些话,是流传了五百余年之久的话,流传下来的话自然会有很大的误差。另外,据《西游记》中的记载,应该可以知道,这两界山(五指山)地处唐朝边缘,也就是边界,翻过山头就不是唐朝的辖域了。当年没有飞机,也没有汽车,且大山里面,人烟荒少。应该可以想象,在那个时候,大山里面的人可能几代都没有一个出过山的,而出了山以后,再回来的更是少之又少。王莽篡汉是发生在公元8年,真不知道这个消息传到远在边界的大山里面会隔多少年,隔个八十年,可能么?完全可能。隔了八十多年以后,大山里的人刚从外界获悉王莽篡汉消息的时候,五指山夹带着孙悟空掉下来,可能么?完全可能。要知道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里面,那个渔民误进桃花林,里面的人都不知道有过汉朝,至于魏、晋两朝就更不用说了。所以根据王莽篡汉的年代来确定孙悟空被五指山下被压的确切时间是不行的,肯定比这个时间要少,至于少多少,我们还是从上面的第八回,孙悟空说的话里面来寻找。《西游记》第八回“大圣道:如来哄了我,把我压在此山,五百余年了,不能展挣”。这里有孙悟空的原话做铁证,应该很明显了,如果孙悟空被压了六百多年,他至于说被压了五百余年么?起码也得说六百余年吧!凭孙悟空那桀骜不训,心高气傲的个性,不让他多说就不错了,他干吗要少说了一百年?被石头砸糊涂了?因此孙悟空的这句话在这里做了很好的证明,他确实被压了五百多年,而不是六百多年。当然,这只是我一家之言。


                      31楼2010-12-24 12:31
                      回复
                             到此,这份孙悟空的简历总算是大致可以拿出来了:
                        孙悟空(约公元前427年——?)混名,孙行者。外号:大圣、猴头、弼马温。年龄:大约2437岁(截止2010年,前后相差不会超过30年)。性格:开朗、性急、有正义感、疾恶如仇、责任心强。师父:菩提老祖、唐僧。师弟:猪八戒、沙僧、白龙马。结拜兄弟:牛魔王等六人、镇元大仙。祖籍:花果山水帘洞。徒弟:玉华县大王子、沉香。武器:金箍棒。主要本领: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火眼金睛。生平主要事迹:本天产石猴,历经磨难,渡洋拜师学艺。归来后重振花果山,自封“齐天大圣”,曾大闹幽冥、天宫,偷吃蟠桃、仙丹,十万天兵天将降他不住,天界几无人能抵。后与如来斗法败阵,被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后,得唐僧相救,遂拜唐僧为师,上西天取经。取经一路上,降妖除魔,,历经千难万险,终达灵山,功成圆满,被封为“斗战胜佛”。
                        


                        32楼2010-12-24 12:33
                        回复
                          孙悟空在《西游记》里面是作者吴承恩理想的化身。他刚出道时桀骜不驯、目中无人、野蛮、狂妄自大、争强斗狠——强销生死簿,在龙宫强行索宝,又两次大闹天宫,自封圣号,偷吃蟠桃、仙丹,犯下无限罪孽。在孙悟空造下这些罪孽的同时,他也很清楚地看到了,他想得到的并未得到。一个真正得道成正果的人,是不能靠打打杀杀就能解决问题的。“懂得暴力的人,是强壮的,懂得克服暴力的人,是强大的”。(《明朝那些事儿》)可惜孙悟空学道归来,学到了本事,却没学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个道理。菩提老祖当年逐悟空下山说“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徒弟……”照理说,孙悟空只是变了棵松树而已,师兄弟们也都很开心。也不是他自己刻意去炫耀本事,是别人想看看而已,顶多也是互相切磋,而菩提老祖却非要将其逐出师门。可见,在那个时候,菩提老祖就知道了孙悟空的秉性不是教化所能驯服的,必须让他自己去闯荡,吃苦头,才能让他真正的大彻大悟。他责怪孙悟空卖弄本事,执意逐他出师门只是一个借口而已。


                          33楼2010-12-24 12:35
                          回复
                            回到花果山,孙悟空解决了几个妖怪,就自以为天下无敌了,坏秉性也露了出来,闯下了滔天大祸。这里头,孙悟空结交群妖、群仙(上天之后),带领群妖抵抗天庭。我们可以肯定,他是个很有能力的人,这个能力包括个人武艺和领导组织才能。他还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虽然这个理想、抱负不切实际,也是不可取的。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还没闹天宫阶段的孙悟空是作者心中最为满意和最为理想的时候。


                            34楼2010-12-24 12:35
                            回复
                              下面这段话发不上去 我郁闷 发图吧


                              36楼2010-12-24 12: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