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初期,秦还只能算是二等强国,其所以能够战胜群雄,终成帝业的第一个原因即为商鞅变法。商鞅的变法不仅迅速成功,而且还能持久,尤其是更能替秦帝国奠定深远的基础。秦自孝公以来,即从来不曾打过败仗(战未尝屈),这不能不归功于商鞅农战政策所培养出来的国力。事实上,无论从那一方面看,秦国都在力争上游,比山东诸国是远较进步,所以,其终于统一天下也就似乎是理所当然。对于变法后的秦国,荀子曾有一段非常生动的描写:
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畏有司而顺……其百吏肃然……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观其朝廷,其间所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 [ 注:荀子强国篇第十六。 ]
秦国不仅政治清明,而经济也保持高度的成长。值得一提的是商鞅利用三晋外来劳力的政策,因为此种政策的推行,遂使秦国能顺利达到农战目的,而不受人力瓶颈的限制。
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畏有司而顺……其百吏肃然……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观其朝廷,其间所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 [ 注:荀子强国篇第十六。 ]
秦国不仅政治清明,而经济也保持高度的成长。值得一提的是商鞅利用三晋外来劳力的政策,因为此种政策的推行,遂使秦国能顺利达到农战目的,而不受人力瓶颈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