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距离中国核心地区(关中)较远,不能为中国大患;唐若征讨高丽则确为劳师伐远。不仅路程遥远,而且必须经过辽泽,一到雨季
“泥淖二百余里,人马不可通”;
[
注:资治通监卷一九七,唐纪
太宗贞观十九年。
]
兼以“辽左早寒,草枯泉冻,士马难久留”。
[
注:资治通监卷一九八,唐纪
太宗贞观十九年。
]
在此种情况之下,唐军利在速战速决,但高丽国险民附,善于守城,凡不能守之地皆自动放弃,能守者则坚壁固守。例如唐军围安市时,
“城中人坚守不动,三月不能克”,
[
注:旧唐书卷一九九上,高丽
传。
]
于是旷日持久,太宗终以“仓储无几,士卒寒冻,乃诏班师”。
[
注:同前注。
]
出师辽东既已无功,唯一途径厥为改由海道进攻,但这必须先取百济(高丽与国)以为基地,而又有赖于新罗之合作。此时新罗已降唐,惟太宗不欲渡海,遂暂停行
动。高宗即位,决心改变战略,海陆并进,先平百济,然后终于击败高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