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我自认为自己的语文很不错。
所以,写了篇文章。感觉事实的确就是如此。
不听语文课的理由:
文学,语文。
本应是一个发散思维,用文字表达我们自己的思想的一门学科。它贵在思想的多元化和创新的精神。从而也就有了“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了。
然而。现在的语文课,已经变得相当的无意义了。阅读题规定格式答题,学生的答案都一成不变,根本没有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甚至连作文都要求格式,什么开头结尾中间段,居然全都设计好了。还不让写叙事的,因为叙事的基本都不给高分。所以学生都会去引用重复的诗句和例子,写一篇散文,用看似华丽的词藻掩饰内容的空洞。
这样单调而又无聊的语文课有什么意思?这和古代的八股文有什么区别?只会要求格式规范化,在一个日趋多元化的社会以及全球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乏味的格式化一成不变的答题方法只会是对思想的禁锢以及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乃至于时代的悲哀。
http://tieba.baidu.com/f?kz=934337887原文参考地址,还有我写的诗。见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