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中国疾控中心等部门联合发布名为《控烟与中国未来》的评估报告,称履约五年来,中国控烟效果微弱,吸烟率居高不下,室内公共场所禁烟仍遥不可及。目前,全国仍有3亿以上烟民,遭受二手烟危害的人群更是高达7.38亿。
2003年,中国政府签署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成为全球第77个签约国。2006年1月9日,公约在我国正式生效。按照约定,五年后,也就是今年的1月9日,我国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中,应该实现完全无烟。
按照《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中提出的5个控烟关键政策和10项烟草控制指标,专家评估,中国控烟履约的绩效综合得分,仅为37.3分。
来自多方面调查得出的评估数据显示:在履约五年后,中国多城市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内,过去30天有人吸烟的比例分别达到63.3%和72.7%;六成受访烟民认为现有烟草包装上“吸烟有害健康”的小字,很难让自己有戒烟念头;1.5亿吸烟者购买5元一盒或更低价位的卷烟,烟草税提高却未提烟价,烟草消费难以遏制。
评估报告主编之一、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杨功焕介绍,2005年,中国人群归因于吸烟、烟草使用的死亡已经达到120万人,据估计,2030年烟草归因死亡人数估计占40岁以上人口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一,超过300万人。
2003年,中国政府签署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成为全球第77个签约国。2006年1月9日,公约在我国正式生效。按照约定,五年后,也就是今年的1月9日,我国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中,应该实现完全无烟。
按照《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中提出的5个控烟关键政策和10项烟草控制指标,专家评估,中国控烟履约的绩效综合得分,仅为37.3分。
来自多方面调查得出的评估数据显示:在履约五年后,中国多城市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内,过去30天有人吸烟的比例分别达到63.3%和72.7%;六成受访烟民认为现有烟草包装上“吸烟有害健康”的小字,很难让自己有戒烟念头;1.5亿吸烟者购买5元一盒或更低价位的卷烟,烟草税提高却未提烟价,烟草消费难以遏制。
评估报告主编之一、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杨功焕介绍,2005年,中国人群归因于吸烟、烟草使用的死亡已经达到120万人,据估计,2030年烟草归因死亡人数估计占40岁以上人口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一,超过30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