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到的谭延闿书法作品中特别是在湖南地区流入民间的许多谭字作品上有一特殊现象,即盖在落款处上的印泥颜色不是常见的朱红色而是深蓝色的。这不仅影响了作品的观赏性,也影响了作品的价值。然而为大多数人所不知的是,这恰恰是谭延闿内心情感的体现——尽孝道。
民国初期谭延闿第二次刚担任湖南省督军之时,其母忽于上海去世。他要到上海把母亲运回长沙安葬。有好心人劝他说“你刚上任,政局不稳,离开的话可能会丢掉官职的”。谭回答“为了尽孝道,官可以不要了”,毅然前往上海“接”母回长。不久官职还真被人夺走,然而谭不为所动,一直坚持为母尽孝三年。三年不见红,他人所索要书法作品全部盖上深蓝色印泥。而这几年又是谭延闿书艺最精、数量最多的时期。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授讲究师徒之孝,自古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齐白石十六岁时到湘潭雕花名匠周之美门下学手艺。周没有儿子,将齐白石当做亲生儿子一样看待,耐心传授。齐白石也刻苦钻研学习,不但很快学会周的绝活,还改进了雕刻圆刀法和绘画题材。1906年周之美去世齐白石不在湘潭,听到师傅过世的消息后十分悲痛,在住地设灵堂拜祭。回湘潭后首先到师傅坟上哭拜三天,写了著名的《大匠墓志》,并刻在花岗岩上立于墓前。同样,他对绘画老师胡沁园、诗文老师王闿运的去世不仅像对待自己父母去世一样在家设灵位拜祭,还以特殊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悲痛与孝心。1914年胡沁园去世后,齐白石画了20幅老师生前赏识过的画,亲自精装好,装在纸扎的画箱里,在老师坟前焚化。同时写了七言绝句14首,做了一篇祭文,一副挽联:“衣钵信真付,三绝不愁知己少;功名应无分,一生长笑折腰卑。”
齐白石不像谭延闿那样有经济实力,他的字画要是盖蓝色印章就会卖不出去了,于是他只能用另一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孝心。尽量少盖印章,题字也只写“白石”二字,称之为孤款。同时他也表现在行动上。齐白石北京出名后,找他索画的、拜访的人越来越多,老人有时应付不过来常谢绝会客。但若是师傅们的亲属及后人,则无论自己有多么辛劳,都视为上宾,陪同吃饭留客住宿,主动送画,比待自己的亲人还要亲切。
民国初期谭延闿第二次刚担任湖南省督军之时,其母忽于上海去世。他要到上海把母亲运回长沙安葬。有好心人劝他说“你刚上任,政局不稳,离开的话可能会丢掉官职的”。谭回答“为了尽孝道,官可以不要了”,毅然前往上海“接”母回长。不久官职还真被人夺走,然而谭不为所动,一直坚持为母尽孝三年。三年不见红,他人所索要书法作品全部盖上深蓝色印泥。而这几年又是谭延闿书艺最精、数量最多的时期。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授讲究师徒之孝,自古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齐白石十六岁时到湘潭雕花名匠周之美门下学手艺。周没有儿子,将齐白石当做亲生儿子一样看待,耐心传授。齐白石也刻苦钻研学习,不但很快学会周的绝活,还改进了雕刻圆刀法和绘画题材。1906年周之美去世齐白石不在湘潭,听到师傅过世的消息后十分悲痛,在住地设灵堂拜祭。回湘潭后首先到师傅坟上哭拜三天,写了著名的《大匠墓志》,并刻在花岗岩上立于墓前。同样,他对绘画老师胡沁园、诗文老师王闿运的去世不仅像对待自己父母去世一样在家设灵位拜祭,还以特殊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悲痛与孝心。1914年胡沁园去世后,齐白石画了20幅老师生前赏识过的画,亲自精装好,装在纸扎的画箱里,在老师坟前焚化。同时写了七言绝句14首,做了一篇祭文,一副挽联:“衣钵信真付,三绝不愁知己少;功名应无分,一生长笑折腰卑。”
齐白石不像谭延闿那样有经济实力,他的字画要是盖蓝色印章就会卖不出去了,于是他只能用另一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孝心。尽量少盖印章,题字也只写“白石”二字,称之为孤款。同时他也表现在行动上。齐白石北京出名后,找他索画的、拜访的人越来越多,老人有时应付不过来常谢绝会客。但若是师傅们的亲属及后人,则无论自己有多么辛劳,都视为上宾,陪同吃饭留客住宿,主动送画,比待自己的亲人还要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