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竹吧 关注:9贴子:777

皖南包括安徽哪几个地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六个市----芜湖,宣城,马鞍山,铜陵,池州,黄山(徽州)
有人误把安庆也列入,是不正确的,建国时安庆还属于皖北行署。安庆可归入皖中,地理上安庆属于皖西南


1楼2011-01-20 12:42回复
    历史上看,芜湖,马鞍山,宣城,铜陵,这四市联系紧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如马鞍山原本就属于芜湖,而芜湖与宣城相互归属,铜陵与今天芜湖的繁昌县关系紧密。基本属于大芜湖地区范畴。有点歧义的在池州和黄山。池州历史上与安庆有一丁点联系,但不大基本可忽略不计。
    联系比较大的则是:宁国府,太平府,徽州府等。而宁国府,太平府则与今天的大芜湖地区密切相关。所以,池州大体可列入大芜湖地区范畴。
    


    2楼2011-01-20 12:59
    回复
      徽州府在明清时期与皖南其他几市的联系就不多说了,这个话长。
      民国时期徽州属于芜湖道,建国初期属于芜湖专区。这是徽州曾归入过大芜湖地区的距今算是比较近的2段历史


      3楼2011-01-20 13:15
      回复
        从地理上看,六市均处长江之南。徽商兴盛是在明清之际,新安江往杭州固然是徽商一条外出水路。但当时的首都是南京。徽商去南京,扬州,则自青弋江北上途径芜湖是必由之路。况当时芜湖已经是手工业染浆业和炼钢业非常发达的城市,有明一代已形成新兴工商业城市,是徽商重要的落脚点(徽人张小泉就是在芜湖学的剪刀锻打技术,再去的杭州)。这从文学名著《儒林外史》、《聊斋志异》、《官场现形记》多次提及芜湖多少能反映当时的情况。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历史上皖南六市经济,文化联系都具有相当高的紧密性。


        4楼2011-01-20 13:34
        回复
          芜湖道是个监察区的概念,正式名称是皖南道,驻芜湖而已,和芜湖没什么关系,另外,建国初期芜湖专区包含徽州专区也仅有几年,算不得什么。
          徽商出去,新安江到杭州是主要道路,由杭州上达苏扬,下潜两浙,这也是徽商的主要发迹地,至于青弋江只能算第二路径罢了,至于皖南这个概念,融合了徽文化,吴越文化,赣文化及主体江淮文化,你觉得这有什么紧密性吗?
          


          5楼2011-01-20 14:02
          回复
            回复:5楼
            5楼话的大意就是徽州对外关系密切的主要是杭州,水运就是新安江了云云,呵呵
            杭州好地方啊,抱一抱人家粗腿也人之常情,再说徽商也确与杭州有着密切联系,只是楼上未免抱腿心切,有些枉顾事实啊。
            首先要说明一点,徽商的足迹绝非仅限杭州,否则无徽不成镇就无从谈起。比如扬州就是徽商“殖民地”,徽商活动的重要据点,仅徽商对扬州的影响便远非杭州可比。
            回过头来再说徽商走出大山的路。
            徽商走出大山公认的陆路有2条,即徽杭古道和徽池古道。可惜,徽人从现代旅游和经济角度热衷于谈徽杭古道,甚少谈及徽池古道,毕竟今天的安徽经济不够发达嘛。
            不过,当年的徽商,开始的时候是将皖南特产竹、木、柴、炭、文房四宝、生丝、茶叶销向长江中下游省份,以后才到了漕运、盐运、票号、典当、绸庄等经营项目。
            仅以竹、木、柴、炭的运输而言,到后期的漕运、盐运,如果是仅靠陆路,显然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在那个交通闭塞的年代,从一个村走到另一个村都得一,二天(就算交通发达的今天,徽州山区还是交通不便),这些大宗物品运输最快速便捷省钱的运输,无疑就是水路船运了。
            


            6楼2011-01-21 14:05
            回复
              说到水路船运,不得不提徽扬古道-----徽商水路出行的重要通道。
              如果说徽商去杭州是通过新安江,这个没有什么争议的话,那么徽商去安庆、九江、武汉、岳阳、重庆又该怎么走??去南京、镇江、扬州,乃至去北京又该怎么走呢?还扯新安江不成?很显然,扯着新安江不放就变成无稽之谈了。
              我上面谈的几个地方,楼上有点争议的估计是扬州。因为没准在楼上看来,徽商去扬州一准是通过新安江到达杭州,再由杭州借助京杭大运河,再横渡长江,到达江北的扬州吧?
              如果那样想,无疑太过于联想丰富了。
              且不说徽州自杭州,过京杭大运河去扬州是否比走芜湖青青弋江到南京到扬州更近了,仅想说明一点,京杭大运河在江南段的河水本就自北向南逆流的。只有过了丹阳离扬州不远的地方才是北流也就是顺流的。仅从是否方便的角度看也非徽商出行首选。
              而芜湖的长江水道,自西向东(赫赫有名的扬子江便是处于南京与芜湖之间),浩浩汤汤,顺流而下,北达南京,镇江,扬州,东去无锡,苏州,上海。孰难孰便自可判定。
              问题症结就在徽商故里到底离青弋江有多远呢?有多远呢?呵呵,起码不比新安江远。
              徽商故里是绩溪、歙县。与之最近的河流便是徽水河,从徽水河过去便是青弋江,青弋江顺流而下便到了芜湖,进入长江,沿江而下可至南京,镇江,延京杭大运河而上可至扬州,继续北上可到北京,这便是徽扬古道也。
              


              7楼2011-01-21 14:07
              回复
                而芜湖作为徽扬古道上的重要枢纽,作为“长江巨埠,皖之中坚”,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唐宋以来,芜湖工商业发达,是中国重要手工业中心,其炼铁业、冶铜业、制瓷业、浆染业、米业闻名天下,出现“铁到芜湖自成钢”、“浆染尚芜湖”的景象。也因为优越的地理位置,芜湖成为皖南货物集散地,明清达到鼎盛时期,在粮食交易上,清代更成为中国四大米市之首,呵呵,我真不相信,掌握漕运的徽商居然不知道,没参与过四大米市之首的商业经营活动。我也真不相信,徽商没有把六朝古都南京旁边的重镇芜湖当作重要商业经营据点,芜湖又如何被称做“徽商之都”??
                纵上所述,即便楼上所谓的芜湖道是监察机构非行政机构,也不说明历史上徽州与大芜湖地区彼此经济文化交流活动不紧密,更不能拿一条新安江来证明徽商当年的天下繁盛仅只靠着这条狭窄的江。
                


                8楼2011-01-21 14:08
                回复
                  笑话,我们抱杭州大腿?你还不是抱徽州大腿吗?有本事别扯徽商,扯你自己的大芜湖去?新安江再窄也比你青弋江宽,新安江再窄也是有独立入海口的干流。我奉劝你们,研究芜湖别扯徽州,扯扯长江,扯扯南京去,找跟自己文化相通的去玩。


                  9楼2011-01-21 17:35
                  回复
                    呵呵!今天徽州的大腿有人家芜湖的胳膊粗吗?还抱徽州大腿,真是不怕羞哦!
                    还是好好的讲道理吧


                    10楼2011-01-21 18:00
                    回复
                      回复:9楼
                      此外,你老兄也够傻叉的,青弋江发源地就是徽州,途径徽州的祁门、黟县、歙县以及旌德地,然后到芜湖进入长江。什么新安江再窄也比你青弋江宽?呵呵,抱腿抱糊涂了


                      11楼2011-01-21 18:08
                      回复
                        我知道青弋江发源于黄山北坡,可我们没把它当回事,要玩你自己玩。你芜湖J8又粗又硬,扯我们徽州干什么?扯你MB,玩你自己去。江南首邑V587,自己玩去。


                        12楼2011-01-21 18:23
                        回复
                          回复:12楼
                          芜湖J8粗不是正好干你MB么?江南首邑V587关老子毛事啊,徽州给芜湖***人家还看你正不正点,就你哪锉样,嚣张个毛啊!


                          13楼2011-01-22 08:35
                          回复
                            QNMLGB,就你个芜湖江北侉子还干这干那?死妈笑哈哈,说好你的江北话,做好你的贼,不要跟我们老山里搞来搞去的,免得你妈又空虚地找狗去。


                            14楼2011-01-22 11:03
                            回复
                              回复:14楼
                              哈哈,傻叉山贼,江北侉子是谁?抱腿抱残了吧?反正你爹我不是!
                              还有,文章主要观点非你爹首创,原作者为芜湖技师学院的刘宗斌,你爹略有修改
                              灰州早徽飞烟灭了,抱腿又没出路,迟早被大芜湖吃掉,认命吧!


                              15楼2011-01-22 12: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