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美术吧 关注:5贴子:513
  • 12回复贴,共1

小故事大启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阿拉伯传说中有两个朋友在沙漠中旅行,在旅途中的某点他们吵架了,一个还给了另外一个一记耳光。被打的觉得受辱,一言不语,在沙子上写下:“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 

    他们继续往前走。直到到了沃野,他们就决定停下。被打巴掌的那位差点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起来了。被救起後,他拿了一把小剑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一旁好奇的朋友问道:“为什麽我打了你以後你要写在沙子上,而现在要刻在石头上呢?” 

    另一个笑笑的回答说:“当被一个朋友伤害时,要写在易忘的地方,风会负责抹去它;相反的如果被帮助,我们要把它刻在心里的深处,那里任何风都不能抹灭它。” 

    朋友间相处,伤害往往是无心的,帮助却是真心的,忘记那些无心的伤害;铭记那些对你真心帮助,你会发现这世上你有很多真心的朋友。 

    在日常生活中,就算最要好的朋友也会有磨擦,我们也许会因这些磨擦而分开。但每当夜阑人静时,我们望向星空,总会看到过去的美好回忆。不知为何,一些锁碎的回忆,却为我寂寞的心灵带来无限的震撼!




1楼2006-05-09 11:37回复
    所有的蛤蜊都坏了吗?


    作者:黄乃毓教授


    小时候我很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帮忙妈妈检查回来的蛤蜊里有没有坏的。蛤蜊的外壳看起来都差不多,但是如果一不小心让一个臭掉的蛤蜊混在新鲜蛤蜊中,那整碗汤就都糟蹋了,所以虽是小事一椿,我可一点也不敢掉以轻心,并将此神圣的使命视为庄严的仪式,用虔诚又恭敬的心情在做这件事。

    检查的方法是用左手先拿住一个蛤蜊,再用右手捡起其他蛤蜊,一个一个的敲敲看,如果蛤蜊敲出的声音是结实的,就是新鲜的蛤蜊,如果敲的声音是虚的,有点沙哑,不管它的口闭得多繄,还是臭的蛤蜊。

    小孩子耳朵好,很容易就可以辨别出好坏,自从母亲教过我之後,我几乎不曾「误判」过,也使家人每次在享受鲜美的蛤蜊汤时,都会夸奖这个「蛤蜊鉴定专家」。


    <<所有的蛤蜊都是臭的!>>

    有一天,母亲又买回一包蛤蜊,我熟练的拿出一个大碗,开始我的鉴定工作,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居然「所有的」蛤蜊都是坏掉的?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的耳朵,一个一个再敲过一次,竟然仍然「没有一个」蛤蜊是好的!那种感觉就很像一位警察到一部公车上去抓扒手,结果发现一车的人都是扒手!

    我捧著那一大碗被判刑的蛤蜊去禀告母亲,母亲很是惊讶:「怎麼会这样呢?这个卖蛤蜊的从来不会骗我的呀?」

    於是母亲大人亲自动手检验,这才发现原来我抓在左手中的那个蛤蜊是坏的!难怪敲起来声音全部不对劲!这种「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的经验,往往在孩子心中烙下深刻的沟痕,然後进入记忆的深处,等候生命的唱盘再度转到那个相似的部位。

    <<都遇到不好的人!>>

    大学毕业後我开始工作,我非常的努力,对自己有些期许,也有些要求,但是有一段时间我对周围的人都看不顺眼,在我眼中,「每一个人」都有令我难以忍受的缺点,我很想改造他们,而改造不了时,我又想躲避他们。我觉得自己很倒楣,很不幸,怎麼「都」遇到不好的人!

    正当我沉醉於自怨自哀时,心中忽然响起「蛤蜊之歌」,难不成我就是那个坏掉的蛤蜊?

    我听到那麼多「别人的」沙哑之声竟可能是我本身造成的?按照常理,一个人不会只遇到坏人,周围有些人对你友善,有些人对你不友善,这样的机率最大。

    那我?那我可能就是那个不友善的人,我用自己的高标准去检验我周围的人,看起来我对大家都不满意,其实我最不满意的人是我自己!

    我没那麼好,别人也没那麼差!

    我忘了我震惊於这个内心的自我发现有多久,我其实很难过,原来我没我装出来的那麼好,别人也没我看的那麼差。我有两个抉择的方向:一个是--把自己装得更好,使得别人看起来更差!另一个选择则是——开始学著去欣赏别人。因为只有在看到别人的好时,我才会发现自己的好,也才能真正欣赏自己。

    这是一段漫长的历程,一开始甚至要「强迫」自己,很像视力矫正」。要把不顺眼的看、看、看,看到顺眼。每当我想放弃时,就想起那个差点害我将整碗新鲜的蛤蜊倒掉的臭蛤蜊。

    几年下来,我也体验到原来这项能力不仅改善了我的人际关系,对於教师这个职份也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面对形形色色的学生,我如何去听出噪音中的乐音,更进一步去判断他的旋律和节奏?

    做不成伟人?做友善的人吧!

    没想到吧?这麼一件小小的家事训练,竟也可以影响我如此巨大!

    你,如果没有成为伟人的抱负,至少也可以像我敲敲蛤蜊,学会做个友善的人吧。


    2楼2006-05-09 11:52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我想学会做个友善的人


      3楼2006-05-09 17:37
      回复
        我们一起共同努力&^_^&


        4楼2006-05-18 16:06
        回复
          记住该记住的,忘了该忘掉的!


          5楼2006-06-07 11:25
          回复
            • 58.62.197.*
            做不成伟人就做一个友善的人吧...


            6楼2006-07-12 12:06
            回复
              (不可不看)一生受用的文字

              这是一位父亲给行将上大学的儿子的忠告,仔细读,会发现不仅对大孩子、对小孩子、对成年人,都有耐人寻味的启发。
                跟人说话时正视对方的眼睛。
                对人多说一声“谢谢”。
                对人多说一声“劳驾”。
                量入为出。
                己所欲,施于人。
                结交新朋友,但珍惜旧朋友。
                严守秘密。
                学艺就老老实实去学,切勿浪费时间去学其中的花招。
                承认错误。
                要勇敢。
                永远不欺诈。
                永远不要使别人失去希望。
                学会谛听,机会叩门的时候是很轻的。
                不要祈求上天赐你身外物,要祈求智慧和勇气。
                愤怒时切勿行动。
                保持良好的姿态。踏进任何房间时,都要昂首阔步充满自信。
                不要在电梯里谈公事,你永远不知道站在旁边的人是否会偷听。
                在完工之前,切勿付钱给人。
                要赢得战争,不妨打一次败仗。
                当心那些已没有什么可输的人。
                执行艰巨任务时,要表现得只许胜、不许败。
                切勿期望人生的公平。
                永远不要低估宽恕的力量。
                夫妻吵嘴时,切勿拂袖而去。
                做事要大胆、勇敢。将来你回顾过去时,后悔没有做的事总会比后悔做了的事多。
                改变世界的高新主意往往是一个人独自埋头苦干得来的。
                街头音乐家是宝库。停下来听,然后给他一点钱。
                不要拖拉,在必须做的时候做该做的事。
                不要怕说:“我不知道。”
                不要怕说:“对不起。”


              7楼2006-07-24 12:38
              回复
                好贴!顶!


                8楼2008-05-04 20:08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 124.240.37.*
                  可以


                  9楼2009-09-16 19:12
                  回复
                    • 123.138.24.*
                    4556654


                    10楼2009-10-24 10:39
                    回复
                      • 112.112.123.*
                      


                      11楼2009-12-13 12:15
                      回复
                        • 116.232.243.*
                        


                        12楼2010-02-06 15:04
                        回复
                          • 125.70.39.*


                          13楼2010-02-28 13: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