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禁七军被大水所淹,有没有主观上的过失呢?讨论一下。
0、首先需要澄清,这场大洪水没有任何人有过预见了。这类决堤大水,就是放在今天,也是难以预报的。
1、有人拿温恢来说这次洪水,好象是有人预知到了。
来看一下《温恢传》,温恢说的是:水季到了,关羽很可能乘着有利时机进攻曹仁,曹仁没有远备,很令人担心。
从这段话,温恢之所以作出了“关羽有可能乘着雨季来进攻”的正确分析,基于以下几点:
一、关羽水军作战特点,因为水军大船的机动需要,必须到水季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如果水位不够,则水军发挥不出优势。
二、当时曹仁军队数量少,且魏军主力东移与孙权作战,曹仁军队已成为“悬军”的态势。
有人说什么温恢已经认识到今年要发大水且决汉水堤,莫非温恢是龙王爷的亲戚?
2、关羽也没有预见到这场洪水。
关羽的荆州军中,精锐是水军,水军在水季出征,水道通畅,进退自如,具有很大的优势。相反,如果在旱季出征,则汉水水位低,水道也可能不通畅,不利于水军作战。而且,《三国志》《张郃传》里也讲了,汉水在冬季枯水期时,是不能通航的。当然也就更不能用水军作战了。
所以,根据关羽使用水军出征襄樊来臆测关羽“猜”到今年有决堤大水并预先作了准备,分明是闹笑话。
3、问题还在于,就算于禁看到连天大雨,开始提心河水决堤,也只有硬着头赌概率(不决堤的概率)了。当时,于禁军和关羽军已经摆开了作战,当时的战场条件,几万人能临时找到既不被淹,又能抗击关羽军队的屯军地方吗?或者,难道为防洪水来淹就撤军?
0、首先需要澄清,这场大洪水没有任何人有过预见了。这类决堤大水,就是放在今天,也是难以预报的。
1、有人拿温恢来说这次洪水,好象是有人预知到了。
来看一下《温恢传》,温恢说的是:水季到了,关羽很可能乘着有利时机进攻曹仁,曹仁没有远备,很令人担心。
从这段话,温恢之所以作出了“关羽有可能乘着雨季来进攻”的正确分析,基于以下几点:
一、关羽水军作战特点,因为水军大船的机动需要,必须到水季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如果水位不够,则水军发挥不出优势。
二、当时曹仁军队数量少,且魏军主力东移与孙权作战,曹仁军队已成为“悬军”的态势。
有人说什么温恢已经认识到今年要发大水且决汉水堤,莫非温恢是龙王爷的亲戚?
2、关羽也没有预见到这场洪水。
关羽的荆州军中,精锐是水军,水军在水季出征,水道通畅,进退自如,具有很大的优势。相反,如果在旱季出征,则汉水水位低,水道也可能不通畅,不利于水军作战。而且,《三国志》《张郃传》里也讲了,汉水在冬季枯水期时,是不能通航的。当然也就更不能用水军作战了。
所以,根据关羽使用水军出征襄樊来臆测关羽“猜”到今年有决堤大水并预先作了准备,分明是闹笑话。
3、问题还在于,就算于禁看到连天大雨,开始提心河水决堤,也只有硬着头赌概率(不决堤的概率)了。当时,于禁军和关羽军已经摆开了作战,当时的战场条件,几万人能临时找到既不被淹,又能抗击关羽军队的屯军地方吗?或者,难道为防洪水来淹就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