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评价吧 关注:76贴子:1,263
  • 5回复贴,共1

语文寒假作业2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语文寒假作业2
1.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B.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是关系到广大干部能否继承并发扬革命传统的大问题。
C.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能不能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D.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1.选C。这是一组考"一面对两面不能照应"的高考题。A项前面说"能不能培养出",后边说"也是根本任务",那么不能培养出也成了根本任务了。犯了一面对两面不能照应的逻辑错误。B项前面是"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后面说"能否继承并发扬",同样犯了一面对两面不能照应的逻辑错误。D项"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挽救失足青年"可以,"培养失足青年"就讲不通了。
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英语广播讲座"之所以给我很大的帮助,我认为把讲课和练习结合起来,是它突出的优点。
B.我国将于5月12日至6月10日由本土向太平洋南纬7度零分、东经171度32分为中心,半径70海里圆形海域范围的公海上,发射运载火箭。
C.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D.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他怒气才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2.选D。这是一组考"关联词不搭配"的高考题。A项"之所以"应和"是因为"搭配。后半句应改为"是因为它具有把讲课和练习结合起来的优点"。B项应为"以……为"的格式,应改?quot;由本土向以太平洋……为中心"。C项"不管"义同"无论"、"任凭",和"都(总、总是、也)"搭配,"不管"应改为"尽管","尽管"义同"虽然",和"但是(可是、却、而、仍然)"搭配。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B.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C.退休以后,马永倾几乎无时无刻不忘垦荒、植树,他要用几年的时间把自己前半生砍的三万多棵树补种上。
D.他写信告诉我说,近几年来,他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家乡。
3.选D。这是一组考"否定不当"的高考题。A项"一忌"和"不可"双重否定等于肯定,这等于说睡前要恼怒。应去掉三个"不可"。B项"防止不再发生"等于让它再发生,应去掉"不"字。C项"无时无刻不"等于"时时刻刻都",应把"无时无刻不忘"改为"时时刻刻不忘"或"无时无刻不在"。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们的报刊、杂志等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B.人们一走进教学楼就会看到,所有关于奥门历史的图片和宣传画都被挂在走廊西边的墙壁上。
C.我每次向他借书,他都不顾年老体衰,亲自冒着酷暑和严寒,到小书房去找。
D.经过刻苦努力,期末考试他6门功课平均都在90分以上。
4.选A。这是一组考"不合逻辑"的高考题。B项"宣传画"也包括"图片",不能用并列连词"和",应改"和"为"等"。C项同时"冒着酷暑和严寒"不合逻辑。D项平均分只有一个,或去掉"平均"或去掉"都"。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深刻的说明和详细的规定。
B.如果人们连续看上四五个小时的电视节目,就会感到十分疲劳。
C.雪碧、可乐、矿泉水等饮料,是家家户户深受欢迎的夏令饮品。
D.考试开始后,大约过了半小时,就有人陆续交卷了。
5.选A。这是一组考"语序不当"的高考题。B项关联词在主语前,前后分句的主语不同,关联词在主语后,前后分句主语相同。应把"如果"放在"人们"之后。C项应改为"是深受家家户户欢迎……"。D项应改为"就陆续有人……"。



IP属地:山东1楼2011-02-07 23:32回复
    1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古代,这类音乐作品只有文字记载,没有乐谱资料,既无法演奏,也无法演唱。
    B.目前,天津市两学生玩"蹦极"摔裂颅骨,事故原因和设备的质量问题正在调查中。
    C.今年,政府要下大力气,减轻农民的不合理负担。
    D.我国最大的煤炭基地开滦,在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产量增加了两倍,使一个开滦变成了三个开滦。
    17.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场春雨一下就是断断续续的十几天,刚播下去的秧苗全都变黄了。
    B.所谓调配色彩主要指斟酌所用词语的语体色彩和感情色彩,要注意词语在语体上有书面语和口语的区别,在感情上有褒和贬的不同。
    C.故宫博物院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D.罪犯对少女以最毒辣的手段进行最残酷的迫害。
    17.选B。这也是一组考"语序不当"的题。A项应改为"这场春雨断断续续地一下就是……"。C项应改为"展出了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D项应改为"罪犯以最毒辣的手段对少女进行……"。
    18.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话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演员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
    B.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C.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做怪。
    D.我哪里会想到,出版一本译作需要那么多人的努力才能面世。
    18.选A。这是一组考"结构混乱"的题。B项"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的主语应当是国家,而不是"高校"。C项是杂糅句,或去"在作怪"三字,或去掉"其根本原因"。D项是杂糅句,或去掉"出版"或去掉"才能面世"。
    19.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使用电器的时候,如果一旦出现漏电的现象,应当立即切断电源。
    B.他处事谨慎,善于思考,也很有主见,对别人的意见从来不随便苟同。
    C.为攻克克隆技术,他连业余时间都抓得很紧,凌晨早起,深夜晚睡。真是夜以继日,废寝忘食。
    D.不晓得什么原因,我对这课的故事印象特别的深,到现在我还约略谙诵得出来。
    19.选D。这也是一组考"重复哕嗦"的题。A项"如果一旦"重复,应去掉一个。B项"随便苟同"意思重复,"苟"即"随便"之意,应去掉"随便"。C项"凌晨早起,深夜晚睡"意思重复,应改为"凌晨即起,深夜才睡"。
    20.下列各句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A.孩子们很喜欢离休干部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
    B.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手上提着一个黑色提包。
    C.李老师领着同学们把铁锨、锄头一放,顾不得休息就都上课去了。
    D.他有一个女儿。在医院工作。
    20.选C。这也是一组考"表意不明"的高考题,A项谁"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不确定。B项谁"手上提着一个黑色提包"不确定。D项"在医院工作"的是他本人还是他女儿,表意不明。
    21.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从云龙山北望,不远处有一个高耸的土山,那便是被项羽尊称为亚父的范增墓。
    B.科学技术的普及程度,是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标志,事关经济振兴、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C.有关负责人强调,必须把制止有偿新闻、买卖书号等当作一项任务长抓不懈。
    D.事业、企业单位在使用拨款或银行贷款从事技术改造采购设备时,要优先考虑国产设备。
    21.选D。这也是一组考"成分残缺"的题。A项缺结构助词"的","被项羽尊称为亚父"闪?quot;范增墓"。应改为"……范增的墓"。B项缺宾语中心词,应改为"事关……的全局"。C项缺宾语中心词,应改为"把……买卖书号等工作当作……"。
    2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从列车广播员的广播中,听到沿途将要经过的一些城市,这当中就有大连市。
    B.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部队的一些医院,像当年在战场上听到冲锋号声一样,立即组成医疗队,火速奔赴灾区。
    


    IP属地:山东4楼2011-02-07 23:32
    回复
      杭州西湖为钱塘江的泄湖,在中唐以前,钱塘江与西湖的水域连成一片,湖中水流因孤山分流,携带的泥沙逐渐形成了“白堤”。流经孤山的两股水流在宝石山东南端合流而出,“白堤”也便成为一道天然“鱼梁”。渔人在“白堤”东端设簖来捕鱼蟹,而且依簖设桥,以方便捕捉鱼蟹和到孤山的交通,这样的桥叫做“簖桥”,也在情理之中。张祜的诗句中写作“断桥”,因为那时“簖”字或许还没有产生,或许很少有人使用。五代以后,特别是自吴越王钱镠筑垾海塘以来,钱塘江的鱼蟹经西湖而洄游的现象消失,渔人也就逐渐不再用簖捕捉鱼蟹了。随着杭州都城文化的发展和西湖旅游形象的提升,“断桥”已失去设簖捕捉鱼蟹功能的本义,但“断桥”之名却由于文人作品的称颂和民间口耳相传而得以沿用。    
      (节选自关长龙《“断桥”考》,有改动)    
      【注】 ①金勒:金饰的带嚼子的马笼头,这里借指骑马者。    
      1.下列选项中关于“簖桥”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簖桥”是与渔人用芦蒿、竹竿等编连起来捕鱼虾的“簖”相伴的一种桥。    
      B.“簖桥”的主要功能是方便渔人用簖捕捉鱼蟹。    
      C.“白堤”东端的“簖桥”即今日西湖断桥,原是为方便渔人捕捉鱼蟹而设。    
      D.“簖桥”在张祜的诗中写作“断桥”的原因是那时“簖”字可能还没有产生,也可能很少有人使用。    
      解析:C项与原文不符,原文是“以方便捕捉鱼蟹和到孤山的交通”。    
      答案:C    
      2.下列不属于用“簖”捕捉鱼蟹的方法逐渐被淘汰的原因的一项是(     )    
      A.古代官府对在河流及湖面放置鱼簖或蟹簖有所限制。    
      B.近代以来,人工养殖业的兴起。    
      C.五代以后,钱塘江的鱼蟹经西湖而洄流的现象消失了。    
      D.杭州都城文化的发展和西湖旅游形象的提升。    
      解析:用“簖”捕捉鱼蟹的方法被淘汰与杭州都城文化的发展和西湖旅游形象的提升无关。    
      答案:D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唐代诗人张祜的《题杭州孤山寺》是目前所能见到的记载西湖断桥的最早文献。    
      B.西湖十景之“断桥”在南宋时又称宝佑桥,还曾因“断”“段”谐音而被称作“段家桥”。    
      C.第三段列举了赵秉文等人的诗,说明除西湖断桥之外,在古代其他地方也有“不断之‘断桥’”。    
      D.第四段引用海盐才女李壬的诗,说明近代以前江南一带用鱼簖或蟹簖捕鱼蟹的方法很常见。    
      【答案】B.
      【解析】注意原文第二段“因‘断桥’不断,当时也出现了用谐音‘段桥’解释为‘段家桥’的说法”,根本原因应该是“因 ‘断桥’不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侍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馆,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
      文公问箕郑曰:“救饿奈何?”对曰:“信。”公曰:“安信?”曰:“信名、信事、信义。信名,则群臣守职,善不断改进不逾,百事不怠;信事,则不失天时,百姓不逾;信义,勉而远都归之矣。”
      


      IP属地:山东7楼2011-02-07 23:32
      回复
        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令返而御。吴子曰:“侍公而食。”故人至墓不来,起不食侍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民。故人来,方与之食。
        魏文候与虞人期猎。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候,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住,犯风而罢虞人。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警。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李悝警其两和②曰:“谨警!敌人旦暮且至击汝。”如是者再三而敌不至。两和懈怠,不信李悝。居数月,秦人来袭之,至,几夺其军。此不信之患也。
        卫嗣公使人伪客过关市,关市呵难之,因事关市以金,关市乃舍之。嗣公谓关市曰:“某时有客过而子汝金,因遣之。”关市大恐,以嗣公为明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略有改动)
        【注】①虞人:古代掌管山泽苑?的官。②两和:指古代军队左右营垒中的将士。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遂与大夫期十日             期:约定
        B.会天疾风                   会:适逢
        C.犯风而罢虞人               犯:冒着
        D.过而击之也                 过:经过
        【答案】D
        【解析】过:错误。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攻原得卫者
        假舆马者
        B.   侍公而食
        信而见疑
        C. 为鼓以与百姓为戍
        洎牧以谗诛
        D.   敌人旦暮且至击汝
        若属且为所虏
        【答案】D均为副词,将要。
        【解析】A 第一个表提顿语气,不译;第二个“……的人”。B 第一个“而”表顺承;第二个“而”表转折,却。C第一个“以”,表目的,来;第二个“以”,因为。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直接体现诚信的一组是
        ①遂罢兵而去                       ②群臣守职,善恶不逾,百事不怠。
        ③故人来,方与之食                 ④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
        ⑤曾子欲捕彘杀之                   ⑥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A.①②⑤          B. ③④⑤       C. ①③⑥       D. ②④⑥
        【答案】B
        【解析】②⑥并非直接体现诚信。
        12下列对原文有关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文公用十天时间没有攻下原邑而主动撤兵,由于坚守诚信,文公感动了原邑和卫国的人,反而得到了两地。孔子对此表示赞赏。
        B吴起在“故人至暮不来”时仍坚持不食而等待,魏文侯在“会天疾风”时仍不失信于虞人,体现出了高尚的诚信品格,令人钦佩。
        C楚厉王因醉酒击鼓为戏而失信与民,致使有警而百姓不来;李悝因欺骗将士而失信于军,险致全军覆没。这两个故事从反面强调了诚信的重要。
        


        IP属地:山东8楼2011-02-07 23:32
        回复
          选择第5后面的怎么没有了


          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5-04-18 15:01
          回复
            好怀念。。。


            12楼2015-05-08 20: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