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雨夜吧 关注:262贴子:43,503

发点家乡小吃【转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百度。。


IP属地:浙江1楼2011-02-08 14:41回复
    县前头汤圆
    原名郑德大汤团,始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相传至今,久盛不衰。温州人视吃汤团为吉祥,历来有汤团待客的风俗习惯。市区青年订婚要向亲友赠送汤团券,以示结缘志喜。
    华侨归国更视吃汤团为故乡情。县前汤团选用上等糯米制作,煮而不破,口感细腻,独负盛名。每碗8只,恰到好处。有10多个品种,麻心汤团香甜可口。擂沙汤团味醇爽口,鲜肉汤团入口咬开便有一股香汁流出,鲜美无比,这3个品种最受人喜爱。1998年12月,国内贸易部在杭州举办全国首届"中华名小吃"认定活动,县前汤圆店的麻心汤圆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IP属地:浙江2楼2011-02-08 14:42
    回复
      鱼丸(又名鱼圆)
      以新鲜鮸鱼肉为主料,切成细条,用酒,味精,盐渍片刻,加白淀粉,用手指摘入沸水中,上浮便熟。食时将原汤舀入小碗中,加米醋、味精、胡椒粉和葱花。
      温州特色小吃入小碗中,加米醋、味精、胡椒粉和葱花。温州大街小巷都有许多鱼丸店摊。1998年12月,温州酒家的鱼丸以其风味佳,有特色,同县前汤圆麻心汤圆一起被认定为"中华小吃"。
      大爱啊大爱啊~~~
      最爱的就是这个~~~小葱丫~~小醋丫~~~
      好美味~~
      超喜欢吃。。。


      IP属地:浙江3楼2011-02-08 14:43
      回复
        灯盏糕
        灯盏糕是浙江温州的特色名点,一种油炸食品,历史悠久。据说在元末明初刘伯温义军攻温州城的和城内义军联络暗号,为“等斩”糕(意为缚好内蒙古人),温州俗话“等斩”和“灯盏”是同音。另据传清光绪末年,温州人陈大姆、陈碎姆两兄弟,在东门陡门头设摊炸灯盏糕。内馅是猪腿肉和黄屿萝卜丝,外皮用新黄豆和米粉浆拌和,采用鲜猪油炸制。因外形酷似古代扁圆形的菜油灯盏,故得名“灯盏糕”。
             灯盏糕外皮松脆,圆边酥软,内馅爽口,独具风味。外皮原料为大米与黄豆浸泡后磨成的米浆,肉馅以萝卜刨成的细丝为主料加上猪腿肉和鸡蛋,用新鲜的猪油炸制。制作时先将大米、黄豆浸泡二个小时,然后磨成米浆,调入细盐、味精、葱花、搅拌调匀。用汤匙舀一匙米浆到特制的圆勺内,沉入已沸的油锅中。油炸时,漫溢成圆状的米浆在沸油中迅速发酵,充气成圆球形,渐离圆勺浮出油面,到通身金黄时即熟。二: 灯盏糕的种类:
             灯盏糕分为三种,一种是温州的灯盏糕,江州的灯盏糕和陡门头灯盏糕
        


        IP属地:浙江4楼2011-02-08 14:46
        回复
          矮人松糕
          松糕,即白糖肥肉松糕。制作此点心的老师傅个子很矮,故称“矮人松糕”。早在1943年抗战后他在五马街口设摊,边炊边卖很是出名。此点心选用当年纯糯米,拌以猪臀肌肥肉丁(肉先加盐腌渍20天)、上等桂花和白糖。此点心特点是松软绵糯,甜中有咸,清香可口,老少皆宜,所以,不愧是温州的名小吃啊!!!
               松糕,即白糖肥肉松糕。据说,这“矮人松糕”发明自**战争后期,那时有个温州人叫谷进芳,在城区五马街口设摊制作松糕,以用料考究、制作精细出名。因为谷进芳个头矮小,就称他做的为“矮人松糕”。此点心特点是松软绵糯,甜中有咸,清香可口,老少皆宜
          


          IP属地:浙江5楼2011-02-08 14:47
          回复
            素面
            楠溪素面煮出来看似和普通的面条无甚区别,但它做的过程可是不一般。素面做好之后,必须在太阳下暴晒几天。这个时候,白色的素面挂满了村前院后。纤丝翻飞,素面飘飘的场面很是赏心悦目,堪称楠溪一景。
            产品历史:温州人对素面并不陌生。温州各地均有生产,不过论其品质之优,首推永嘉楠溪素面。楠溪素面,其成品常被交叠成“8”字形,因此又称“8”字面。制作素面是楠溪两岸村民历代传统的家庭副业,迄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在南宋末年,永嘉民族英雄陈虞之在历时三载芙蓉南崖扎寨抗元时,就曾用“白纸代素面晾在竹竿上”而计退围攻的元军,成为古今美谈。这说明那时候,楠溪素面就已经非常普及了。楠溪素面,细如银丝,洁白柔韧。素面烧法简便,男女老少皆会,先配好汤料,等水烧开后再下面,煮沸即熟。然而不可久煮,不然的话会烧成糊状而索然无味了。素面熟时晶莹柔滑,口感极好。但是必须注意的是,素面本身已经搀杂了盐而呈咸性,故在煮食时无需再放盐,这与粉干的烧法不同。楠溪沿江居民历来将素面视为食中上品,常将素面招待客人。在永嘉农村,过去人们走亲访友时常以素面相赠。在妇女坐月子时,做外婆的免不了要提上一长筒篮交叠成“8”字形的素面,俗称为“长寿面”,以讨吉利。而媒人在说媒成功之后,常会美滋滋地去新娘家喝“素面汤”。
            


            IP属地:浙江6楼2011-02-08 14:48
            回复
              江蟹生
              江蟹是一个泛指,一般约定俗成的是瓯江中的梭子蟹,经过精劈分解,用醋、酱油、黄酒浸制或辅以其它密法原料,制浸时间约半小时至一小时,因此江蟹生的表面味道就是酸、甜、酱、鲜,蘸了芥末吃,就变成了鲜猛辛辣。我以为,江蟹生是瓯菜系最鲜之一道,在密法调料的浸制下,生的蟹肉果然味道新锐,鲜气逼人,只道是那永宁江,源龙泉溪一泓清流向东,流经南北雁荡山雄险奇峻的山区,沿江是树繁竹秀,清泉浅溪,幽谷铺云,石立风行,蟹便生于这条江上,蟹生瓯江


              IP属地:浙江7楼2011-02-08 14:51
              回复
                未完待续、、先休息一下。。。


                IP属地:浙江8楼2011-02-08 14:52
                回复
                  看到这些都流口水了(自重)


                  IP属地:广东9楼2011-02-08 15:24
                  回复
                    线线带我去吃。


                    10楼2011-02-08 15:54
                    回复
                      回复:3楼
                      香港也有这个呀, 还会放些生菜丝.


                      11楼2011-02-08 16:12
                      回复
                        回复:7楼
                        这是生吃的吗? 好像很好吃


                        12楼2011-02-08 16:13
                        回复
                          回复:12楼
                          是啊。。生吃的。。放点蒜末。。芥末。还有胡椒粉。。醋。一些老酒。。味道超棒。。不过肠胃不好的就不要吃了。。


                          IP属地:浙江13楼2011-02-08 16:19
                          回复
                            回复:10楼
                            来。。。


                            IP属地:浙江14楼2011-02-08 16:20
                            回复
                              花蛤
                              为传统养殖贝类,宁德梅田花蛤以颗粒饱满、含沙质少而闻名海内外。福安溪尾是花蛤种苗生产基地,霞浦盐田花蛤亦久负盛名。温州的产量也很客观,不过这道菜给外地朋友点的时候一定要说清楚,不然很尴尬的……经常出来操外地口音的大叫:“服务员把你们经理叫过来,这个什么蚌的还有血,不烧怎么吃呀……”真是愕然呀…
                              


                              IP属地:浙江15楼2011-02-08 16: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