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万个读者心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待事物的看法都是不同的。在这里,仅发表个人的看法,希望不要引起争议。
我感觉,这个吧里的人真正懂诗歌的人很少,很多人也许纯粹是因为喜欢清羽潇这个人才盲目地做他粉丝。(说实在话,花痴比较多,吧主别不高兴)
当然,我不否认清羽潇的诗有其可取之处。从目前的评价看,整体还行,但是否真如盛名所传,恐怕还有待观察。(大过年的,咱说点客气话)
在说清羽潇的诗歌前,我想谈谈现代诗的一些流派和艺术风格(主要是说给一些花痴听的),由此及彼,再联系谈谈清羽潇的诗歌。
这里主要介绍四个派别——新格律诗派(新月派)、早期象征派、现代派、朦胧派。
新月派大家想必很熟,徐志摩一首《再别康桥》捧红了自己,也叫响了新月派的名头。新月派提出了“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提倡格律诗,主张诗歌的色彩美和意境美,讲究文辞修饰,追求炼字炼意,也就是所谓的“三美原则”。吧里有些人认为清羽潇是新月派的诗人,我看只是形似而已,未抓其本质。依我看来仅仅是文体风格贴近(讲究押韵和句式整齐)罢了。新月派诗风不晦涩,清新易懂,潇诗就大不一样了。
早期象征派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注重自我心灵的艺术表现,摒弃客观性,偏爱主观性,强调诗的意向暗示性功能和神秘性,追求观念联络的奇特,通过多义的、但却是强有力的象征来暗示思想。清羽潇的《迷惘 碎章》和《我不知道》风格就非常贴近此流派,有种想抓抓不到,心里憋得慌的感觉。
现代派由新月派和象征派演变而来,代表诗人有戴望舒、卞之琳等。现代派一方面追求“纯诗”的艺术观,坚持表现自我,以个体生命和个人情感为中心,另一方面在内容上往往表现出悲观的虚无思想。在表现形式上,不追求严格的格律,诗的韵律靠诗情的抑扬顿挫来表达,多用象征、暗示构成诗的意境。如果非要把清羽潇安在一个诗歌流派,清羽潇的诗风跟这个派是最像的,但也有不同。因为该派不追求格律,所以是神似形不似。
朦胧派包括今天派和新写实主义,这里主要说说今天派。20 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诗坛出现了大批的优秀青年诗人。他们对当代诗歌传统规范进行挑战,先后大量发表了当时无法让“正规”诗坛接受的充满新风格的诗。他们诗歌来反思人的本质问题,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他们由地下秘密写作、交流转入公开写作和集会活动。早期的朦胧派诗人著名的有食指(《相信未来》的作者,估计有些花痴也是不知道的)等。清羽潇的《迷惘 碎章》也许深受这个流派影响,但大部分诗还是不属于此派的。
介绍完这几个流派,最后谈谈清羽潇的诗。清羽潇在博客上发表的诗我都看过。开始的几首感觉像武侠歌词,不值一提。后来的《思念在雨季飘移》开始有些新月派的风格,但也只能算是校园诗风。之后的《梦的起航》可以说是一首写得不错的诗歌,这首诗被某收藏网站用来介绍艺术品,点击量挺高,(大家谷歌可以搜到,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反正以前我是看到的)。《烟柳的味道》被誉为清羽潇的成名之作,我感觉还不如《梦的起航》,但可能对花痴女孩子胃口,在网上就开始流传了。《迷惘 碎章》写得很不错,“黎明的曙光是太阳的冷笑”这句话很经典,有革新的意味,无奈没继承下去,后面的诗写得就越来越像心情日记了。
我个人总结了一些清羽潇诗歌的特点:
1.篇幅精短
2.文体相对统一(多十四行和十六行诗)
3.内容华丽而虚无(隐晦,难解)
4.意境古典
5.注重诗歌音韵
当然我们不可能对清羽潇要求多高,就算很著名的诗人,一辈子也只写过那么几首很经典的诗歌,其余也就泛泛而石沉大海了。客观的看,清羽潇还是有几首诗写得很不错的,某首诗中的某几句也是很不错的(比如人若初见,止于初见等)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这是我个人对于清羽潇诗歌的看法。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我感觉,这个吧里的人真正懂诗歌的人很少,很多人也许纯粹是因为喜欢清羽潇这个人才盲目地做他粉丝。(说实在话,花痴比较多,吧主别不高兴)
当然,我不否认清羽潇的诗有其可取之处。从目前的评价看,整体还行,但是否真如盛名所传,恐怕还有待观察。(大过年的,咱说点客气话)
在说清羽潇的诗歌前,我想谈谈现代诗的一些流派和艺术风格(主要是说给一些花痴听的),由此及彼,再联系谈谈清羽潇的诗歌。
这里主要介绍四个派别——新格律诗派(新月派)、早期象征派、现代派、朦胧派。
新月派大家想必很熟,徐志摩一首《再别康桥》捧红了自己,也叫响了新月派的名头。新月派提出了“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提倡格律诗,主张诗歌的色彩美和意境美,讲究文辞修饰,追求炼字炼意,也就是所谓的“三美原则”。吧里有些人认为清羽潇是新月派的诗人,我看只是形似而已,未抓其本质。依我看来仅仅是文体风格贴近(讲究押韵和句式整齐)罢了。新月派诗风不晦涩,清新易懂,潇诗就大不一样了。
早期象征派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注重自我心灵的艺术表现,摒弃客观性,偏爱主观性,强调诗的意向暗示性功能和神秘性,追求观念联络的奇特,通过多义的、但却是强有力的象征来暗示思想。清羽潇的《迷惘 碎章》和《我不知道》风格就非常贴近此流派,有种想抓抓不到,心里憋得慌的感觉。
现代派由新月派和象征派演变而来,代表诗人有戴望舒、卞之琳等。现代派一方面追求“纯诗”的艺术观,坚持表现自我,以个体生命和个人情感为中心,另一方面在内容上往往表现出悲观的虚无思想。在表现形式上,不追求严格的格律,诗的韵律靠诗情的抑扬顿挫来表达,多用象征、暗示构成诗的意境。如果非要把清羽潇安在一个诗歌流派,清羽潇的诗风跟这个派是最像的,但也有不同。因为该派不追求格律,所以是神似形不似。
朦胧派包括今天派和新写实主义,这里主要说说今天派。20 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诗坛出现了大批的优秀青年诗人。他们对当代诗歌传统规范进行挑战,先后大量发表了当时无法让“正规”诗坛接受的充满新风格的诗。他们诗歌来反思人的本质问题,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他们由地下秘密写作、交流转入公开写作和集会活动。早期的朦胧派诗人著名的有食指(《相信未来》的作者,估计有些花痴也是不知道的)等。清羽潇的《迷惘 碎章》也许深受这个流派影响,但大部分诗还是不属于此派的。
介绍完这几个流派,最后谈谈清羽潇的诗。清羽潇在博客上发表的诗我都看过。开始的几首感觉像武侠歌词,不值一提。后来的《思念在雨季飘移》开始有些新月派的风格,但也只能算是校园诗风。之后的《梦的起航》可以说是一首写得不错的诗歌,这首诗被某收藏网站用来介绍艺术品,点击量挺高,(大家谷歌可以搜到,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反正以前我是看到的)。《烟柳的味道》被誉为清羽潇的成名之作,我感觉还不如《梦的起航》,但可能对花痴女孩子胃口,在网上就开始流传了。《迷惘 碎章》写得很不错,“黎明的曙光是太阳的冷笑”这句话很经典,有革新的意味,无奈没继承下去,后面的诗写得就越来越像心情日记了。
我个人总结了一些清羽潇诗歌的特点:
1.篇幅精短
2.文体相对统一(多十四行和十六行诗)
3.内容华丽而虚无(隐晦,难解)
4.意境古典
5.注重诗歌音韵
当然我们不可能对清羽潇要求多高,就算很著名的诗人,一辈子也只写过那么几首很经典的诗歌,其余也就泛泛而石沉大海了。客观的看,清羽潇还是有几首诗写得很不错的,某首诗中的某几句也是很不错的(比如人若初见,止于初见等)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这是我个人对于清羽潇诗歌的看法。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