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人和香吧
关注: 124 贴子: 259

  • 目录:
  • 其他
  • 3
    黄太史①四香之《小宗香》 海南沉水香一两(剉),栈香半两(剉),紫檀②(用银石器炒,令紫色),三物俱令如锯屑。苏合油二钱,制甲香一钱(末之),麝香一钱半(研),玄参五分(末之),鹅梨二枚(取汁),青枣二十枚,水二碗煮取小半盏。用梨汁浸沉、檀、栈,煮一伏时③,缓火煮令干。和入四物,炼蜜令少冷,溲和得所,入磁盒埋窨一月用。 南阳宗少文④,嘉遁⑤江湖之间,援琴作金石,弄远山,皆与之同响。其文献足以追配古人。孙茂深⑥亦有祖风
    便函 10-11
  • 0
    经核实吧主香方补遗 未通过普通吧主考核。违反《百度贴吧吧主制度》第八章规定http://tieba.baidu.com/tb/system.html#cnt08 ,无法在建设 瘦人和香吧 内容上、言论导向上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故撤销其吧主管理权限。百度贴吧管理组
  • 17
    我也做过香珠。 比做好看更难的是做好闻。 能吸引人的那种好闻,而不仅仅是“不错”。
  • 8
    追随瘦人兄而来,从豆瓣追到百度,瘦人兄的理论和实践我是非常了解的,第一次接触合香的知识都是瘦
    ttonzy 3-28
  • 12
    平时懒,而且手残得厉害,只敢用电香炉。今天闲来无事,把家里能想到的工具都搬出来,鼓励自己,常
    ttonzy 3-28
  • 1
    芸香是一个很懵逼的东西,因为太不容易搞清楚是什么了,包括《香典》的译注者陈云轶也把“芸香”的分布区域错注成了“芸香草”的。这个陈云轶的译注有不少错误之处,以后有空再慢慢挑。现在只讲芸香。芸香和芸香草是完全不同的两样东西。芸香草是禾本科香茅属植物,主要是中药用,没什么香味。而芸香是芸香科芸香属,叶子极其芳香。然后我们来看香谱是怎么描述的,我只圈三个重点,一“像苜蓿”,二“可食用”,三“叶子极其芳香”
  • 10
    书上“修制诸香”部分的方法,都是针对隔火熏用的方子来设计的,所以用这些方法来制线香很多是行不通,比如檀香一斤,加酒两升煮干,或如何如何炒,,,,通常来说含油量越低的材料烧出来烟火气会越大,所以做线香的话,应该避免采用过度损香的方法来炮制。但含油量太高的比如崖柏降真,去去油我倒认为效果会更佳。这是针对制作单品线香来说。如果是按古方上的线香方子来做,则统统都不用炮制。人家也没说需要炮制。。。。 书上烧
  • 3
    生平制龙涎香和梅花香最多,前后数年尝试香方数百,满意者寥寥,耗材无数,通俗来说就是,太烧钱啦。所以分享一点点自己的经验,供各香友参考。 不足以及失误之处还请大神不吝指教~
  • 27
    “余与洪上座①同宿潭之碧厢门外舟,衡岳花光仲仁②寄墨梅二幅,扣舟而至,聚观于下。予曰:祇欠香耳。洪笑,发囊取出一炷焚之,如嫩寒清晓行孤山篱落间。怪而问其所得?云:东坡得于韩忠献③家,知子有香癖而不相授,岂小谴④?其后驹父⑤集古今香方,自谓无以过此。” ——黄太史《跋》 ①洪上座:宋代著名诗僧惠洪。 ②花光仲仁:衡山花光寺仲仁长老,善画墨梅,后人尊为“墨梅始祖”。 ③韩忠献:见下“韩魏公”条。 ④小谴:小
  • 9
    《第一帖》
  • 3
    樟脑一两,两盏合之,以湿纸糊缝,文武火炒半时取起,侯冷用之。次将樟脑,不拘多少,研细筛过,细劈伴匀。捩薄荷汁、少许酒,土上以净碗相合定,湿纸条固四逢,甑上蒸之,脑子尽飞,上碗底皆成冰片。
  • 2
    慕名而来,出来露下脸。潜水默默学习。
  • 0
    亲爱的各位吧友:欢迎来到瘦人和香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