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禅是生活-禅是人与时空交融,坐禅是人生大道,曰日禅不在嘴上,大唐中国人的生活起居,就是现如今的日本,中国文化的命脉就是禅文化,现如今社会上表演大德的人不少,实修,实证的太少,混吃,混色,混财。修吧不在嘴上。
-
2金刚经加坐禅乃成佛之道,请不要有怀疑.当你看到句句为实时.修佛就 易.复杂了就离道远了.请不要迷恋咒语.
-
0出门休惊行脚驴, 越墙莫损兰花盆。 天寒不及披衣送, 趁着雨夜赶豪门。
-
1南无普光佛 南无普明佛 南无普净佛 南无多摩罗跋旃檀香佛 (旃檀 zhān tán) 南无旃檀光佛 南无摩尼幢佛 南无欢喜藏·摩尼宝积佛 南无一切世间乐见上大精进佛 南无摩尼幢·灯光佛 南无慧炬照佛 南无海德光明佛 南无金刚牢强·普散金光佛 南无大强精进勇猛佛 南无大悲光佛 南无慈力王佛 南无慈藏佛 南无旃檀窟·庄严胜佛 南无贤善首佛 南无善意佛 南无广庄严王佛
-
2夜啦兔色尼山 皮折蓝婆.摩尼遮 拔摄啦.加挪加波啦婆 卢摄挪拔摄啦.顿稚遮 税多遮.加摩啦 叉奢尸.波啦婆 艺帝夷帝 母驼啦杰拿 娑皮啦颤 掘梵都 印兔挪.么么写
-
3
-
0太似不是我 不似何必学 依貌取其神 此女束籍阁
-
0最是雨天多惆怅,举目望去雁成行! 阴云密布,独步于龙园。 就算下透烂街雨,老夫依旧等梅红。 不脱情困,最爱这姑娘!
-
0须陀桓 名为预流、入流,是最初的修行位阶,为沙门四果中的初果。是能正确了解四谛,而得法眼净。“信根成就,即是慧根。”由于参与了圣者的行列,所以称为“预流”。 须陀桓观一切无不是法,法身空相,是名须陀桓! 却不能起法行妙用!因见思炽热故! 若慈悲起 向上一机 名大阿罗汉 若大愿行 是名欢喜地 初地菩萨
-
0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这是小乘佛法中修行次第的四个阶段(果位),合起来称为“四果罗汉”。也就是说,要修到“阿罗汉”这个层次,要先后经过这四个阶段。 1、须陀洹(梵语:Srotāpanna,巴利语:Sotapanna),又译为预流、入流,佛教术语,是佛教中最初的修行位阶,为沙门四果中的初果。由于修行者的性格不同,分成随信行与随法行两种。随信行是依四不坏净修行,而随法行是能正确了解四谛,依现观而得法眼净。虽区分
-
2独觉!开悟者! 置身佛陀教化之外! 法身成就阿罗汉!
-
0
-
0明代普明禅师的《牧牛图颂》,十幅图和十首诗,生动表现十个境界:1.未牧(一颗烦躁不安的心)2.初调(初步的训练与约束)3.受制(学会自我控制) 4.回首(反省与觉照)5.驯服(调伏与平衡)6.无碍(心灵的自由)7.任运(过实现的生活)8.相忘(清静的心智)9.独照(开悟与见性)10.双泯 (涅盘解脱) 诗句如下:【图片】1.未牧 狰狞头角恣咆哮,奔走溪山路转遥, 一片黑云横谷口,谁知步步犯佳苗【图片】2.初调 我有芒绳蓦鼻穿,一回奔竞痛
-
2
-
2南北朝.契此和尚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5临济宗者:大机大用,脱罗笼,出窠臼,虎骤龙奔,星驰电激。要识临济么?青天轰霹雳,陆地起波涛。灵台一现,皓月当空。明心见性,游戏人间!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入究竟 妙三摩! 无上密心中心:阿赖耶识起修,首破无明,后降盖障,于短时间内可使仁者打开本来,证得根本。破一切法见成就无
-
0
-
4
-
1美人颜色近如何?背面含情羞态多。莫是檀郎太薄幸,桃花红雨几消磨。(王梦白) 年年春至愿春留,春去无声只合愁。夫婿封侯尚无分,闺中少妇岂忘羞。(齐白石)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