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田混元功
1、自然站立,双手虎口相交,掌心朝内(男左在内,右手在外)贴于肚脐下丹田部位,全身放松,意想丹田内出现一幅太极阴阳图,运转不停,吸气时从下往上,呼气时从上到下,一上一下,一阴一阳,黑白分明,吸气时微微提肛,呼气时微微松肛。这样反复运转,顺逆时针方向各36圈后,意守丹田半分钟。然后扎上腰带,吸气时腹部鼓起,双手掌开始由轻至重按揉腹部(按揉时手不要滑动,手掌心贴在肚脐上不动,带动腹部运动),尽量微微提肛,顺逆时针方向各按揉36下,意守丹田半分钟。
2、自然站立,全身放松,吸气时右腿迅速往右迈出一步成右仆步,同时双拳分开,右拳放于头顶上方,左拳放于腹部下方成打虎势闭气时收肛,迅速将双拳、双腿收回腰间成马步桩,然后用劲,拳心相对,缓缓自腰间往上推之,气运全身。双腿慢慢撑直成拔山举鼎势。只手臂伸直后呼气松肛为一遍。再吸气成左仆步,动作同上,一左一右反复各做18遍后意守丹田半分钟。
3、马步桩,吸气时双掌放于腰间,掌心向上松肛,目视前方,闭气时提肛,全身用劲,脚趾抓地,力贯注于双臂和双手的食中二指、翻掌、掌心向前成立掌势,竖起食中二指,用抖劲向前气运全身。缓缓推出至伸直后,呼气松肛为一遍。再吸气双掌收回腰间,闭气再送出,反复动作18遍后意守丹田半分钟。
4、马步桩,吸气时双手推拳在腰间,拳心向上松肛,闭气提肛。用劲双拳缓缓从腰间旋转向前穿出,拳心朝下,至伸直时猛然抖劲翻臂,拳心向上,气达全身。呼气后再吸气松肛。闭气提肛,收回双臂经胸前运劲往左右缓缓伸出至直时,拳心换为朝下,猛然抖气翻臂,拳心朝上为一遍。呼气再吸气翻臂,收回双手至腰间,拳心朝上,闭气再送出,反复动作做18遍后意守丹田半分钟。
5、马步桩,吸气时松肛,双手握拳从腰间往上抬至胸前时翻拳往左右撑开至直,拳心朝下,然后闭气提肛,双拳用劲内旋,用抖劲握拳,这时拳心朝上。闭气完松肛换气,吸一口气完再闭气用劲握拳,比第一次紧,然后松肛换气。这样反复运气握拳,一次比一次紧,全身劲力也一次比一次大,下盘也越来越稳固,共做18次。吸气时收回双拳经腰间翻拳,拳心朝下,闭气提肛,缓缓地往前送出,送出时抖劲,同时握紧拳后换气松肛,再吸气时双拳收回一点,闭气时再抖劲送出,握拳一次比一次紧,反复动作18次,最后收回双拳至腰间拳面朝下,吸气松肛,闭气时全身用劲,双脚脚趾内扣抓地,双拳下压,然后松肛换气,再吸气,反复动作18次后意守丹田半分钟。
此功长期练习可力大无穷,可单练亦可全练,全练的去掉1-4意守丹田半分钟即可。
丹田换气
每日子时和寅时到柏树多,环境幽静,空气清新的地方练功。先活动头、四肢、膝、踝等关节数分钟之后,面向南方,直身站立,口眼微闭,下颏微收,两足横开与肩同宽,双脚平直,脚尖稍内扣,脚掌心含空,双手自然下垂于两大腿外侧(如图1.1)
按上法将姿势摆好之后,从头面,颈项、肩关节、胸背、腰腹、髋关节、会阴、大腿、膝关节、小腿、踝关节及双脚掌由上至下地逐次放松三遍。待全身充分放松后,即以口分别尽力呼出三口体内浊气,然后按顺呼吸法呼吸,口呼鼻吸。吸时舌尖轻砥上腭,小腹部稍凸起,意念气从头顶百会穴垂直下降至腹部丹田处, 同时两手由大腿两侧向前缓慢地作弧形上提到额部两侧上方(如图1.2),上提时双手掌指伸直,指尖相对,掌心向后,拇指斜朝上;随后便张口轻轻地呼气,呼气时舌尖放平,小腹内收,同时双手在额部两侧内旋翻转双掌下按,掌心向下,掌指相对,经胸腹前向下按压至双脚尖的地面上,上身亦同时向前俯,两腿绷直,不可弯曲(如图l.3)。 前俯时呼气,意念内气从丹田分作两股向下导引,经双大腿前内侧贯注入双足心的涌泉穴;然后慢慢直腰抬身,两手又外旋转掌缓慢地向上作弧形上提,同时吸气,意念内气从脚后外侧上升经外跨返回至丹田。
1、自然站立,双手虎口相交,掌心朝内(男左在内,右手在外)贴于肚脐下丹田部位,全身放松,意想丹田内出现一幅太极阴阳图,运转不停,吸气时从下往上,呼气时从上到下,一上一下,一阴一阳,黑白分明,吸气时微微提肛,呼气时微微松肛。这样反复运转,顺逆时针方向各36圈后,意守丹田半分钟。然后扎上腰带,吸气时腹部鼓起,双手掌开始由轻至重按揉腹部(按揉时手不要滑动,手掌心贴在肚脐上不动,带动腹部运动),尽量微微提肛,顺逆时针方向各按揉36下,意守丹田半分钟。
2、自然站立,全身放松,吸气时右腿迅速往右迈出一步成右仆步,同时双拳分开,右拳放于头顶上方,左拳放于腹部下方成打虎势闭气时收肛,迅速将双拳、双腿收回腰间成马步桩,然后用劲,拳心相对,缓缓自腰间往上推之,气运全身。双腿慢慢撑直成拔山举鼎势。只手臂伸直后呼气松肛为一遍。再吸气成左仆步,动作同上,一左一右反复各做18遍后意守丹田半分钟。
3、马步桩,吸气时双掌放于腰间,掌心向上松肛,目视前方,闭气时提肛,全身用劲,脚趾抓地,力贯注于双臂和双手的食中二指、翻掌、掌心向前成立掌势,竖起食中二指,用抖劲向前气运全身。缓缓推出至伸直后,呼气松肛为一遍。再吸气双掌收回腰间,闭气再送出,反复动作18遍后意守丹田半分钟。
4、马步桩,吸气时双手推拳在腰间,拳心向上松肛,闭气提肛。用劲双拳缓缓从腰间旋转向前穿出,拳心朝下,至伸直时猛然抖劲翻臂,拳心向上,气达全身。呼气后再吸气松肛。闭气提肛,收回双臂经胸前运劲往左右缓缓伸出至直时,拳心换为朝下,猛然抖气翻臂,拳心朝上为一遍。呼气再吸气翻臂,收回双手至腰间,拳心朝上,闭气再送出,反复动作做18遍后意守丹田半分钟。
5、马步桩,吸气时松肛,双手握拳从腰间往上抬至胸前时翻拳往左右撑开至直,拳心朝下,然后闭气提肛,双拳用劲内旋,用抖劲握拳,这时拳心朝上。闭气完松肛换气,吸一口气完再闭气用劲握拳,比第一次紧,然后松肛换气。这样反复运气握拳,一次比一次紧,全身劲力也一次比一次大,下盘也越来越稳固,共做18次。吸气时收回双拳经腰间翻拳,拳心朝下,闭气提肛,缓缓地往前送出,送出时抖劲,同时握紧拳后换气松肛,再吸气时双拳收回一点,闭气时再抖劲送出,握拳一次比一次紧,反复动作18次,最后收回双拳至腰间拳面朝下,吸气松肛,闭气时全身用劲,双脚脚趾内扣抓地,双拳下压,然后松肛换气,再吸气,反复动作18次后意守丹田半分钟。
此功长期练习可力大无穷,可单练亦可全练,全练的去掉1-4意守丹田半分钟即可。
丹田换气
每日子时和寅时到柏树多,环境幽静,空气清新的地方练功。先活动头、四肢、膝、踝等关节数分钟之后,面向南方,直身站立,口眼微闭,下颏微收,两足横开与肩同宽,双脚平直,脚尖稍内扣,脚掌心含空,双手自然下垂于两大腿外侧(如图1.1)
按上法将姿势摆好之后,从头面,颈项、肩关节、胸背、腰腹、髋关节、会阴、大腿、膝关节、小腿、踝关节及双脚掌由上至下地逐次放松三遍。待全身充分放松后,即以口分别尽力呼出三口体内浊气,然后按顺呼吸法呼吸,口呼鼻吸。吸时舌尖轻砥上腭,小腹部稍凸起,意念气从头顶百会穴垂直下降至腹部丹田处, 同时两手由大腿两侧向前缓慢地作弧形上提到额部两侧上方(如图1.2),上提时双手掌指伸直,指尖相对,掌心向后,拇指斜朝上;随后便张口轻轻地呼气,呼气时舌尖放平,小腹内收,同时双手在额部两侧内旋翻转双掌下按,掌心向下,掌指相对,经胸腹前向下按压至双脚尖的地面上,上身亦同时向前俯,两腿绷直,不可弯曲(如图l.3)。 前俯时呼气,意念内气从丹田分作两股向下导引,经双大腿前内侧贯注入双足心的涌泉穴;然后慢慢直腰抬身,两手又外旋转掌缓慢地向上作弧形上提,同时吸气,意念内气从脚后外侧上升经外跨返回至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