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山水间吧 关注:86贴子:2,344

(转)温瑞安武侠人物起名艺术【合并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六分半堂论坛 -- 温瑞安武侠之友的温暖家园
温瑞安武侠人物起名艺术
作者:南航    
小目录
缘起第一
导言第二
美眉第三
借用第四
改编第五
老外第六
诗词第七
典故第八
成语第九
各界第十
另类第十一
奇怪第十二
不朽第十三
总论第十四
缘起第一
      2006年3月,在《温一壶瑞安论英雄》里,我戏侃“温瑞安的起名艺术可以担任如今各地起名馆的总馆长”,并举大侠关飞渡,猜测后者“不来自古诗《木兰诗》里的‘关山渡若飞’,也会是来自据其译名的美国著名西部片《关山飞渡》”。
     2009年5月,在温瑞安官网六分半堂该“英雄”帖里,我再提“温瑞安的起名艺术可以专章阐述”,并拈大内高手米苍穹,八卦后者“让我想到成语‘沧海一粟’,当代画家刘海粟就是据此取名,沧海一粟,苍穹一米”。
     历时三年,“起名艺术说”借尸还魂,重出江湖,温瑞安助手叶浩先生得知,善解人意地赠来了兴奋剂:“你再来篇谈大哥的人物名称罢。”于是,被此针成功催情,我决定霸王硬上弓,就算被砸砖,也要来抛砖,胡言乱语,过了嘴瘾先。
导言第二
      曾经朝圣过西方现代派小说,烦极又臭又长的拗口人物名,可怜记忆力饱受摧残;曾经串门过中国当代先锋小说,厌透平庸俗气的烂套人物名,毫无一星半点创造力。
     而武侠,相比最醒目的就是五花八门的人物姓名字号,乃躲进它的世界,用那些壮美雄奇、婉约秀丽、怪诞诡异、魔幻神秘的名号养眼、洗目,一次次点亮我的阅读之眸。
     从平江、还珠、梁、金、古等一路坐滑滑梯下来,如果起一个好的人物名号是一项充满技术含量的活,那么到温瑞安手里,我尤其感觉到,他将其升华成一门艺术。
     试拿玻璃罩护住王寇、萧秋水、方歌吟、苏梦枕、方振眉、息红泪、纳兰初见、四大名捕、温柔一刀……谁能否认这些本身不是一件艺术品?谁能否认它们散发出的夺目光芒不在100瓦以上?



IP属地:浙江1楼2011-04-25 11:22回复
    美眉第三
         不知道作为家长,温瑞安有无统计过自己“养育”了多少武侠儿女?上百?近千?可以确定的是,他实在害我跑路,既要从时间上穿越宋元明,又要从空间上漫游大江南北。
         踏破铁鞋后,我沮丧发现,让计生部门头痛不已的温氏儿女们,根据起名技巧,很难在家谱上划出一条单一的红线,因为他们有的来自真实人物,有的来自常用语,有的来自各界名词,有的来自诗词典故,更有的完全由晶莹剔透的艺术细胞构成,绝似天外飞来,极不可解,按我家乡方言说,简直“肺里想出来”。
         历来家谱传男不传女,以上发现自然也以男性为主,女性为次。考虑到妇联同志会抗议歧视半边天,Lady First,且吹哨,先**温书女子,翻开花名册,这回我总算轻易发现了一条蓝线,即对于MM,温瑞安情有独钟的是“小”字辈,两字的有小妹(唐甜),小去,小初,小影、小映,小秀,小蜻、小褛,小舞,小灯,小秋,小花,小颜,小千,小趾……
         三字的有桑小娥【注1】,朱小腰,章小寒,游小雪,徐小泥,茹小意,智小镜,钦小佩,步小璇,王小慢,何小河,温小白,雷小屈,钟小倦,张小愁、张小唱,水小倩,伊小深,谢小倾……四字的有慕容小意,司寇小豆,赫连小姑,公孙小娘……甚至四大名捕均跟“小”字辈谈情说爱过,无情与丁小发肌肤相亲,铁手有女友小珍,追命初恋对象小透,冷血与凌小刀差点“不伦”。
         让她们排队出列,即使真君子柳下惠,即便伪君子岳不群,相信都看得出,一干芳名无不在先天上蕴含着“小”字所代表的女性的小巧可爱之美。
         【注1】唐代李公佐武侠小说《谢小娥传》的主角、侠女谢小娥当为桑小娥之名的范本。


    IP属地:浙江2楼2011-04-25 11:24
    回复
          武侠为纯文学轻视,原因之一乃肤浅单薄,没有人文厚度,温瑞安有意识地将各类历史人


      IP属地:浙江4楼2011-04-25 11:29
      回复
        物引进的结果景,最终汇入传统文化的大海,


        IP属地:浙江5楼2011-04-25 11:30
        回复
          从而既能吸引普罗大众,也能吸引知识阶层


          IP属地:浙江6楼2011-04-25 11:30
          回复
            ,使我们阅读中多了重体会,


            IP属地:浙江7楼2011-04-25 11:30
            回复
              不时发出山阴dao上如遇故交般的会心一笑。
                  


              IP属地:浙江8楼2011-04-25 11:33
              回复
                    【注1】南按,单以“妙手班门”论,当用工匠祖师爷鲁班之典,如成语有“班门弄斧”,但鲁班并不姓班,真名公输般,因为是鲁国ren,“般”古同“班”,因此后世通称鲁班。
                     【注2】当然在严谨学者看来,四大名捕以北宋为故事背景,不该出现明代人物名号,这里存在小说的虚构艺术跟历史事实、生活真实的界限问题,温书人物名屡有涉此,甚如下文的《老外第六》。是非对错,本文因专述温书起名的艺术性,不做讨论。
                


                IP属地:浙江9楼2011-04-25 11:34
                回复
                  改编第五
                        身处一个多元时代,对于文字消费者来说,既需要原汁原味纯天然无污染的精神食粮,也需要提炼添加各种营养成分的升级换代产品。与此同理,温瑞安在养育借用派儿女的同时,通过基因改造,脱胎换骨,还推陈出新地制造了改编派儿女。
                       燕狂徒,温书绝顶高手,行事率性狂放,极度不羁,如果我们学《赤壁》大片里金帅哥一样“略懂”下古籍,就会很想按住脱光他,看看他身上有没打上了春秋战国时楚狂人的烙印。
                       楚狂人,名陆通,字接舆,晋皇甫谧《高士传》载楚昭王时,他见楚政无常,佯狂不仕,时人谓之“楚狂人”。《论语•微子》说他曾经歌而过孔子:“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其狂放作风后来严重影响了李白,以致他神灵附体,赋诗自吹“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比较燕狂徒与楚狂人,“狂人”与“狂徒”打成平手,但“燕”却比“楚”更具狂放基因。何谓?燕姓来源燕国,“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韩愈),从荆轲以来,豪侠历来是燕地特色人才。由此,若本着突出角色的个性与身份,燕姓就更适合冠名,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燕狂徒无疑是楚狂人的升级版。
                       顺插一句,《少年四大》里“四大凶徒”之燕赵,擅好慷慨悲歌,手下有众多男女死士,其创意也是来自此,属于绝妙好名、绝好妙名,唉,本想到诗词典故章再举例,忍不住了。
                       黔娄一屈,外号“非人”,《布衣神相》里职业杀手,其上半身怀疑移植自春秋战国时高士黔娄。西汉《列女传》记载黔娄安贫乐道,死后,曾子(曾参)去吊唁,只见遗体盖着一条短布被,头脚都遮不住。覆头则足见,覆足则头见。他就建议斜着盖,黔娄之妻曰:“斜而有余,不如正而不足也。先生以不斜之故,能至于此。生时不斜,死而斜之,非先生意也。”曾子不能应,遂哭之曰:“嗟乎,先生之终也,何以为谥?”其妻曰:“以康为谥。”曾子曰:“先生在时,食不充虚,衣不盖形。死则手足不敛,旁无酒肉。生不得其美,死不得其荣,何乐于此而谥为康乎?”其妻曰:“昔先生,君尝欲授之政,以为国相,辞而不为,是有余贵也。君尝赐之粟三十钟,先生辞而不受,是有余富也。彼先生者,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贱,不忻忻于富贵。求仁而得仁,求义而得义。其谥为康,不亦宜乎!”由于生前死后均不屈服于权钱富贵,黔娄深受历代知识分子仰视。然而,被温瑞安增字为黔娄一屈,这一“屈”从文人屈尊为武人,从好人屈居为坏人,双重颠覆,别有奇趣。
                     


                  10楼2011-04-25 11:41
                  回复
                       追究李布衣的改编痕迹,来自《儒林外史》里的牛布衣?牛布衣,落魄江湖的失意文人,科举不第,布衣终身。看中“布衣”一词散发出的强烈民间感,温瑞安把牛布衣(文布衣)改编为李布衣(武布衣),并受《儒林外史》里牛布衣死后冒出一个假牛布衣招摇撞骗情节的启发,发展为《天威》里李布衣成名后不但冒出三十一个假李布衣招摇撞骗,甚至还引来鲁布衣打假,张布衣查案,最后纠结成一场布衣大战,越出越奇。
                        


                    12楼2011-04-25 11:42
                    回复
                      此外,《方邪真》里“倏忽太饱”司马爱恩与“莫测太饱”司徒诗坦,怀疑是把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爱因斯坦同学切成两半,经过变声,再跟中文复姓组装,即运用后现代的拼贴手法,打造出的一对新“科学怪人


                      15楼2011-04-25 11:49
                      回复
                        ”。《人形莲藕》里“赤手绿剑”齐格飞,借用自美国百老汇齐格飞歌舞团创始人,1936年,其人余如唐门唐老太太近身奴仆唐老鸭、“哈三天”哈佛大师、“行尸尊者”麦丹拿(麦当娜


                        16楼2011-04-25 11:49
                        回复
                          )、岭南温家温吐马与温吐克(马克吐温)、“阿耳伯”史诺(阿尔•帕西诺)、“胡刀”马龙与“杀手书生”“子女大师”白兰渡(马龙•白兰度)、“德诗厅”原主持何富猛(达斯汀•霍夫曼),其母版相信读者一望可知。
                            


                          17楼2011-04-25 11:49
                          回复
                               跟着美国之后,是从前的“日不落帝国”——英国。《说英雄》里“瞎王子”马克白,取自莎剧《麦克白》(又译《马克白》)主角、苏格兰将军麦克白,其光荣事迹为谋杀原国王


                            18楼2011-04-25 11:49
                            回复
                              而自立,而温书里,“瞎王子”马克白也想刺杀王小石,可谓量体裁衣。同书“矮派”老大


                              19楼2011-04-25 11: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