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山水间吧 关注:86贴子:2,344
  • 8回复贴,共1

(转)温瑞安武侠人物起名艺术【合并版】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六分半堂论坛 -- 温瑞安武侠之友的温暖家园
温瑞安武侠人物起名艺术
作者:南航    
小目录
缘起第一
导言第二
美眉第三
借用第四
改编第五
老外第六
诗词第七
典故第八
成语第九
各界第十
另类第十一
奇怪第十二
不朽第十三
总论第十四
缘起第一
      2006年3月,在《温一壶瑞安论英雄》里,我戏侃“温瑞安的起名艺术可以担任如今各地起名馆的总馆长”,并举大侠关飞渡,猜测后者“不来自古诗《木兰诗》里的‘关山渡若飞’,也会是来自据其译名的美国著名西部片《关山飞渡》”。
     2009年5月,在温瑞安官网六分半堂该“英雄”帖里,我再提“温瑞安的起名艺术可以专章阐述”,并拈大内高手米苍穹,八卦后者“让我想到成语‘沧海一粟’,当代画家刘海粟就是据此取名,沧海一粟,苍穹一米”。
     历时三年,“起名艺术说”借尸还魂,重出江湖,温瑞安助手叶浩先生得知,善解人意地赠来了兴奋剂:“你再来篇谈大哥的人物名称罢。”于是,被此针成功催情,我决定霸王硬上弓,就算被砸砖,也要来抛砖,胡言乱语,过了嘴瘾先。
导言第二
      曾经朝圣过西方现代派小说,烦极又臭又长的拗口人物名,可怜记忆力饱受摧残;曾经串门过中国当代先锋小说,厌透平庸俗气的烂套人物名,毫无一星半点创造力。
     而武侠,相比最醒目的就是五花八门的人物姓名字号,乃躲进它的世界,用那些壮美雄奇、婉约秀丽、怪诞诡异、魔幻神秘的名号养眼、洗目,一次次点亮我的阅读之眸。
     从平江、还珠、梁、金、古等一路坐滑滑梯下来,如果起一个好的人物名号是一项充满技术含量的活,那么到温瑞安手里,我尤其感觉到,他将其升华成一门艺术。
     试拿玻璃罩护住王寇、萧秋水、方歌吟、苏梦枕、方振眉、息红泪、纳兰初见、四大名捕、温柔一刀……谁能否认这些本身不是一件艺术品?谁能否认它们散发出的夺目光芒不在100瓦以上?



IP属地:浙江1楼2011-04-25 11:22回复
    美眉第三
         不知道作为家长,温瑞安有无统计过自己“养育”了多少武侠儿女?上百?近千?可以确定的是,他实在害我跑路,既要从时间上穿越宋元明,又要从空间上漫游大江南北。
         踏破铁鞋后,我沮丧发现,让计生部门头痛不已的温氏儿女们,根据起名技巧,很难在家谱上划出一条单一的红线,因为他们有的来自真实人物,有的来自常用语,有的来自各界名词,有的来自诗词典故,更有的完全由晶莹剔透的艺术细胞构成,绝似天外飞来,极不可解,按我家乡方言说,简直“肺里想出来”。
         历来家谱传男不传女,以上发现自然也以男性为主,女性为次。考虑到妇联同志会抗议歧视半边天,Lady First,且吹哨,先**温书女子,翻开花名册,这回我总算轻易发现了一条蓝线,即对于MM,温瑞安情有独钟的是“小”字辈,两字的有小妹(唐甜),小去,小初,小影、小映,小秀,小蜻、小褛,小舞,小灯,小秋,小花,小颜,小千,小趾……
         三字的有桑小娥【注1】,朱小腰,章小寒,游小雪,徐小泥,茹小意,智小镜,钦小佩,步小璇,王小慢,何小河,温小白,雷小屈,钟小倦,张小愁、张小唱,水小倩,伊小深,谢小倾……四字的有慕容小意,司寇小豆,赫连小姑,公孙小娘……甚至四大名捕均跟“小”字辈谈情说爱过,无情与丁小发肌肤相亲,铁手有女友小珍,追命初恋对象小透,冷血与凌小刀差点“不伦”。
         让她们排队出列,即使真君子柳下惠,即便伪君子岳不群,相信都看得出,一干芳名无不在先天上蕴含着“小”字所代表的女性的小巧可爱之美。
         【注1】唐代李公佐武侠小说《谢小娥传》的主角、侠女谢小娥当为桑小娥之名的范本。


    IP属地:浙江2楼2011-04-25 11:24
    回复
          武侠为纯文学轻视,原因之一乃肤浅单薄,没有人文厚度,温瑞安有意识地将各类历史人


      IP属地:浙江4楼2011-04-25 11:29
      回复
        物引进的结果景,最终汇入传统文化的大海,


        IP属地:浙江5楼2011-04-25 11:30
        回复
          从而既能吸引普罗大众,也能吸引知识阶层


          IP属地:浙江6楼2011-04-25 11:30
          回复
            ,使我们阅读中多了重体会,


            IP属地:浙江7楼2011-04-25 11:30
            回复
              不时发出山阴dao上如遇故交般的会心一笑。
                  


              IP属地:浙江8楼2011-04-25 11:33
              回复
                    【注1】南按,单以“妙手班门”论,当用工匠祖师爷鲁班之典,如成语有“班门弄斧”,但鲁班并不姓班,真名公输般,因为是鲁国ren,“般”古同“班”,因此后世通称鲁班。
                     【注2】当然在严谨学者看来,四大名捕以北宋为故事背景,不该出现明代人物名号,这里存在小说的虚构艺术跟历史事实、生活真实的界限问题,温书人物名屡有涉此,甚如下文的《老外第六》。是非对错,本文因专述温书起名的艺术性,不做讨论。
                


                IP属地:浙江9楼2011-04-25 11:34
                回复
                  回复:44楼
                  哎呀 你咋知道


                  IP属地:浙江45楼2011-04-25 21: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