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奇素数和定理》的逆定理成立,即:每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等于重合或对称分布于该偶数的中间值的两个奇素数之和,表为:N = P1 + P2。《奇素数和定理》的逆定理就是哥德巴赫猜想成立的证明。
在证明哥德巴赫猜想过程中,一些数学权威对证明无穷大的偶数也都等于两个奇素数之和表示质疑。为此,只得设奇素数的最大值Pmax。类似这种课题,不能也不应该用数值的方法论证,仅指出“P1与P2任一趋向无穷大时,偶数N也趋向无穷大”即可,举例说明就是。由《奇素数和定理》得出:P1 + P2 = N = 6,8,10,……(P1max +3),……(P1max +P2max)。P1max 、P2max都是奇素数的最大值,是无穷大的量。全世界的数学权威都公认素数有无穷多个。那么,就出现了无穷多个无穷大偶数,即:N= ( P1max +3),(P1max +5),……(P1max +P2max )。无穷大的偶数也都等于重合或对称分布于该偶数的中间值的两个奇素数之和,P1 、P2任一趋向无穷大时,偶数N也趋向无穷大,完全符合《奇素数和定理》的条件。
奇素数最大值、无穷大偶数及无穷大奇数,这些无穷大的数,哪一个大?这能比较吗?不能准确确定的话,就产生了一个不能自圆其说的混乱、模糊的概念。这与产生第三次数学危机的罗素悖论有什么区别?所以,用数值计算的方法来论证这些数论问题,是毫无意义的。搞数学学术研究,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数学分析水平,而且必须具备较高的语文水平及较强的逻辑推理和判别能力,才不至于人云亦云、误入歧途也不知觉。所以,在高中学习阶段就分文、理科的教育方式,是值得商榷的,这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哥德巴赫猜想要证明的是:N = P1 + P2 。而证明了250多年的结果,从N=“1+5”[2]到震动全世界的“1+2”陈氏定理:N= P1 +( P2 ×P3),都不是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按语文作文的标准评分,那是答非所问。正如《中华学术论坛》2004年第6期发表的《哥德巴赫猜想神话破灭的教训》一文中所说的那样:只能评零分。为什么?
一.哥德巴赫猜想要证明的是:每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等于两个奇素数之和,表为:N = P1 + P2=1个奇素数+1个奇素数;而陈景润证明的是: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乘积之和,表为:N = P1 +( P2 ×P3)= 1个奇素数+1个非素数奇数。这与哥德巴赫猜想要证明的是不相干的,答非所问。
二.何为大偶数?这种提法就不符合逻辑。大、小是相对而言的,6,8,10对于2都是大偶数。可是:
当N =6,8,10时,震动全世界的“陈氏定理”不成立,N≠ P1 +( P2 ×P3);
当N≤28及N=72,84,……时,N= P1 +(P2 ×P3× P4)不成立;
当N≤82及N=90,96,……时,N= P1 +(P2 ×P3× P4×P5)不成立。
使整个数学大厦动摇的罗素悖论(即形象化为:理发师说:“我只给本村所有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那么,他本人的头发理不?),被称为第三次数学危机。那么,数学上的最大值与无穷大及无穷大的奇数、偶数、奇素数,那个大?
根据无穷大的解释[5]:一个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大于任意大的已定正数。既是“任意大”的已定正数,那么,就可以包含无穷大的正数,怎么样才能解释清楚?所以,对那些与计算毫不相干的所谓“数学”的奥秘,应从教材中清除出去,切莫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作为什么艰深的学问了。
附:哥德巴赫猜想背景材料[2] 、奇素数和图[3][4]
参考文献
[1]罗翼云. 奇素数和定理.中华学术论坛[J].香港: 香港新闻出版社、香港教育出版社,2004(4):57.
[2]李大庆, 哥德巴赫猜想—1道不轻松的“1+1”命题(哥德巴赫猜想背景材料)[N],北京:科技日报,2002-3-25(5).
[3]陈景润.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乘积之和[J].中国科学,1973(17):111~128.
[4]王 元. …… [J].中国科学,1962,(11):1033~1054.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215.
(该文发表于《教育成果研究》2005年第四期,评为优秀论文)
作者简历:罗翼云,男,广东省信宜县人,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
分享到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