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u禅关一悟吧 关注:9贴子:364
  • 4回复贴,共1

【转帖】武学角度评武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1-05-20 20:24回复
    转自百度武松吧http://tieba.baidu.com/f?kz=336773798


    2楼2011-05-20 20:25
    回复
      前 言  
        不记得在哪看过,说施耐庵是练家子出身,故其笔下人物的武打颇有现实格斗的味道。不少习武之人均以实战的眼光去读《水浒》,相关作品本人也看了不少,心愈发痒痒。于是重看《水浒》,尝试用现代武学去评点其中格斗技巧。  
        本来我也对其中人物的武力作了排名,因现代武学与小说描写武艺仍有差别,最后排出的名次十分异常,如孙立之排名就非常高。最后决定只论武,不排名。  
        系列文章以评点岳麓书社版《水浒全传》的单个人物为主,不按出场序。参考散打运动员均起外号的做法,贸然给书中人物画蛇添足——再起一个绰号。见笑了。  
        现将评析内容整理发出。  
        因水平有限,其中观点可能偏颇肤浅,错误在所难免,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第一章 北腿王——武松  
      一 天生北腿好材料  
        从小最喜欢的是他,当然先说他了,反正不论排名,所以我也“徇私”一回。我是看电视剧后喜欢上这个人物的,后来才看了连环画和小说,才发现书中的武松太残忍了。不过第一印象已形成,改不了啰。  
        武松的腿功,不敢说是108将中最厉害的,但却是作者描写得最为详细的,加上本人先入为主,所以自然觉得他腿功最强啦。  
        学武的人都知道“手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腿法是徒手实战的必备技巧。腿相对于手的优势明显:1.腿比手臂粗,力量大于手臂;2.腿比臂长,攻击距离远;3.腿攻击范围大,可攻击人的上、中、下三路,即头、腰、腿都能踢到,而拳就很难打中下路;4.腿法隐蔽性好,招数多等。  
        武松的腿法纯熟,绝对受过严格的正规训练,而且付出的精力肯定不少,要知道学武可不是那么容易的。而李逵只是靠打得多积累经验,可能有人教过他,但可能没受过名师指点,所以小技术上不去(今后会提到他,在我心目中他是力量大,但技术粗糙的主)。在书中好像没有明确提到武松的师父,但可以推断其不弱。一些民间故事还提到,武松进京时专门受过周侗指导,那自然更强啦。  
        下面看看武松的身体特征,分析其武功技术特点:  
        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  
        虽然没有明确说他的身高,但从文字上看应该是非常高大的(有评书说“身高八尺”,那至少有一米八),不然也不会给人一种敬畏感和压迫感。身材高大,那腿自然很长,这是他的优势。  
        再看地形特征。武松家在山东清河县,清河、阳谷据说是在鲁西北,那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平原多开阔地,方便高大之人施展拳脚。要知道,“南拳北腿”的形成和地形有关:北方多平原,地形平坦广阔,打起来动作可以大开大合;南方多丘陵,多河流,常在狭小地带交手甚至是在船上交手,故南拳强调马要稳,且动作快而短,故能发挥手的最大优势(本人的基础武术就属南拳系)。  
        所以,武松的技术特点就是典型的“北腿”风格,因其身高太高,一般不会轻易施展翻腾之功。且看体操运动员的身高就知道,他们擅长的空翻、手翻,却不是高个子的强项。  
      二 景阳冈打虎  
        武松喝了15碗酒,不听小二劝告,硬要上冈。后来看到官府榜文,第一反应是回店里去,很多人觉得这样显得胆小了些。在我看来,这正是人之常情,武松已经是高手,但他仍然对老虎有所顾忌。首先,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没事去惹这种猛兽干什么?其次,自己未必有打赢老虎的把握,毕竟他只是有一根哨棒,没有刀剑等利器。钝器对付猛兽,不能那么得心应手,何况只是一根短短的哨棒。何为“棒”?长者为棍,一般高过人一个拳头,像齐眉棍已属于短的棍,更短的就是棒了。相信现代各种搏击冠军,也不愿拿一根短棒去打猛虎吧?所以说,当时看武松产生回去的想法,第一感觉就是真实,像雄阔海那样徒手搏双虎还是夸张了点。 


      3楼2011-05-20 20:25
      回复
        书中也说了,武松这一招叫玉环步、鸳鸯脚,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不容易啊。何为“玉环步”?环者,圆也。什么情况下会有圆形的步法?旋踢也。何为“鸳鸯脚”?因施展腿法时须与双臂配合,双臂上扬下合如鸳鸯展翅。且在连环踢法中,左右腿轮番踢出,恰如鸳鸯形影不离。  
          武松之腿功,决不是一朝一夕能练成的,其中一定付出不少的汗水。  
        五 血溅鸳鸯楼  
          下面再看武松的刀法。  
          飞云浦上,武松两脚踢了两个人下水,其中一人还被踢得“翻筋斗”,再次体现了其凌厉的腿功。  
          鸳鸯楼上,蒋门神看到武松,魂飞天外。他正要挣扎,武松刀早起,劈脸连交椅也剁翻了。从其后来还挣扎得起的情况来看,可能当时武松的刀就不怎么锋利了。  
          张都监脚才动,武松转过身来砍中脖子,像这种转身横砍在武术术语中叫“斩刀”。张都监中招而倒。  
          稍微抵抗的是张团练,他提起一把交椅抡过来。被武松接住一推,往后便倒。  
          张团练同样犯了错误,可能是酒醉不清醒吧,要知道,他面对的可是拿刀的武松。生活中,歹徒手上若有匕首、牛角刀、砍刀等武器,威慑力很大,仅次于手枪,远大于斧子、砖头、长棍等。当时,拿着朴刀的武松,威慑力自然大得惊人。  
          他用交椅抵抗是对的,本来就应该利用仅有的工具物品抵抗,这毕竟比空手强。但他不应该用交椅去砸武松。交椅的形状不规则,连钝器都算不上。在现代自卫防身术中,对使用椅子、板凳的要求,是尽量扫对方的腿,这样至少能逼退对方。而用交椅从头砸下去,可不像刀砍那么有威慑力,很容易被对方直接用手接住,张团练的遭遇就是如此。如果他扫下盘,可能仍是难免一死,不过也能打久些,让读者也看得精彩点。  
          武松打这些人如砍瓜切菜,根本看不出其刀法的真正实力,只能用强来形容,却不知有多强。  
          总之,武松的腿法很厉害,如果他骑马的话,那他的“北腿”就无从施展了,不知这是不是他不当马将的原因?  
          到后来武松变成配角后,他的武打的描写就没有这么详细了,虽然也不乏一些精彩片段,在此不一一分析了。或许今后想起什么会再作补充,有关武松的话,就说到这里。 


        6楼2011-05-20 20:26
        回复
          “打架不用腿,到老冒失鬼”!


          7楼2011-05-20 20: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