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命题会把人绕死的。
我给你理一理吧。
从现实与心理感受两个角度来讲人能不能至情至性。
现实角度:因为人一生会有很多限制,从生到死,死本身也是限制,这些限制常常会左右到心理,于是人不能至情至性。
从心理感受角度讲:你觉得受到限制,就有限制,如果你没感到限制,那限制就不存在。比如猪肉涨价,对于爱吃排骨的人,他会说生活越来越艰难,会有失落感,而对于恶心猪肉的那群人,这会是限制么?
其实想要心理感受的无限制,可以通过对现实限制的心理躲避而实现。(这句真TM绕)
圣人从心所欲时,不是真的可以为所欲为,而是,对不适合他为的,他已经习惯性不为了。
对一个以前吃猪肉的人,切断其肉源,长年累月进行猪肉很恶心的心理暗示,总有一天,猪肉再怎么涨价也不会影响到他的幸福,他彻底与猪肉绝缘了。(我曾经一年多不吃腰花,就是我妈给我的心理暗示
)
从这个层面上讲,性情还是可以实现的。毕竟性情,不须要广泛的自由。它更多的情感上和情感表现上的自由。比如明明知道随兴飞骏是女人,将来还会去找个猪头嫁,我和她生活在一起的希望灰常渺茫,但是在这一刻,我喜欢她,凭什么不让我喜欢她呢?谁规定一定要有结果才可以喜欢一个人?就算有规定,我可不可以不遵守呐?
至情至性,在我理解,是一个人有着丰沛的情感(不管对人还是对事),并且敢于放飞自己的情感,这种放飞不是不管不顾的放飞,而是勇于承担的放飞。承担,有时,对有些人,并不是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