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驰s电掣吧 关注:147贴子:9,537

回复:【风思东少】抗战将士的六十条决死宣言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58.赵登禹(1898~1937,山东菏泽人,时任29军132师师长)
“军人战死沙场乃是本分,没有什么值得悲伤的,只是老母年高,请副军长予以照顾 。”
背景:“七七”事变后,赵登禹率部北上。7月28日晨,日军在飞机数十架的支援下向南苑发起猛攻,赵右臂中弹负伤,部属劝其退出战斗,执意不肯。后奉命率部向城南大红门集结,不幸被日军伏兵开枪击中胸部,壮烈殉国。这是临死前让部署转告给副军长佟麟阁的话。



57楼2011-07-31 13:33
回复
    59.郑洞国(1903~1990,湖南石门人,时任中国远征军新1军军长)
    “集中炮火,给我狠狠地轰,把密支那炸成碎片……要死的不要活的。”
    背景:1943年春,新一军猛攻日军缅北作战的大本营密支那,日军借此坚固工事拼死抵抗。郑洞国亲临前线,采取掘壕推进、分割包围、逐个歼灭的办法,并指挥部下对敌进行地毯式轰炸。最终导致日军全线崩溃,密支那城防司令官水上源藏切腹自杀,日军缅北防御体系从此土崩瓦解。
    


    59楼2011-07-31 13:33
    回复
      60.周同(?~1938,河南省开封人,时任藤县县长)
      “抗战以来,只有殉土的将领,没有殉职的地方官,吾愿开此先例。”
      背景:周同就任藤县县长近3个月后,日军就开始猛攻藤县,他不分昼夜地发动民众组织抵抗,协助王铭章师守卫城池。王铭章战死后,他抚尸大哭,对身边的人说:“中国不会亡!中华民族不会亡!中国人民是不会向敌人屈服的!”说完突然纵身一跳从城上坠下,以身殉国。
      


      61楼2011-07-31 13:34
      回复

        “……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和谐的太厉害....


        63楼2011-07-31 13:39
        回复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1944年9月16日,某在国民参政会即席演讲称:“国家在此紧急战时关头,要先其所急,使知识青年效命于战场,因为知识青年有知识,有自动判断的能力,队伍中增加一个知识青年,就不啻增加了十个普通士兵。”


          64楼2011-07-31 13:43
          回复
            The End~


            65楼2011-07-31 13:45
            回复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1944年9月16日,蒋介石在国民参政会即席演讲称:“国家在此紧急战时关头,要先其所急,使知识青年效命于战场,因为知识青年有知识,有自动判断的能力,队伍中增加一个知识青年,就不啻增加了十个普通士兵。”他号召全国知识青年积极从军,提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随后,国民党中央决定广泛发动知识青年从军运动,征集知识青年十万人,编组远征军。10月2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颁布《知识青年从军征集办法》等法规,规定知识青年(男性)年满18岁至届满35岁者,受中等以上之教育或具有相当知识程度者,体格标准符合条件者,均得志愿参加;数额暂定为十万人;除照远征军之待遇办理外,副食费酌量增加;服役期间定为两年,期满后退伍。13天后,教育部也出台《志愿从军学生学业优待办法》,不仅对从军学生一律保留学籍,而且还对从军学生退伍时做出了免试升学、减少学期、优先录取等优待办法。为鼓励学生从军,一些国民党及政府官员带头送子女从军,蒋介石特令蒋经国和蒋纬国参加远征军服役。一些省市县的长官也把自己的子弟送去报名。学生青年投笔从戎成为当时一大潮流。据统计,中央大学、重庆大学两校报名数竟达在校生的1/3。各地方当局也纷纷仿效,从重庆到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湖北、陕西、贵州、云南、甘肃等省市,出现了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知识青年报名参军热潮。“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响遍国统区。


              67楼2011-07-31 14:03
              回复
                42.王禹九(1902~1939,浙江黄岩市宁溪人,时任第79军少将参谋长)
                “值此国难当头、民族存亡之际,我身为军人,为国捐躯,份所应是。”
                背景:淞沪会战爆发后,王禹九赴嘉定前线,路过南京,在遗嘱中写给妻子的话。1939年3月20日,79军参加南昌会战,激战3天,79军伤亡过半,军部在虬岭陷入重围。3月27日晨,王禹九率仅存特务连掩护军部突围,浴血苦战至中午,未能成功,王禹九多处中弹牺牲,年38岁。
                43.武士敏(1892~1941,河北怀安人,时任第98军军长)
                “拼到底,不成功,便成仁!”
                在1941年抗战最为艰难的时候,驻守在中条山一带的国民党20万军队面对日军的威胁,纷纷撤退到黄河以南,武士敏则率领98军将士浴血奋战。在中条山战役中,他亲临马头山前线指挥,与敌人拼搏冲杀,阵地几易其手,伤亡极为惨重。武士敏将军宁死不屈,最终英勇为国捐躯。
                44.吴奇伟(1891~1953,广东大埔,时任第九集团军总司令)
                “小鬼子,你干不死我,我就***!”
                武汉会战之万家岭战役,身为战役总指挥的吴奇伟身先士卒,亲临一线指挥。有次他正与第四军军长欧震通电话,敌机俯冲扫射,他毫不理会,敌机机枪扫射竟电话机打碎,惹得吴将军破口大骂。另一次,他和参谋长策划作战事宜,猛遭敌机轰炸,指挥部房子被炸飞半头,另半头塌下来,将他和参谋人员埋在下面。
                


                72楼2011-07-31 14:08
                回复
                  17.蒋介石(1887~1975,浙江奉化人,时任国民党总裁、委员长)
                  “中国人民和政府已被日本侵略者欺侮压迫到最后限度,中国军队为了民族之生存,决心在武汉地区与日军决一死战。”
                  背景:1938年6月武汉会战爆发前夕,蒋介石亲自坐镇武汉直接指挥,并通过中央广播电台发表这极其悲壮的讲话。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造成日军10多万人伤亡,中国军民付出40万人伤亡的代价,但粉碎了日军一战解决“中国事变”的企图,换来了战略相持阶段。
                  


                  75楼2011-07-31 14: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