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愿意和国麟先生共叙当年听样板戏的感想,我于84-90年代初,我是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收听**现代京剧,用磁带录制了大量的样板戏唱段,我的空白磁带没有你的好,比较杂乱,我只录了十几盘,没有你的多,因为我录得都是纯样板戏,其中包括选场,选段。那时每周必须要买《广播节目报》,介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下周节目预告(北京出版),查看下一周在何时有样板戏选段播出,生怕电台播放的现代京剧被我错过掉,记录好后,待快播放时,老早将电台的播放效果调到最佳频率,准备好磁带进行录音,每录完一段就把曲目写在磁带目录皮上。那时没有听到和录音过的有《龙江颂》《海港》《磐石湾》,这三出戏,关于《红色娘子军》我只录了一段,杜近芳的《永葆这战斗青春》,反复欣赏这段唱,越听越有味道,心想要是能有这出戏的全剧录音就好了。说来也巧,不久结识了一位忘年交,专门从事老唱片收藏的,在他家里,发现了**想夜盼的<中国唱片>《红色娘子军》全剧四张,带塑料封套的黑胶唱片,真是喜出望外,这位老者还将他多余重复的样板戏老唱片送给了我几张。赶紧买了三盒60分空白带,用它家的电唱机播放,在下面的卡带仓直接录音,回家在《**文艺》这一类笔记本中,精选了三张《红色娘子军》剧照,作为磁带封皮,分为上,中,下。
后来记得是94年吧,去北京的朋友虽然给我捎回了中广音像的京剧《红色》全剧音带,也是分为上中下三盒,但这三盒自己从唱片录制的磁带,仍然完整保留着,每当看到和听到它,就想起那位热心的老人,80年代的我对样板戏还是那么的痴迷,直到现在和将来,永远,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