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出的山包里,作为三国后期非常重戏份的角色,姜维和邓艾两人登场了(钟会痛哭中:本来应该我先出场的!把青春还给我!),在这里写一点我对姜维和邓艾两个人的感想。
最终蜀汉的灭亡,有一派的观点是归咎于姜维汉中防守策略的失误,不能说这个意见完全没有道理,但是也要分成两个部分来看。
三国时期蜀汉的国土地形,其实类似于一个“葫芦型”,最顶上的狭窄“葫芦口”是诸葛亮和姜维屡次攻击曹魏所途经的“褒、斜、子午诸道”,向南则是比较开阔的汉中平原(省会南郑为中心),再向南的“葫芦腰”则是邓艾偷渡的“阴平、剑门诸道”,然后是成都平原。
其中比较要冲的地区就是上面所提到的“葫芦口”和“葫芦腰”,而虽然险要,但是在攻守态势上均体现出“南攻北比较容易,北攻南更加困难”。所以虽然诸葛亮屡次北伐不利,往往多由于补给运输困难而失败,但是包括邓艾最终灭蜀成功的那一次,魏先后四次攻蜀(定军山夏侯渊战死为第一次,曹真在诸葛亮第二到第三次北伐间主动进攻为第二次,诸葛亮死后曹爽主动进攻为第三次)却也都吃了非常大的亏。
其中第三次曹爽进攻蜀国,起兵数量约在15到20万左右,实际上已经超出了蜀汉的总兵力,甚有一举消灭蜀汉的态势。
当时蜀国当政者为大将军费祎,汉中守将为王平,其所采取的策略是:王平率汉中全军前出,利用地形优势,扼守“葫芦口”中所有通往汉中的通道,将曹爽军全部堵在山谷中,不让其有进入汉中平原展开优势兵力的机会。小费则率领大军北进汉中,作为王平军的预备队,同时利用蜀汉军掌握的山道,派遣小股精锐部队,向曹军后方的运输线发动骚扰,并借机对曹爽军展开反包围态势。
结果无法展开优势兵力的曹爽军,其庞大的军队唯一的作用,就变成了使本来在不断被蜀军骚扰已经不堪重负的补给压力彻底爆发。最终曹爽军的撤退可以说是相当狼狈甚至是悲惨的:吃不饱饭的十几万大军在狭窄的山道中像乌龟爬一样地撤退,同时无论是在行军还是在宿营中,都会不断遭到两侧山谷中蜀汉“飞军”的突袭和狙击,甚至于曹爽本人都只是在“蜀军急击之”下,“仅而能过”,最终部队伤亡数字可能超过十万人,这也是蜀汉后期最大的一次胜利(第二大的胜利,是姜维在北伐时,于洮水大破魏凉州刺史王经,斩杀凉州精兵数万)。
而在蜀汉灭亡那一次,负责蜀汉全国防务的姜维,没有完全照抄上次小费和王平的破敌策略,而是用自己的方法对其进行了修改,其思路是:汉中守将蒋舒、傅佥率领精兵固守南郑,放魏军进入汉中平原;张翼、董厥等成都防卫军固守“葫芦腰”地区,姜维自己则率军驻扎在汉中西北方的沓中。
这个防守体系的思路在于:汉中守军不前出防守,以此为诱饵,将魏军全部引入汉中平原,同时采取坚壁清野的措施,可以让魏军同样陷入补给的困难中;南郑的防御坚固,无法迅速攻克,而如果舍弃南郑南下进攻“葫芦腰”,则前无法突破成都方面蜀汉军的防守,后路又被南郑所威胁;一旦魏军再次被迫粮尽退兵,其已经深入汉中并完全展开的大军,将比曹爽那次撤退更加行动缓慢。此时先期已经完成迂回的姜维军将迅速向东,横向切断魏军归路,南郑军和成都军再向北发动反攻追击,就可以将二十万魏军全部合围歼灭在“葫芦口”地区。
应当说这个战略还是不错的,其设计的出发点,就是如果按照小费和王平的防守策略,顶多不过重创和击退敌军,而如果冒放弃“葫芦口”第一防线的风险,如果一旦成功,就几乎可以一次性歼灭相当于魏国全军半数的军队。到时整个魏国关中地区将全部空虚,蜀军一旦发动反攻,很有可能可以拿下雍、凉。
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出了问题:
第一是蒋舒投降,南郑陷落。使用坚壁清野将魏军迅速饿死在汉中的计策由此失效;并且由于失去了南郑这个“中间点”,使得沓中的姜维军和剑阁的张翼军面临被分断歼灭的危险。此时姜维马上意识到自己的战略失败了,于是迅速作出反映,从沓中的伏击位置撤离,摆脱魏军诸葛绪部的追击,从汉中魏军各部的结合部地区迅速穿过,全军安然撤退至剑阁,与成都方面军会合(无论怎么说,这次撤退都是相当漂亮的;钟会如此看重姜维,很大程度上是惊叹于这次绝境中的撤退)。
最终蜀汉的灭亡,有一派的观点是归咎于姜维汉中防守策略的失误,不能说这个意见完全没有道理,但是也要分成两个部分来看。
三国时期蜀汉的国土地形,其实类似于一个“葫芦型”,最顶上的狭窄“葫芦口”是诸葛亮和姜维屡次攻击曹魏所途经的“褒、斜、子午诸道”,向南则是比较开阔的汉中平原(省会南郑为中心),再向南的“葫芦腰”则是邓艾偷渡的“阴平、剑门诸道”,然后是成都平原。
其中比较要冲的地区就是上面所提到的“葫芦口”和“葫芦腰”,而虽然险要,但是在攻守态势上均体现出“南攻北比较容易,北攻南更加困难”。所以虽然诸葛亮屡次北伐不利,往往多由于补给运输困难而失败,但是包括邓艾最终灭蜀成功的那一次,魏先后四次攻蜀(定军山夏侯渊战死为第一次,曹真在诸葛亮第二到第三次北伐间主动进攻为第二次,诸葛亮死后曹爽主动进攻为第三次)却也都吃了非常大的亏。
其中第三次曹爽进攻蜀国,起兵数量约在15到20万左右,实际上已经超出了蜀汉的总兵力,甚有一举消灭蜀汉的态势。
当时蜀国当政者为大将军费祎,汉中守将为王平,其所采取的策略是:王平率汉中全军前出,利用地形优势,扼守“葫芦口”中所有通往汉中的通道,将曹爽军全部堵在山谷中,不让其有进入汉中平原展开优势兵力的机会。小费则率领大军北进汉中,作为王平军的预备队,同时利用蜀汉军掌握的山道,派遣小股精锐部队,向曹军后方的运输线发动骚扰,并借机对曹爽军展开反包围态势。
结果无法展开优势兵力的曹爽军,其庞大的军队唯一的作用,就变成了使本来在不断被蜀军骚扰已经不堪重负的补给压力彻底爆发。最终曹爽军的撤退可以说是相当狼狈甚至是悲惨的:吃不饱饭的十几万大军在狭窄的山道中像乌龟爬一样地撤退,同时无论是在行军还是在宿营中,都会不断遭到两侧山谷中蜀汉“飞军”的突袭和狙击,甚至于曹爽本人都只是在“蜀军急击之”下,“仅而能过”,最终部队伤亡数字可能超过十万人,这也是蜀汉后期最大的一次胜利(第二大的胜利,是姜维在北伐时,于洮水大破魏凉州刺史王经,斩杀凉州精兵数万)。
而在蜀汉灭亡那一次,负责蜀汉全国防务的姜维,没有完全照抄上次小费和王平的破敌策略,而是用自己的方法对其进行了修改,其思路是:汉中守将蒋舒、傅佥率领精兵固守南郑,放魏军进入汉中平原;张翼、董厥等成都防卫军固守“葫芦腰”地区,姜维自己则率军驻扎在汉中西北方的沓中。
这个防守体系的思路在于:汉中守军不前出防守,以此为诱饵,将魏军全部引入汉中平原,同时采取坚壁清野的措施,可以让魏军同样陷入补给的困难中;南郑的防御坚固,无法迅速攻克,而如果舍弃南郑南下进攻“葫芦腰”,则前无法突破成都方面蜀汉军的防守,后路又被南郑所威胁;一旦魏军再次被迫粮尽退兵,其已经深入汉中并完全展开的大军,将比曹爽那次撤退更加行动缓慢。此时先期已经完成迂回的姜维军将迅速向东,横向切断魏军归路,南郑军和成都军再向北发动反攻追击,就可以将二十万魏军全部合围歼灭在“葫芦口”地区。
应当说这个战略还是不错的,其设计的出发点,就是如果按照小费和王平的防守策略,顶多不过重创和击退敌军,而如果冒放弃“葫芦口”第一防线的风险,如果一旦成功,就几乎可以一次性歼灭相当于魏国全军半数的军队。到时整个魏国关中地区将全部空虚,蜀军一旦发动反攻,很有可能可以拿下雍、凉。
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出了问题:
第一是蒋舒投降,南郑陷落。使用坚壁清野将魏军迅速饿死在汉中的计策由此失效;并且由于失去了南郑这个“中间点”,使得沓中的姜维军和剑阁的张翼军面临被分断歼灭的危险。此时姜维马上意识到自己的战略失败了,于是迅速作出反映,从沓中的伏击位置撤离,摆脱魏军诸葛绪部的追击,从汉中魏军各部的结合部地区迅速穿过,全军安然撤退至剑阁,与成都方面军会合(无论怎么说,这次撤退都是相当漂亮的;钟会如此看重姜维,很大程度上是惊叹于这次绝境中的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