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节吧 关注:6贴子:45
  • 10回复贴,共1

【ZZ】枕草子的四种翻译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1-09-06 22:32回复
    以下所举《枕草子》的译例,除于雷根据的
    底本未详,概皆自能因一派。所以此处采用
    的原文也取能因本,难免有欠周全。


    来自掌上百度2楼2011-09-06 22:33
    回复
      周作人译:
      春天是破晓的时候〔最好〕。渐渐发白的山顶,有点亮了起来,紫色的云彩微细地飘横在那裏,〔这是很有意思的。〕
      夏天是夜里〔最好〕。有月亮的时候,这是不必说了,就是在暗夜,有萤火虫到处飞 著,〔也是很有趣味的。〕那时候,连下雨也有意思。
      秋天是傍晚〔最好〕。夕阳很辉煌的照著,到了很接近了山边的时候,乌鸦都要归巢去了,便三只一起,四只或两只一起飞著,这也是很有意思的。而且更有大雁排成行列飞 去,随后变得看去很小了,也是有趣。到了日没以后,风的声响以及虫类的鸣声,不消说也都是特别有意思的。
      冬天是早晨〔最好〕。在下了雪的时候可以
      不必说了,有时只是雪白的下了霜,或者就
      是没有霜雪也觉得很冷的天气,赶快生起火 来,拿了炭到处分送,很有点冬天的模样。
      但是到了中午暖了起来,寒气减退了,所有
      地炉以及火盆裏的火,〔都因为没有人管
      了,〕以至容易变成白色的灰,这是不大对
      的。


      来自掌上百度3楼2011-09-06 22:35
      回复
        于雷译:
        春天黎明很美。
        逐渐发白的山头,天色微明。紫红的彩云变得纤细,长拖拖地横卧苍空。
        夏季夜色迷人。
        皓月当空时自不待言,即使夜黑,还有群萤 乱飞,银光闪烁;就连夜雨,也颇有情
        趣。
        秋光最是薄暮。
        夕阳发出灿烂的光芒。当落日贴近山巅之
        时,恰是乌鸦归巢之刻,不禁为之动情。何况雁阵点点,越飞越小,很有意思。太阳下 山了。更有风声与虫韵……
        冬景尽在清晨。
        大雪纷飞的日子不必说。每当严霜铺地,格外地白。即使不曾落霜,但严寒难耐,也要匆忙笼起炭火。人们捧著火盆,穿过走廊,那情景与季节倒也和谐。一到白昼,阳气逐 渐上升,地炉与火盆裏的炭火大多化为灰烬。糟糕。


        来自掌上百度4楼2011-09-06 22:37
        回复
          林文月译:
          春,曙为最。逐渐转白的山顶,开始稍露光明,泛紫的细云轻飘其上。
          夏则夜。有月的时候自不待言,无月的暗
          夜,也有群萤交飞。若是下场雨什麼的,那就更有情味了。 秋则黄昏。夕日照耀,近映山际,乌鸦返巢,三只、四只、两只地飞过,平添感伤。又有时见雁影小小,列队飞过远空,尤饶风情。而况,日入以后,尚有风声虫鸣。
          冬则晨朝。降雪时不消说,有时霜色皑皑,即使无雪亦无霜,寒气凛冽,连忙生一盆 火,搬运炭火跑过走廊,也挺合时宜;只可惜晌午时分,火盆裏头炭木渐蒙白灰,便无甚可赏了。


          来自掌上百度5楼2011-09-06 22:38
          回复
            四种译文,以周作人最直白,渐次递至钱 稻孙时已是文言。倘到底要分出个轩轾来,就读者角度看,周译是最苍白贫乏的;钦慕玄奥的人,必钟情於钱译;至於林译与于译文白交错,不过林译语言远未及于译生动活泼。
            清少纳言最欢喜说:「很有意思」,骤 眼看,于雷的最是稳妥。


            来自掌上百度7楼2011-09-06 22:40
            回复
              译事大抵开头最难,这冒头文是为人熟诵的经典名段:「春は曙」,凝练的语言,在译法上必做加法处理,周作人之所以用白话文译,是深知文言翻译轻易,而要用白话备述其意则难矣,但是白话浅显,似乎有点儿发展白话文的意图。
              钱、林二译用文言译,句 子便没有白话文的拖沓,钱氏更懒,用了一个「宜」字便打发了,随后只需承接文意,尽用「则」便是。


              来自掌上百度8楼2011-09-06 22:41
              回复
                翻译方面,周作人是老实人,讲大白话,不但「最好」,还加了括号知会一声,这是原文阙如的。于雷妙笔生花,「很美」、「迷人」、「最是」、「尽在」,文学翻译大抵和别的不一样,须玩弄中文於股掌,翻出各式花样,才能博得读者一声好。可惜原文终 始是一个模子出来的:「夏は夜」、「秋は夕暮」、「冬はつとめて」。


                来自掌上百度9楼2011-09-06 22:42
                回复
                  钱译「云含紫气,缕缕轻漾」,似与其他三者有异,实际是一路的。「紫だちたる云の细く棚引きたる」,不过将「细く」,析作「缕缕」;至於「棚引きたる」,未必解横陈,弥漫亦可。


                  来自掌上百度10楼2011-09-06 22:43
                  回复
                    原文「月の顷はさらなり」,于译「皓月当空时自不待言」,前四字一如既往的华饰。
                    而后四字钱译却作「更妙」,乃径直译去
                    了,「さらなり」字面曰「更」、曰
                    「益」,实古文法谓「更不待言」。
                    于译又有「银光闪烁」,不知打从何处来。 至於「归鸟」语不确,很明显,钱氏是故意为之,仿作文言散文体。于雷连三只、四只、两只都省去了,或许觉得不伦不类。 接下来一句,有口头禅「あはれなり」,于译「不禁为之动情」;林译「平添感伤」;
                    钱译「良有情」,唯独周作人说:「很有意
                    思的」。抑喜抑悲,需返回文意推敲。话说
                    秋天数夕暮最有意思,日薄西山,看见三两
                    只乌鸦回巢,兹「巢」在原文,很是生动, 谓之「寝どころ」,相当於今天的卧室,所以乌鸦要回家睡觉啦。这无疑与中国的文学意境迥异,见之夕乌,多少有点时不我待的
                    嗟叹,于、林二人的思维果真斯文一脉。钱稻孙谓「良有情」,却道情趣之意,他说:「此处是有兴趣的意味」。 最后谈冬日,在细节上各译不一,据能因本,「火など急ぎおこして、炭持て渡る
                    も、いとつきづきし」,说是急忙生火,持炭往来,十分合宜。于、林二氏的「走廊」以及周译「分送」是引申之译,再说「捧著火盆」就更不对了。末了,周、于译「地 炉」、「火盆」,林仅译「火盆」,钱译最曲,「宫熏火舍」。原文「炭柜、火桶」,或为火盆,圆者曰火桶,方者曰炭柜,而炭柜亦云围炉,如井而方角。莫非钱稻孙心思缜密,竟还考虑作者身份而译,不过宫熏火舍,盖炉鼎一类,到底有差别。


                    来自掌上百度11楼2011-09-06 22:45
                    回复
                      常说文无第一,我看译文只要不信,则必不是第一。读者实在难凭译文,便可称某某所译质最上乘,我猜多是中了障眼的圈套。
                      虽然周作人的译文真不是「很有意思」,但胜在其注详备,还要直接自古文翻来不失信实,单凭后一点,便超出许多人之上了。
                      本段最后有一词,「わろし」,「糟糕」,
                      正正典型谬译,还真是糟糕。


                      来自掌上百度12楼2011-09-06 22: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