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一吧 关注:33贴子:8,255

回复 :【文字】乐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http://post.baidu.com/f?kz=133044933

总结


43楼2006-09-15 23:40
回复
    • 218.87.53.*
    http://zhangmen.baidu.com/promotion/10005/86266.html

    芒果粽出品``


    44楼2006-09-17 18:26
    回复
      http://post.baidu.com/f?kz=137313335

      【拨动琴弦★迟到的乐评】 拔动琴弦,连弹(谈)十四曲 
       上次的文章有些小笔亲在投诉说偶写得太深奥了,呵呵。所以嘛……这次来点更深奥的,不过我会在一些地方做一些注解,希望不会影响到大家的阅读。现在乐评都太严肃了,不太好玩,就来一个搞怪的,希望大家还能满意吧。 

      拔动琴弦,连弹(谈)十四曲 

      这次文章的标题是用了一个同音字,我的意思是指:笔笔拔动琴弦一口气弹了十四首歌曲,而我呢,就坐在这里一边吃好吃的一边听着歌写写谈谈偶的感觉。 

      我很喜欢笔笔这个介乎于俗与不俗之间的专辑名称,是有人调乱了弹琴者的曲调,还是弄琴人扰乱了听歌人的心弦呢,这也许正好表达了我对这张专辑的感觉。乐评人对于这个专辑名称似乎颇有微词,却又屡屡将“谁动了我的琴弦”这个名字进行派生和引用于自己的评论之中,这又是为什么呢?潜意识的行为会出卖你的实际想法,喜欢就是喜欢,没有必要为了突出自己的“品味”而故作姿态。我们一直都将唱歌唱得很难听的人比喻成“五音不全”,那我们就来说说笔笔的这些歌是否“五音俱全”。这里要先说一下五音“宫、商、角、徵、羽”,即我们现在的“DO、RE、MI、SO、RA”,所以大家听古曲时只要出现“FA、SI”的都是假的。说明一点,在写这贴我把笔笔今年出的十五首歌都连在了一起,作一个分类。 

      入正题。。。。。。。。。。。。 

      宫,中也,居中央畅四方,唱始施生为四声之轻,混厚较浊,长远以闻。五行为土,八卦之艮坤卦。曲目:天鹅、毒蘑菇、那个那个。 

      天鹅——宫音是五音之首,这是笔笔签约后和第一首歌,也是在排行榜上成绩最好的歌曲,就我个人感觉而言“天鹅”也的确可以配得上这个位置。这首“剑走偏锋”的歌曲引来了很多争议,作词、作曲、唱功都有不同的评价。我在第一次听的时候也是接受不了,但越来越喜欢这首歌,原因很简单,这是一首没有被商业所污染的,有内涵的歌曲。我喜欢有故事的作品,“天鹅”就是这种类型,不论是天鹅的凄美的不离不弃的童话故事,还是将其引申为笔笔与笔亲之间的深厚感情,都能令人为之动容。 

      估计大家都听过保罗.西蒙的SCARBOROUGH FAIR(斯卡布罗集市),这首歌有很多人都很喜欢莎拉布莱曼的版本,我认为两个都唱得很好,但是由于我看过这首歌的剖析,所以我更喜欢前者的演译。因为很多人都没有看过这个剖析,所以我在这里作一个注释:“斯卡布罗集市”创作于越战时期,这首歌的“歌眼”是伴唱衬词部分的“PARSLEY,SAGE,ROSEMARY AND THYME(芫荽,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歌曲在SAGE与THYME上的拉长音似乎是有意在提醒我们注意:SAGE既指鼠尾草,同时又有“贤明/圣哲”之意;而THYME则与TIME谐音,我们回头再看一下歌名可以拆分为“SCAR-BORROW-FAIR”,SCAR与FAIR昭示了歌者的本意——战争与和平。歌曲以一位在战火中亡故的普通士兵的口吻唱出,他再也不能回到家乡与心上人一同生活,心中的悲愤化作歌声“PARSLEY,SAGE,ROSEMARY AND THYME”。无数的士兵如野花一般被战火摧毁在沙场上,那些战争的始作俑者们最终难逃时间的淘洗。野花自在芳香,然而,惟有时间才能检验出谁才是真正的贤明圣哲TIME IS FAIR! 

      沿着这个注释我们回到“天鹅”,这首歌的力量源于美声伴唱部分“当夜色深蓝的时候,看天空飞过的天鹅”,我们都知道夜色呈现出深蓝色的时候可以是两个时间一是夜幕降临,另一个则是黎明时分,是什么原因使得停落在湖面的天鹅挥动翅膀飞向蓝天,触摸繁星呢?那是英雄的呼唤,所给予的力量和温暖,使孤单、寒冷、羽翼未丰的天鹅打开翅膀,穿越黑暗,冲向光明,降落在幸福的国度,这就是“歌眼”。天鹅,歌特式的金属交响风格,摇滚的曲风,国内乐坛比较少有的,很华丽的感觉,笔笔的中气不是一般的足,并且有独特的金属质感,这点可以足够弥补所谓的高音难度,换做其他人来唱很难压过交响乐和美声的声音。 这首歌用美声及交响乐并且比较短是有考虑的,就像歌剧或交响乐的序幕曲,要的就是大幕缓缓打开的气势,笔笔部分的演唱,我觉得是一种有生命力,有冲击力的唱法,听天鹅会给人一种暗示:周笔畅的音乐序幕已经打开,这只是一个辉煌的起点,真正的主旋律敬请期待。这是一首经得住时间淘洗、长远以闻的歌曲,TIME IS FAIR。就像保罗西蒙唱斯卡布罗集市一样,这首歌除了周笔畅,别人谁也唱不好,包括王筝在内。技巧可以训练,但心底的那份感受只有自己才能领会。 
       
       
       
       作者: 风翩彩蝶衣 2006-10-2 15:52   回复此发言 
       
      --------------------------------------------------------------------------------


      46楼2006-10-02 19:40
      回复
        毒蘑菇——如果以“正宫”来定位“天鹅”的话,那么这首“毒蘑菇”就可以这位为“东宫”了。其实我一直都有在考虑以一首音乐小品来作为“宫”这个部分是否合适,但是笔亲们的现场合唱给了它一个最合适的理由,“爱你永远不放弃”,这不正是“英雄”所给予“天鹅”的力量源泉吗?“东宫”自古以来就是储君之宫,而能成为太子除了个人努力之外,还要依靠民众的支持,对歌曲而言这就是传唱度。 

        当时拿到歌词的时候,还没有听到笔笔的演唱,就在想这首表达对感情的怀疑、茫然不知所措的未来、有点嗳味关系的歌曲不太适合她吧?可是听完之后,我真的是惊呀了好长一段时间,不知道这个主意是笔笔自己想的还是制作人的授意,大家有注意到吗?这首歌竟然是以旁观者的身份来演唱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听这首歌时还能用“可爱”这个词来形容的原因吧。不过我很难想象当笔笔遇到这首歌情节在现实中出现时,或者当她能感觉到歌曲中所蕴含的阵阵悲伤时,是否还能如此轻松的面对。当然我希望她最好永远也不要有这种感悟。 
        听着“毒蘑菇”不知为什么让我想起了“赫尔墨斯”。这里再作一个注释:赫尔墨斯是宙斯的儿子,希腊神话的十二大神之一。传说中的引导之神,他脚生双翼,速度如飞,成为天界众神传令的使者,据说他是唯一一个可以穿行于天堂、人间、地狱的神(连宙斯也不可以),他是亡灵的引路人,由他引导灵魂才能穿过地狱门,渡过通往冥府的忘川,到达地狱。他动作敏捷幽雅,脚穿带翼凉鞋,头戴有翅膀的低冠帽,手握双蛇盘绕的魔仗。但他又是谎言者,盗贼的保护神,经常化为凡人下界帮助保护者,是最聪明狡猾的神。我一直都不理解聪明极点的“赫尔墨斯”为什么要保护撒谎的人和小偷呢?或许就象是毒蘑菇做的汤,色彩诱人,味道香醇,这对于品尝的人也是一种幸福的奖励吧。不是有很多人都说只求曾经拥有,一刻的浪漫,好过枯燥无味的一生,等待和期望可以伴随有情人渡过最艰辛的岁月,所以“伪君子”也需要神来保护,毕竟毒蘑菇也是美丽的。 

        这首歌的特色在于电音部份,作为一首音乐小品,我们可以看到它对演唱并没有太多的要求,随意的哼唱就是它的特色,笔笔的发音和咬字在这首歌里得到了充分的运用,随意让人觉得听上去很舒服,也许这种状态也最适合笔笔吧。 

        那个那个——这首歌然就是“西宫”了,呵呵。“西宫”让人的感觉不是叛逆者,就是相互扶持的兄弟姐妹,我想更多人倾向前者吧,但我觉得在这张专辑里它同时充当了两个角色。“那个那个”是这张专辑里可听性最强的,作品已经跳出了一般流行音乐的模式。不论是作词、作曲、编曲都让人耳目一新。有人将这首歌定义为INDIA-POP,其实除了伴奏的器乐有点印度风情之外,我不觉得它带有很明显的INDIA-POP的曲风。这种混合了POP、R&B、RAP、美声的歌曲的确不多见,所以我觉得这是一首带叛逆性的作品。我说的叛逆不仅仅是在曲风上,还包括作词。这首歌的词虽然是搞怪的风格,但却不是那种无厘头的搞怪,华丽的曲风将这首词所包含的批判意味盖了过去,很多人没有注意到这是《呃》之外,笔笔唱的第二首含讽刺意味的歌曲。我们还是看回“歌眼”——RAP部分的,“用如果,种如果,再吃个如果,多一个,少一个,添一个,你说并不多,先向右,再向左,偷瞄每一个,对我说对她说,同样的承诺”,我不是作词人,我现在仅能从字面上来理解,我认为这就是一种社会现象。这让我想起了“你究竟有几个好妹妹”,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能捡的便宜就捡,生怕少一点就会吃亏,孰不知到头来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本来应该先说“相互扶持的兄弟姐妹”的这个角色的,为了再下面的一段,我先留着。 

        我们先说一下唱,这首歌的整体感不错,但在我听的时候觉得总有点问题,但就是说不上来,我在看太原歌友会的时候我才“看”出来,歌曲的“RAP”部分是作为佯唱音存在的,也就是说这部分应该是跟和声一起录的,我们都知道和声的音都会弱一点,这样就造成这段“RAP”跟主唱音不协调,让人感觉笔笔在唱RAP时比较吃力,但是因为以前听过“龙拳”和“呃”,这样的感觉是没有的。哎,可能是我有点吹毛求疵了吧。 

        现在我们说回前面。有很多人认为这张专辑有点杂乱无章,在这里我要反驳一下。笔笔新专辑里有10首歌,我们先把几首歌挑出来一、电影音乐《号码》;二、广告歌曲《喂喂》;三、个性化歌曲《戴眼镜的女孩》。我们把这几首歌放在一边,再看看剩下的,你们看出其关联性了吗?自己好好想想就能想通了,我就说一下“那个那个”和“毒蘑菇”。前面我们说了“那个那个”是对用情不专,贪多好胜的社会现象的批判,那么由此现象造成的结果就是“毒蘑菇”,大家认真看一下词就明白了,呵呵。 


        PS:由于时间关系,我今天只能完成“宫”部分了。因为接了个外地项目监管的工作,过几天要出差,条件艰苦啊,不能上网,就不知道能不能把这个文写完了。我会尽可能写完的,如果写不了还请大家原谅。 

        猪九豆,偶接受你的建议再来一篇,但你要用你的三个IP给偶各顶三次。汗一个!!! 

         
         
         
         作者: 风翩彩蝶衣 2006-10-2 15:52   回复此发言 
         
        --------------------------------------------------------------------------------


        47楼2006-10-02 19:40
        回复
          翩彩蝶衣的乐评关于谁动了我的琴弦部分.
            
            
            谁动了我的琴弦——蝴蝶。天寒江水凝,风翩彩蝶衣。 
              
              呵呵,实在想不出合适这首歌又关于蝴蝶的诗词了,所以用了我了自己的IP。这句出自一本漫画,一直很喜欢,但却无缘看完整套书,有谁看过的可以把结局告诉我吗? 
              
              先说一下与JAY的《东风破》相似的问题吧,很多人都关心这个问题。我现在是听着这首歌在写的这段贴子的。在近期的很多作品都有《东风破》的影子,胡彦斌的《蝴蝶》、林俊杰的《江南》等都有些近似,尤其以胡歌的《逍遥叹》最为相似。记得当年《东风破》出来的时候引来了潮水一般的评论,有人说这首歌抄袭了一首同名古曲,有人说是方文山抄了苏东坡的词,甚至还有人专门仿写了一首词来混饶视听(非常像,几乎可以乱真)。其实笔笔出的这张专辑的所有评论加起来都远不及当年JAY这首歌抄袭评论的十分之一,但到今天我也没见过有人提出真凭实据来证实这件事,清者自清,歌曲流传最重要。 
              
              我不知道大家平时有没有过民乐合奏,在民乐合奏中琵琶有时会用来模似鼓声,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首歌其实是用了两种不同的鼓来进行交错使用,而小提琴的伴奏却是在模仿二胡。还有个音我现在还没听出来的,就是这首歌是用钢琴还是键盘来作为底音(我把它当成钢琴吧),但这个音似乎是在充当古筝的作用?把这些提出来以后,我们可以用古曲的思维来解释一下歌曲的意境了。 
               
               琵琶和小提琴构成“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夜色,钢琴声是在充当“江心流水”的声音,鼓点表示歌中人的心绪,前四句笔笔用低音唱出的歌词其实都是在写景,我这里说的是这首歌的意境。 
              
              个人特别喜欢结束部分的配乐,而不是大家喜欢的写景部分。这首歌的高潮部分也就是副歌部分是用来讲述心境的,在最后一段唱副歌时用到了小提琴的两根音度较高的弦不断的互换快拉来表示人心的波动(我没学过小提琴,只能这么说,学过的应该完全可以听出是在用哪两根),这一段配乐在听的时候冲击力特别大,而这时笔笔已经是完全换成假音唱高音了。这个部分笔笔的情绪控制得很好,收得很紧,这使得最后一段的钢琴仿流水声听得很舒服。这时歌的意境又回复到了没有的弹琴的的宁静月夜中,听到的只有潺潺的流水。 
              
              这首歌小柯让笔笔的声音特色完全融入了配乐当中,也可以看得出来小柯对新民乐的理念。新民乐里我原来认为最好的是卞留念和冯晓泉、曾格格,现在又得加上一个了。说到冯晓泉、曾格格去年他们出的专辑“格上听泉”里有一首中国风R&B的“旧的电唱机”很有特色,不知道笔笔听过没有,我想大家可能很少关注到他们吧?他们还有一首“魔笛”也是带R&B风格的新民乐曲风的歌,非常好听。说真的笔笔什么时候可以考虑跟他们合作一下呢?呵呵,非常期待


          51楼2006-10-26 09:46
          回复
            作者:云裳容容 回复日期:2006-11-5 15:27:39  
              作者:jh32777 回复日期:2006-11-5 14:33:11  
                不过大概是因为时间的局限性吧 
                有些情节好象没完全点清楚哦 
                那个男主角为啥提起小提琴老是怪怪的 
                还拿出又放下 
                这是为什么那? 
              ---------------------------- 
              很多时候,电影是一种含蓄的,前后呼应的表达,如果象肥皂剧那样事无具细地全说明白了,观众完全不需要思考了,也许共鸣就不会那么强烈了。 
              我谈点个人的理解,BERLIN是去维也纳学音乐的学生,来到音乐之都学习小提琴,借半工半读养活自己,也许是他的初衷,但生活和学业难以兼顾的压力也许消磨了他的艺术灵感,尘封了他心爱的小提琴。我相信,笔笔闯进他的生活前他已经许久没有摸琴了。这一点从笔笔滔滔不绝讲起钢琴的故事时一句"也许就象你对小提琴的热爱吧",BERLIN眼角闪过的那一丝阴霾就可以看出。回到住处,BERLIN拿出小提琴,抚过琴箱,琴弦时那种纠结,拉琴时那股生涩,躺倒在床上蒙过被子时那丝失落都可以让人对这种感觉愈发强烈。 
              笔笔看在眼里,悄悄地拿出BERLIN的琴拉起心中的那首曲子,琴声动人,唤起了BERLIN那颗仍然爱着音乐的心。 
              最后结尾送行时BERLIN说,本来想要送你去机场,但是今天是开学典礼,所以就送到这里吧。可以看出他已经重新振作,重拾信心,去迎接挑战了。笔笔那句简短但深刻的"你要加油"啊,相信对BERLIN是一种莫大的鼓励。 
              两个纯真可爱的年轻人,从头到尾没有用言语说一句"情"与"爱",没有用肢体表达过一个缠绵甚至亲昵的动作但那份彼此信任,关爱的情愫却深深打动了作为观众的我。 
               
              也许是不是别人动了笔笔的琴弦,而是笔笔动了BERLIN的琴弦。 
              而最终被撩动的,笔笔心底的那根"情"弦............ 


            转自天涯 

            --
            M.M.评


            52楼2006-11-05 16:42
            回复
              http://post.baidu.com/f?kz=205068379

              【凝望彼岸花开】品词.论曲.听听歌——《梦想在望》《生命之光


              54楼2007-05-25 20:03
              回复
                http://post.baidu.com/f?kz=205897734

                【凝望彼岸花开】清谈笔声之奥运歌曲篇[原]


                55楼2007-05-26 22:19
                回复
                  :【听后感?乐评?】《浏阳河2008》,久违的乡音 
                   听到《浏阳河2008》的时候,我已经在外漂泊了五年,身心疲惫的回到家,在这样一个下雨天听来,顿时心生百感交集。如果说音乐是带动人心底最深情绪的载体,那么这首歌无疑已经成功地将我对家乡的这份感觉赤裸裸的挖掘出来了,至少在我这样一个湖南人听来。 

                  《浏阳河》是我从小听到大的一首民歌,在家的时候并不怎么待见,总觉得有些土,虽然耳熟能详。第一次深有感觉,是在国外的湘菜馆吃饭的时候,偶然听到,在这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地点,第一次忽然觉得这首歌如此好听。想家,也许没有离开过家,永远不知道这种感觉会如此浓烈,那是一种淡淡的哀愁,不似失恋般痛彻心扉,也不似毕业和同学告别感觉前路无知己般惆怅,这种感觉就好像受过一次伤,伤愈了,但是在刮风下雨变天时,缓缓的痛提醒你曾经受过这样一次伤。曾经的思乡之痛,我以为我痊愈了,而在这样一个秋天,这样的伤口在笔笔的《浏阳河2008之下》,又一次赤裸裸的把我曾经的那份哀愁勾了出来。 

                  或许笔笔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因而会让她回国以后如此迫不及待的将这样的创意融入了这首《浏阳河2008》。我曾一度以为在如今充斥了太多爱情歌曲的流行乐坛,这样思乡歌曲简直如同另类,可是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听笔笔唱着“老家的热汤 熟悉的窝 好温暖 好温暖”,一切都是那么水到渠成,非常自然。 

                  她就是那么缓缓的唱来“那是那一年 蝉声的夏天 那只小手 学会了告别 也伸向明天”,还是笔笔那熟悉的声音,可是却又感觉有那么点不一样,这种不一样可能跟她如此感同身受有关吧?没有恋爱过的笔笔唱起情歌来是如此有板有眼,经历过思乡之苦的她唱起这首歌对情感的投入怎能不更加有的放矢呢??编曲上并不华丽,典型的RNB编曲,加上民歌的穿插,仿佛让人觉得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最好结合,而李谷一老师清亮的嗓音和笔笔浑厚的声线,更是强烈的对比,让人的耳朵受到双重享受。 

                  也许这首歌不会让我们感觉那么的撕心裂肺,也许这首歌表现题材上是如此的小众,也许这首歌远不会有《浏阳河》的传唱度,可是我却在这首歌上清晰的看到了笔笔的成长,表达情绪更加内敛,表达的内容却更包容,声线更加坚定。也许在海外的这几个月,她在音乐上学到的东西有限,可是我相信,这段经历足以让她内心更加宽广,对音乐的理解也越发深刻。 
                   
                   
                   作者: 缺氧的狮子 2007-9-9 17:49   回复此发言 
                   
                  --------------------------------------------------------------------------------


                  56楼2007-09-09 17:50
                  回复
                    周笔畅,弯过了几道弯 !(《浏阳河2008》乐评) 


                    我不是30岁到40岁之间的人,但是这并不防碍我拥有强烈的怀旧情结。 

                    在这个直白成为时尚、简单成为流行、强劲节奏掩不住灵感匮乏的时代里,有什么理由不去怀念给过自己感觉的美好呢? 

                    李谷一,情深款款歌声如天使,大陆流行歌曲第一人,属于我们父辈年代的歌者。也只有那个在传统文化中一点点蜕变的丰富时代才能孕育这样的歌者。提到中国流行音乐,李谷一始终是一个不能绕过的名字,她已经是中国音乐文化史的一个标志。 

                    周笔畅,玄妙声音独一无二,始终保持音乐的敏感和宁静,属于我们这个年代的歌者。在大潮流慢慢走向统一无特色的时候,能够勇敢地站出来,用自我独立的姿态构筑出个性饱满的音乐。声音入心灵动而有能量,动静之间,赋予心灵安宁,绝对是实力的代名词。 

                    如此两种声音,联手一击,取得的效果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当然,恐怕不是上口的旋律、怀旧的情绪、明快的配器,或者说周笔畅+李谷一那么简单。 

                    《浏阳河2008》,曲风为RnB灵歌结合湖南民歌,调性一如周笔畅以往坚守的感觉。李谷一义务助唱,甘当绿叶。作品中所涌现出来的成熟、唯美极为难得,既保持了传统怀旧的清新、又具备了笔畅对国际化新锐音乐的那种嗅觉。 

                    做为一名忠实拥护者,当然是第一时间下载收藏,然后在钢筋水泥的都市丛林里听了一夜。的确,在寂静的夜里,听一首这样婉转暖人的歌,躁动的情绪会顿时平静下来。 

                    第一的感觉,这是可以让人一下子记住的一首歌。创新又不失经典的曲风和元素,个性流畅的旋律加上怀旧的歌词,乍一听,能听出一种纯朴,一种原始味道,很民间的。就是有这样的魔力。即使你是第一次听,你也会不自觉地着了魔般地跟着吱吱呀呀地唱。很有希望成为脍炙人口的传唱金曲之一。 

                    前些时候某周刊问起什么样的音乐会触动几乎所有国人的心弦时?记不住哪位能人回答,“音乐最好别太悲伤,最好好记好唱,最好是老歌新唱,最好别太吵。” 这——《浏阳河2008》全赶上了。熟悉的意境可以让怀旧的人听,新锐的曲风可以让喜欢现代音乐的人接受,这样就能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乐林在选歌这方面做得真的很好,某些方面已经远远的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很优秀,做出了很多很个性的东西,也很讨巧,知道听众需要什么。让笔畅带着自己对音乐的感触渐行渐远,却又没有把市场和听众抛在一边,确实做得很不错,这很是难得。 

                    这次的《浏阳河2008》,首先由李谷一老师的传统金嗓清唱开阵,“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 ,几十里水路到湘江” 。冷艳、清亮、没有伴奏烘托、掩饰,浸透了民族的情调与韵味,有种超越复古华丽的哥特式女声的美。就像李老师自己所说的:“别看只有两三句,不容易呢!” 

                    然后前段,笔畅一直用吐气如兰的呓语来表达,“那是那一年,蝉声的夏天,那只小手学会了告别,也伸向明天…… ”,回忆的感受,仿佛小河轻流,优美的音符在灵性的辞藻间跳跃起伏,相当传神。小河的感觉在紧接的中段继续蔓延,“一首歌是一条河,流过寂寞流过梦,让我经过你那些的经过,也勇于不同……”。笔畅的歌声如河水一样缓缓流动,似乎信手拈来,轻盈、自然,讯息就在点滴情怀间散发。但其中蕴藏的玄机却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未敢小觑。 

                    整首歌的高潮出现在高音段,多样乐器,并且有人声部分的良好表现。当然,笔畅拿捏这类R&B高音是手到擒来,但惊艳的是笔畅呐喊般吟咏的口吻配上李谷一老师超低音域的哼鸣,粗犷与细腻组合,交相辉映。难度大的是不炫耀,只是如丝线般柔和地滑了一下,听来虽没有惊天动地,却分外入心。“听你唱过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弯成了新月……”的反复咏唱,听着听着就感觉到两种声音合为一体,营造出的状态正是求静心的人们心中最需要的,忽然令人有些暗涌的牵动…… 

                    这首歌我们听不到忧伤和哀思,反而被那份力量感动,“让我经过你那些的经过,更勇于不同。”其实,这何尝不是两位歌者的心声呢? 
                     
                     
                     
                     作者: 花2妈 2007-9-11 18:11   回复此发言 
                     
                    --------------------------------------------------------------------------------
                     
                    【浏阳河2008】周笔畅,弯过了几道弯 !(《浏阳河2008》乐评) 

                    http://post.baidu.com/f?kz=261427219


                    59楼2007-09-14 20:44
                    回复
                      在看到有关这首歌的新闻时,心里多少是疑惑的——“李谷一老师甘当绿叶,民歌《浏阳河》贯穿其中”,在如今各种新曲风横行、生怕不前卫的流行音乐界,在最近几年无数中国风、民族风已经刮到俗滥的时候,刚留美归来的周笔畅为什么会萌生这样的想法呢,将R&B与民歌结合? 
                      听过之后,才知,这是怎样一个“情”字当头。 

                      歌由情生 
                       也许前几年笔畅还会因为母亲是唱民歌的,而不屑于听母亲的话;也许再早些时候,家乡,对于一个6岁就生长在改革前沿的深圳的孩子来说,只是一些模糊的色彩;然而,当周笔畅迈开脚步,去异国追寻自己钟爱的R&B的根源时,才发现,也许,故土那广袤的文化中才隐藏着真正的宝藏,而家早流淌在血液中,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会是在怎样的一个场景,怎样的一种情思中想到了这样的创意,这样的一首歌呢?深梦中,仿佛听到了儿时妈妈的呼唤,自己正留连着阳光下的嬉戏,一睁眼,月圆,却怎么也照不亮心里的轻愁。还是某一日课堂上,提起家乡的歌,金发碧眼的老师眸子里闪着惊慕的光,在笔畅心里引起了微震。抑或只是每一个思念的夜晚,精巧的mp3里暖暖的播放着一首歌,那首歌可能正是《浏阳河》。 
                      于是,笔畅在回国时,直奔香港,和制作人朱敬然分享自己的想法;于是,自然的想到原唱李谷一老师,竟得到了她的鼎力相助,倾情献声;于是,有了这首唱大爱的歌,由情而生的歌,属于周笔畅的歌。 

                      唱由情长 
                       一句清唱的“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拉开了歌曲的序幕,一段哼鸣之后,笔畅的声音为听者展开了一幅清丽的画卷,色彩柔和却不近重,构图并不繁杂却应全。副歌部分“浏阳河”优美的贯彻其中,没有一丝突兀。而引出副歌的“听你唱着”犹如串珠的线,几次的出现都有所不同,最初如喃喃自语,到声声呼唤,再转为寻觅到归宿般安然,直至情感的彻底释放。 
                       “雨点找到了长江,回忆找到了主题歌”,而我们找到了笔畅的声音,那极致的温暖,包容着听者的心,也唤起了最深处的思念。但,并不感伤。当“一首歌是一条河”,我们也可以和笔畅一样“经过你那些的经过,更勇于不同”。这是一种充满希望的温暖,拥着浓浓的眷恋,更满载着对梦想的执著。 
                       终末,当李谷一老师和周笔畅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水乳交融的背后是感动的,她降低了音域,她轻缓的和,两代音乐人在时间的河中相遇,在音乐的河中相携,不得不叹赏旋律的自然,声音的奇妙。首尾呼应的哼鸣出现,最后一个音符消失在耳际,好像杯边的一滴咖啡,意犹未尽。 
                      不难想象笔畅在录这首歌时,眼前晃过一幕幕,心里饱含着的情感也随之喷薄而出,在感动别人之前,她先触动了自己,开口唱,以情带声,每一个听过的人怎能不产生心底的共鸣? 

                      心由情动 
                       这个秋天,因为有了这首歌,不会太悲凉。若有闲时,一杯茶,一本书,让它来温暖你的耳朵和心。 
                       这个秋天,因为有了这首歌,可能会想家。中秋将至,遥望月,共赏菊,是不是伴着它给家里打个电话,一句问候。 
                       这个秋天,因为有了这首歌,想起小时候。几多年前,大树下,溪水边,和着它唱,脑子里遥飘着记忆里最绚丽的物象。 
                       这个秋天,因为有了这首歌,不会太失落。每刻静谧,想心事,许未来,一遍遍听它,逐渐坚定自己的路。 
                       用情至深的一首歌,用心去听,不会错过属于自己的那份情感。 

                       《浏阳河2008》,诞生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由80后极具代表性的她演唱,然后感动了一批人,那么,它被烙上年代的印迹,其实,并不为过。 
                       《浏阳河2008》,周笔畅,开始对她的新专辑期待更多。 
                       《浏阳河2008》,真真切切,一首最美的“情”歌。 
                       
                       
                       作者: 飞鱼静寞粽 2007-9-11 17:51   回复此发言 
                       
                      --------------------------------------------------------------------------------
                       

                      【浏阳河2008】《浏阳河2008》——最美的"情"歌

                      http://post.baidu.com/f?kz=261421190


                      61楼2007-09-14 20:51
                      回复
                        • 218.87.54.*
                        http://post.baidu.com/f?kz=262454171

                        《浏阳河2008》相关乐评汇


                        62楼2007-09-16 00:13
                        回复
                          -----------------------------------------------------
                          【Now】&【Wow】
                          -----------------------------------------------------


                          63楼2007-12-06 12:52
                          回复
                            终于等到了 500个日日夜夜 终于等到了它的诞生 它的绽放 它带着独世的诱惑 演绎着一个色彩斑斓的听觉世界 空幻迷离 它迈着空灵优雅的步伐 披着迷人神秘的面纱 缓缓地向我走来 轻盈而狡捷 它从骨子里散发着迷离的芬芳 傲人的气息 迎面扑来 铺天盖地 让人无从抵架 一切都在想象之外 一切又都在意料之中 我知道她不会让我失望 陪着她一路走过风风雨雨 跌跌撞撞 潮起朝落 现在已经分辨不出我更爱的是她的音乐还是她这个人 但是这一切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们都还在 我们的热情还在 我们的坚持还在 我们的爱还在 
                             
                             WOW 当音符跳动起来的时候 我仿佛忽然跌进了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度 像是古代的巴比伦又像是在远古中国的朝歌 暗红色的天幕上 魔法 咒语 巫术 妖艳 爱情 阴谋 背叛 水乳相融而又支离破碎 但是随着第二组音符的响起 华丽的小提琴纠缠着强烈的鼓点 破茧而出 毫无预知的 我忽然兴奋起来 时空在一瞬间变得扑塑迷离暧昧不清起来 她的声音性感而挑逗 引人犯罪 我第一时间想到了妖艳绝伦、性感而天真无邪的九尾狐 那个倾国倾城的苏妲己 那个可以让一个人类帝王心甘情愿毁掉天下而背上万世骂名的女人 她是天使一般的妖精 单纯而善良的 乖巧而叛逆的 骄傲而孤独的 她骨子里散发着绝世而妖艳的芬芳 她无辜地引诱着世人而不自知 她有时像个高贵的女王 音乐国度里的女王 让人不敢亵渎她的纯真和才气 有时又像个躺在涂过树脂的摇篮中的婴儿 瞪着与世无争的眼睛 黑白分明的 让人只想怜惜抚摸呵护 她眉间总是透着一股灵气一缕娇媚 蛊惑十足 让世人为她而痴颠 现在的她熟悉而陌生 举手投足间都散发着不可思异的芬芳 甚至连毛孔中都渗着甜美的甘露 唇齿间不经意的坏笑更是让人浮想联翩 

                            李焯雄 又见李焯雄 我对他总是很苛刻 我总是愿意用很挑剔的眼光来看他和他的作品 因为对他我有着更多的期待 他会有更多的可能 如果说林夕的鬼才让我惊艳 方文山的天马行空更让我叹服 我向来偏爱方文山多于林夕 是因为他的没束缚 他的大气 他总是能冲破所有的世俗加予的束缚和压迫 "打破-重组--再创造" 有时候他更像一个画家 但是WOW里面的李焯雄在方文山之后让我对他另眼相看 当我看到这个词的时候我情不自禁地想说 “WOW 这个真的是李焯雄吗 ?” “天线勾结 勾住满月 被谁点穴 瘫痪无力的长街”每个字都很平凡 但是经过他无里头的重组之后 像注入了魔法一般 这些字忽然间都有了新的生命 被驻入了人类的最伟大的情感 精灵一般 再由周笔畅的口中吐出 更令人惊叹 也许 他更适合周笔畅 因为只有像周笔畅这种骄傲、才华横溢的精灵般的歌者才能更好地驾御他的才气。如果说林夕是诗人 方文山是画家 那李焯雄更像是个侦探 一个带有画家和诗人的气质和才气的侦探 一个可以寻找一万种可能的我希望是属于周笔畅侦探 一个可能能为周笔畅的歌途开江辟土的侦探 

                            “唱将” 周笔畅是不是个唱将? 这个让我想起05年那个痛苦而又甜蜜的夏天 “笔畅笔畅 实力唱将” 我不知道这句口号诞生于何处何时 但是这句口号却成功地将“唱将”两个字深深地烙在她身上 像是一段被诅咒过的记忆 也许那个时候的她是个“唱将” 但是今天的她 我敢说不是 何谓“唱将” ?一个唱功很厉害的 带着许些匠气的歌手 驾御歌曲的功力超乎想象的称之为唱将。但是一个真正优秀的歌者不会驾御歌曲 她会融入歌曲 变成歌的血液歌的灵魂 不买弄技巧 不炫耀歌喉 一切浑然天成 现在的她更接近这样的一个歌者 流行音乐在很多人眼里是肤浅的 至少在我眼里是 因为它不能感动人 快餐文化的普及更加深了它的肤浅和堕落 但是部分人的执着和努力让我看到了希望 还记得今天上视唱课的时候老师让我们演绎“月亮代表我的心” 一个长得很漂亮的女同学很踊跃地举手唱了 音色算很甜美 音准也没什么问题 但是总是觉得少了些什么 很空洞的 而老师的一句很残酷的话却点醒了我 她很冷酷地对那个女同学说:“你唱得真肤浅!!!!!!” 流行不同于民族和美声唱法 但是它跟其他两者却是相通的 如果你去翻出剧风行动那个视频你就会发现小笔唱这个歌的时候是有用到美声的吸气法来演绎 周群不是个歌手 所以她唱歌的时候就很容易范那种一般的女歌“星”会范的毛病 用的是嗓子和牙齿控音 很轻飘 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唱得很肤浅 而许进明显好一点 但是他范的却是一般的流行歌手的毛病 就是长音和高音出问题 后面的“深”和“恩”的韵母也没拉好 所以可以用高级肤浅来形容他 而小笔却是用胸腔发气 所以声音浑厚圆润 这也是她声音迷人的魅力 再听她的长音和高音恰到好处 “深”和“恩”的韵母也拉得非常完美 而最后那个转音更是深得我心 虽然是随意的两句却非常见技巧和功底 但是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没有丝毫的匠气 一切浑然天成 你或许说其他两个人都不是专业的怎么能比呢 但是就是这种不经意才让人觉得自然和放松的可贵 再翻出前几天唱的天鹅 她那种收放自如的状态更是让我兴奋莫名 E神也是我很喜欢的歌手 我觉得小笔可以多向他学习“收放自如”这种境界 
                             
                             WOW 再回到WOW 我对小笔那副嗓子向来都很是妒忌 但是听完WOW之后让我更加妒忌抓狂 如果可以 我愿意用我五十年的寿命来换她嗓子 那高高低低的迷离恍惚的假音 柔和的 性感的 浑厚有力的 霸气的 叛逆的 让我又惊又叹 小笔 如果可以 我真的愿意用我五十年的寿命来换你的嗓子。。。。。。 
                             
                             
                             作者: 影子广场lois 2007-12-6 10:33   回复此发言 
                             
                            --------------------------------------------------------------------------------


                            65楼2007-12-06 13:01
                            回复
                              NOW:正对回忆,直面自己 

                               

                               不管是时间流转牵念与感慨的《一周年》、控诉和质问的《爱好难》、分手后轻柔探问的《你好吗》,追溯甘苦曲折旅程的《相信爱情》,抑或是融贯两代情愫的《浏阳河2008》、给好友最贴心的《阿凤》、给歌迷的《彼此》、异乡情怀的《天使之城》和对话自己的《那个我对我说》,都恰是在时间轴线上随情感的浓度和温度翩然起伏的记忆之痕,不是关于“爱情”,就是关于“我自己”,而最终归结于“我自己”。亲情,爱情,友情,都是在一个20出头的少女回忆里面珍藏和闪光的东西。因为真实和洁净,所以显得分外纯粹。即便是《爱好难》这样高亢纠结的片段,也有着毫无杂念一往无前的珍贵。 

                               

                               《一周年》主歌部分的低音很出彩,惆怅的忧伤的低诉,再见旧爱时只道寻常的轻叹跃然声线里,水墨一样缓缓漫开,生动得叫人不太舍得触碰。“回忆里有相同镜头,现实是不同出口”,李焯雄越来越善于在只字片语的平淡描写中写出惊心动魄的哀恸来,越是坚强理智却越是格外让人心疼。曲风平滑而婉转,高潮处的高,低潮处的低,厚实的假音和空幻的真音转折,没有刻意着迹却是一线相连,旋律走势在带动情绪方面做得恰到好处。结尾处紧凑的弦乐伴奏很有新意,把整首情节性已经很强的歌曲再提升了一层影像感。 
                               《爱好难》在提前试听的时候已是抓心的首选之作,浓郁而激荡的风格,高潮处轮转爬升的连唱惨烈非常,毫无换气空间的连续爆发,是整首歌的精华所在;《天使之城》恐怕要荣登受众面最广的宝座,另类大师梁翘柏同学写起暖情歌来居然也是行家里手,歌者诗一样悠扬的声音在安宁婉约的旋律中来回荡漾,“当陌生是自由也赠送不安,当名字是字母爱怎么换算”,是很容易勾起游子心潮悸动的。而在这张几乎通篇深浅忧郁的专辑里,灵动跳跃的小品《彼此》倒是带出一点别样的清新,《童话》作词葛大为+周笔畅本人的作曲,非常新鲜的组合,难怪会有不同的火花迸出。最后一part略带繁复的轮唱和啦声拖曳,使得整首歌曲的层次更加饱满,听得出,周同学的创作又有了一些进步。 

                               

                               然后是,《阿凤》啊,很喜欢的阿凤。这是我一定要送给朋友们听的一首歌。大量使用中音区的气声是一种很别致的尝试,歌手的气声里有独特的沙糯和氤氲,有别于一般气声的轻薄漂浮,是平稳和柔软中带着韧性的基质。最后一遍repeat部分节奏随意的调整和转换尤其打人,慢慢烘托而出的是暖而幸福的质感,情绪表达随着节奏的变化也像慢慢鼓起的风帆一样,逐渐暗涌地澎湃,终至圆满而灿烂。“……什么事你都能看透,才二十出头。好的来不好的走,这句话常出自你口,孤独而快乐的气球,随风漂流。每个人都有伤口,你跌倒了不皱眉头,拍拍灰尘继续走……”歌词也好,像伏在你耳边的轻语,陈少琪从粤语黄金时代的华丽古典到现在转战国语词坛的平实真诚,风格的转变或许需要一段时间的摸索和过渡,然后在这次的《阿凤》里找准了路线,耀出了光华。因为这首歌,让我想到太多离别的少了联络的还有遭逢变故的朋友们。想着想着,眼睛便热了。有的时候歌曲就是这么神奇的,不知道如何表达和形容的话,现实中哽咽或肉麻的欲语还休,原来能够这样简单地映射在一首低吟浅唱的歌里,只要听见了,就都懂得了。 

                               

                               再然后,《那个我对我说》,依然是整张中的大爱。旋律太有韵味了,主歌部分段尾连续降调的处理显得整首歌气质卓然;歌词勾勒出的世界,景色静好,情感深沉。而王海涛是我古早时因为朱桦的一些歌而唯一比较喜欢的内地词人,却没想到试听时让我感触最深的歌词是出自他的手笔。一往无回的青涩时代,还记得不记得我们都是什么样的人?也许是自信和无知,也许更多是挥之不去的自卑。没有尝过众星捧月滋味的面目模糊的少女们,早慧也敏感,在成长里学会的第一件事情是孤独;获得的第一个成人领悟,或者是“我知道某天,他会走很远”。善待别人,对自己却总是苛刻而残忍的剖析和审视,在幻想和现实的拔河中矛盾得支离破碎。于是终有一天长成了享受寂寞的人,对生活清醒而明确,对内核里那个依旧怯弱幼小的“本我”却常常无计可施。“我对另一个自己说,偶尔你总是想好多”,多么细腻,两个自己的心灵对谈,于豁达恬淡之中蕴含的是更多不能言说的悲凉和阵痛,因为最黯然销魂的不是稚嫩历劫的当下,而是陡然想起过去的每一个未来晨昏,是初初翻开尘封日记那一刹的触目惊心,也是不经意回望的那一瞥惊鸿。 

                               

                               等到我们懂得反思和自省的时候,过去的不会回来,回来的感觉不再。幽默的是,我们总是在幻灭和怀念中学会珍惜的意义。 

                               

                               Now,就是那个感性、温情、感恩的我们自己。尽管脆弱而渺小的,却依然坚信温暖和温柔的力量,依然不忘真诚和善良的我们自己。会别离,会疼痛,会害怕,会铭记,会看开,是我们寻常努力活在这个世界上真实的姿态。而周笔畅同学的声音,像冬日覆于身上轻绵柔软的羽绒,又隐含着一种独特的坚定,像搭了一条通往许多人内心深处的桥,将关怀和理解引进去,把忧郁和孤独带出来。于是我们都得救。不得救,也得到一杯暖手的热茶,不失为严寒季节里,所发生的最美好的事件其中之一。


                              67楼2007-12-20 21: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