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舞泪吧 关注:14贴子:781

【幻·舞·泪】暑假30篇文言文的译文,仅供参考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查了好久的,累死了~


1楼2006-08-19 22:06回复
    1.祖逖是东晋人,心里常常有光复中原的伟大想法,后来与刘琨一起成为司州主簿,两个人感情很好,连睡觉都睡在一张床上,祖狄一天午夜听见荒野上有鸡鸣叫,祖踢了琨一下使他醒拉,说:“此非恶声也!”因此起来在庭中学习剑法。后来渡江后,招募士兵铸造兵器,欲扫清中原


    2楼2006-08-19 22:06
    回复
      3.颜延之的儿子颜竣人贵位重,颜延之对于儿子所送给他的财物等等,一律都不接受。他们仍身穿粗陋的布衣,住在茅草房里,清贫地生活,一如往昔。平时,颜延之经常乘坐由羸弱的老牛拉着的破车,有时,在街上碰见颜竣的开路卫队仪仗,就马上躲藏在路边。颜延之还经常对儿子颜竣说:“我平生都不喜欢看见身居要位的重要人物,今天不幸的是我看见了你。”颜竣要兴建自己的宅邸,颜延之对他说:“好好地盖房子,不要让后代耻笑你笨拙无能。”颜延之曾经在某天早上前去看望儿子颜竣,看见前来求见他的宾客、下属们挤满了屋子,可是颜竣却还没有起床。颜延之见状,勃然大怒,说:“你是出身于粪土之中的人,好不容易升到了云霄之上,就立刻骄横傲慢到如此地步,你怎么能够持久呢?”


      3楼2006-08-19 22:07
      回复
        4.苏秦是洛阳人,学合纵与连横的策略,劝说秦王,写了十多个建议书都没有派上用处,最后他所有的钱都用完了,悲惨而归。到了家,他的妻子不为他缝纫,他的嫂子不为他做饭,他的父母亲也不认他这个儿子。苏秦叹了口气,说:“都是秦王[这个不用抄上去,解释上说的是苏秦自己错,但是我们老师觉得是秦王的错,你如果想用苏秦就把“秦王”改成“我”]的错啊!”就发誓要勤奋读书,说:“哪有事情办不成的?!”读书快要睡着的时候,拿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血流到了脚。后来联合了齐、楚、燕、赵、魏和韩国反抗秦国,然后成了六国的相印。


        4楼2006-08-19 22:07
        回复
          5.张仪完成学业之后就去游说天下诸侯,他曾经在楚国相国手下做事,后来楚国相国丢了一块玉璧,其他人认为张仪生活贫穷,品德低下,一定是他偷的玉璧。于是大家一起把张仪抓起来,打了他几百棍,张仪始终不承认,最后只好把他放了。张仪的妻子说,“哎,要是你不读书,到处游说诸侯,怎么会受到这样的羞辱?”张仪对妻子说,“你看我的舌头还在吗?”他的妻子说,“舌头还在。”张仪说,“那就够了!”


          5楼2006-08-19 22:07
          回复
            6.鲁国的子高去赵国。赵胜门下食客有雏文,季节,他们和子高十分要好。等到他回鲁国时,和那些老朋友道别,已经好了,雏文,季节流泪,子高只是拱拱手而已。分开上路了,他徒弟问他:“您和这二位公子要好,彼此舍不得泪,子高只是拱拱手而已。分开上路了,他徒弟问他:“您和这二位公子要好,彼此舍不得,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才能见面,这真让人伤心;而您高声说话,这不是不好的吗?”


            6楼2006-08-19 22:07
            回复
              7.牛弘性格宽厚,对学习专心致志,虽然工作既多又忙,但仍然书不离手。牛弘的弟弟牛弼喜欢酗酒,有一次他喝醉了用箭杀死了牛弘拉车的牛。牛弘回家后,牛弘的妻子上前告诉他说:“小叔用箭把牛杀死了。”牛弘听了,并没有奇怪而问原因,直接回答说:“做成牛肉干吧。”他坐下后,妻子又说:“小叔用箭把牛杀死,这是很奇怪的事啊。”牛弘说:“知道了。”他的脸色和平常一样,并没有停止读书。


              7楼2006-08-19 22:08
              回复
                8.王欢字君厚,是乐陵(这个地方的)人.安于贫困的现状而喜欢学习.精神专一地沉迷于学业之中,不经营自己家的产业.常常边乞讨食物边诵读诗经中的句子.虽然家中没有一斗米的储蓄,心意却一如既往.他的妻子担心这件事,有时焚烧他的书而要求改嫁,王欢笑着对他的妻子说:"你没有听说过朱买臣的妻子吗?"当时听到这话的人大多嘲笑他.王欢坚守他的志向更加牢固,终于成为一位饱学的大儒.


                8楼2006-08-19 22:08
                回复
                  9.唐太宗对房玄龄说:“做人非常需要学习与求问。我过去因为许多凶敌没有平定,东征西讨,亲自参与军事,没有空暇读书。近来,到处安静(没有纷乱),人在殿堂,不能亲自拿着书卷,(就)命令别人读给我听。做国君,做臣子及做父,做子的道理,政令教化的道理,都在书里。古人说:‘不学习,一无所知,处理事情只有烦恼。’不只是说说,回想年轻时的处事行为,很是觉得不对。”


                  9楼2006-08-19 22:08
                  回复
                    10.任末十四岁,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背着书箱不怕路途遥远,危险困阻,常常说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成功呢。有时靠在林木下,编白茅为小草屋,削荆制成笔,刻划树汁作为墨。晚上就在星月下读书,昏暗(的话)就绑麻蒿来自己照亮。看得符合心意,写在他的衣服上,来记住这件事。一同求学的人十分喜欢他的勤学,更用干净的衣服交换他的脏衣服。不是圣人的话不看。快死时告诫说:“人喜欢学习,即使死了也好象活着;不学的人,即便是活着,也是庸碌无能。”


                    10楼2006-08-19 22:09
                    回复
                      11.晋平公问师旷说:“我七十岁了,想学习(音乐),恐怕已经晚了。”师旷说:“为什么不点燃蜡烛学呢?”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却戏 弄他的君王呢?”师旷说:“盲眼的我怎么敢戏弄大王呢?我听说,年 轻时喜欢学习,好象初升太阳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好象日中的阳 光;老年时喜欢学习,好象点燃蜡烛的光亮。(有)蜡烛的光亮,与摸 黑走路比,哪一个更好呢?”平公说:“说得好啊!”


                      11楼2006-08-19 22:09
                      回复
                        12.戎夷(人名)离开齐国去鲁国,(遇到)天气非常寒冷但是却在城门关闭后才到。和一个弟子一起住在野外,天更加寒冷了,(他)对弟子说:“您给我衣服,我可以活;我给您衣服,您可以活。我是国家有名的学士,为了国家而舍不得死。您是微不足道的小人,不值得爱惜。您把您的衣服给我吧。”弟子说:“既然是小人,又怎么可能会给国 家有名的学士衣服穿呢?”戎夷叹息道:“唉!世道这么颓败吗!”脱下衣服给了弟子,到半夜便死了。(他的)弟子便保住了性命。如果说从他的才能来看,他可以中兴世道,这么做,不值得夸奖,但是要是从救人,做人的道理上来说,又不能再多说什么了。


                        12楼2006-08-19 22:09
                        回复
                          13.颜渊,季路在旁陪伴。孔子说:“何不各自说说你们的志向?”子路说:“希望车马衣裘和朋友共用,车马衣裘破旧了也不怨恨。”颜渊说:“希望不自我夸耀,不表白功劳。”子路说:“希望听您的志向。”孔子说:“使老年人得到安适,使朋友得到信任,使年轻人得到关怀。


                          13楼2006-08-19 22:09
                          回复
                            14.一个楚国人为了把山鸡卖出去,谎称自己手里拿的是一只凤凰。一个过路人相信了他的话,拿出二十金把它买了下来。过路人想把凤凰献给楚王,没想到过了一夜,山鸡就死了。过路人并不痛惜金钱,只恨没能把凤凰献给楚王。这件事在全国传开,人们都以为那山鸡是只真凤凰。楚王得知这件事后,也被臣民的一片忠心所感动,于是召见了要献凤凰的人,给了他买凤凰钱十倍的赏赐。


                            14楼2006-08-19 22:09
                            回复
                              15.魏文侯是战国时魏国国君,有一次,他与掌管山泽的官约定打猎。这天,喝着洒十分快乐,天又下雨。魏文侯将出去,左右的人说:"今天饮洒兴致正高,天又下雨,您要去哪儿呢?"魏文侯说:"我与掌管山泽的官约好打猎,现在虽然非常快乐,但怎幺能不为了约定而会面呢?"于是冒雨前往,自己亲自向掌管山泽的官宣布取消打猎。


                              15楼2006-08-19 22: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