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黑吧 关注:1,440贴子:37,100
  • 11回复贴,共1

长期战斗在国吧的某位云黑的心得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其实很简单。
汉水之战那一段,
云别传:值曹公扬兵大出,云为公前锋所击,方战,其大众至,势逼,遂前突其陈,且斗且却。公军败,已复合,云陷敌,还趣围。将张著被创,云复驰马还营迎著。公军追至围,此时【沔阳长张翼】在云围内,翼欲闭门拒守,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云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
注意张翼德官职,这是破绽。
看看张翼传:先主定益州,领牧,翼为书佐。建安末,举孝廉,【为江阳长。】
两个地名对不上,这就是破绽,不过有云迷说这是笔误,不过看下面这一段。
诸葛亮传:至於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原陛下讬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遂行,屯于【沔阳】。
在一本书里出现两个不同的地名难道你能说是笔误?而且都是在蜀书。陈寿谨慎可以出了名的。
还有一个方面。
那就是曹操的年龄,根据推算,曹操汉中之战应该是在半百,年过半百的人没事上什么战场,还亲自督战,旁边不带虎豹骑?不带许褚转提到的虎卫?
完毕。


1楼2011-10-29 16:44回复


    3楼2011-10-29 22:03
    回复
      你没看懂我的意思,屯于沔阳是我从诸葛亮传找到的。而张翼本传是另一个地名。陈寿谨慎是出了名的,不相信的事一律不写。
      求三国志不可靠的证据
      


      9楼2011-11-04 21:57
      回复
        那请你解释一下两个地名的冲突。


        10楼2011-11-04 21:58
        回复
          麻烦你弄清楚地名之后加一个长是什么意思


          13楼2011-11-06 16:38
          回复
            那另一个方面。
            曹操汉中之战基本半百了。而且汉中的战略意义对CC小的要命,他会为这么一个地方孤身犯险?详情见杨阜传。
            刘备夷陵之战是指挥,他上过前线?求史料


            20楼2011-11-12 12:23
            回复
              那你先回答我的问题,刘备夷陵之战作为总指挥上过前线没。顺便求史料。
              至于CC,徐晃传中有,拔出汉中驻军,麻烦你搞清楚CC进汉中是干嘛的。
              


              22楼2011-11-13 15:59
              回复
                建安二十三年,陆浑长张固被书调丁夫,当给汉中。百姓恶惮远役,并怀扰扰。民孙狼等因兴兵杀县主簿,作为叛乱,县邑残破。---胡昭传
                补给压力太大,不解释黄忠还抢个毛线的米啊。
                冬十月,宛守将侯音等反,执南阳太守,劫略吏民,保宛。初,曹仁讨关羽,屯樊城,是月使仁围宛。
                CC不止一个地方悲剧
                太祖在长安,遣使假郃节。太祖遂自至汉中,刘备保高山不敢战。太祖乃引出汉中诸军,郃还屯陈仓。刘备前期损失兵也是比较多的,但是有杨洪的男子当战女子当运,所以兵源不是太紧张。面对对面龟缩不出战,自方补给又紧张的情况下,推出汉中是最好的选择。
                


                27楼2011-11-20 13:11
                回复
                  还有孙大帝,他要是没有上前线怎么被张辽捅到菊花的


                  30楼2011-11-20 17:11
                  回复
                    赵云死后刘禅给他封谥的诏书,那自然要把赵云的光辉业绩要提一番的,可惜只有这么几句话:“云昔从先帝,功积既著。朕以幼冲,涉涂艰难,赖恃忠顺,济於危险。夫谥所以叙元勋也,外议云宜谥。” 看看郭淮的诏书
                    昔汉川之役,几至倾覆。淮临危济难,功书王府。在关右三十馀年,外征寇虏,内绥民夷。比岁以来,摧破廖化,禽虏句安,功绩显著,朕甚嘉之。今以淮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持节、都督如故。”
                    对比之下.....
                    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明摆写明赵云的箕谷之失,但是云别传呢?
                    “箕谷军退,兵将初不相失”“兵将无缘相失”
                    赵云真没失误为何被贬官?
                    


                    34楼2011-11-22 22:55
                    回复
                      马谡全军被杀,被贬,被夺兵权。 王平升官发财……(原因,链众固守,没有导致损失扩大。)
                      赵云链众固守,没有导致损失扩大。 云功大过,贬。 下属将士有功,则赏。


                      35楼2011-11-22 22:59
                      回复

                        著名史学家何焯评云别传
                        云别传曰: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为本郡所举,将义从吏兵诣公孙瓒。时袁绍称冀州牧,瓒深忧州人之从绍也,善云来附,嘲云曰:“闻贵州人皆原袁氏,君何独回心,迷而能反乎?”云答曰:“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遂与瓒征讨。时先主亦依讬瓒,每接纳云,云得深自结讬。云以兄丧,辞瓒暂归,先主知其不反,捉手而别,云辞曰:“终不背德也。”先主就袁绍,云见於邺。先主与云同床眠卧,密遣云合募得数百人,皆称刘左将军部曲,绍不能知。遂随先主至荆州。
                        ————————————————————————————
                        何焯曰:本传先主为平原相时,云已随从主骑,《别传》谓“就袁绍,云见於邺”则在建安五年后,此违反不可信也。
                        云别传曰:(云)从平江南,以为偏将军,领桂阳太守,代赵范。范寡嫂曰樊氏,有国色,范欲以配云。云辞曰:“相与同姓,卿兄犹我兄。”固辞不许。时有人劝云纳之,云曰:“范迫降耳,心未可测;天下女不少。”遂不取。范果逃走,云无纤介。先是,与夏侯敦战於博望,生获夏侯兰。兰是云乡里人,少小相知,云白先主活之,荐兰明於法律,以为军正。云不用自近,其慎虑类如此。
                        ————————————————————————————
                        李光地曰:云之美德皆见别传,而本传略不及之,何哉?
                        云别传曰:益州既定,时议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云驳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令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今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先主即从之。
                        孙权袭荆州,先主大怒,欲讨权。云谏曰:“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先主不听,遂东征,留云督江州。先主失利於秭归,云进兵至永安,吴军已退。
                        ————————————————————————————
                        何焯曰:云之驳分赐议甚正,然经国之务有诸葛公在,必得其当,未应反待武臣驳议,殆家传掠美耳。其谏伐吴,则又诸葛公所不能得之其主,追思孝直,恐散号列将非所及也。《别传》大抵依仿诸葛子瑜书及孙权称尊号诸葛公不明绝其僭之议为之。
                        云别传曰:亮曰:“街亭军退,兵将不复相录,箕谷军退,兵将初不相失,何故?”芝答曰:“云身自断后,军资什物,略无所弃,兵将无缘相失。”云有军资馀绢,亮使分赐将士,云曰:“军事无利,何为有赐?其物请悉入赤岸府库,须十月为冬赐。”亮大善之。
                        ————————————————————————————
                        何焯曰:诸葛赏罚之肃,云犹贬号,其下安得滥赐?又足以明其不然。别传类皆子孙溢美,故承祚不取。
                        


                        36楼2011-11-22 23: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