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吧 关注:51,000贴子:352,950
  • 9回复贴,共1

请教关于传习录中看不懂的一个地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学问思辨之功讲的应该是学习思考,这些东西不应该是心里自然而然就有的东西而是后天学习得来的,不是吗?所以郑朝朔说:“至善亦须从事务上求者。”这个好像没错吧。你可以说事亲的心是发自本心的,但如何事亲,须求个是当,方是至善。这个“求是当”的过程难道不需要学问思辨之功吗??感觉还是需要的啊。不理解,请心学研究的比较好的童鞋不吝赐教。拜谢!!


1楼2011-11-02 16:17回复
    我对心学的理解不深,随便说说请见谅.
    我觉得,阳明先生的意思不是"不学",而是强调很多东西是可以"自明".
    就好像"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都有自我疗愈的能力,咨询师的作用是协助来访者认清自己"
    类似的误解还有老子的"无为"
    当然这些只是我们后人的想法,也许先行者们本来的想法就是错的.
    但做为学生,我觉得发现学说中的错误然后修正学说中的错误,这才是应有的态度.
    先贤们不是,也从没自称过"神".
    即使他们某些观点错了,也无损于他们的"伟大".
    认为"弟子不如师"才是对他们最大的亵渎,心学尤其如此.


    IP属地:上海2楼2011-11-02 16:34
    回复
      你的想法没错的,就是这样的,阳明先生也是赞同的。


      IP属地:江苏3楼2011-11-02 16:50
      回复

        此则非有学问思辨之功,将不免于毫厘千里之缪。所以虽在圣人,犹加精一之训。此言又何解呢,是在说就算是圣人那样做到心即理,不被人欲遮断。也需要学习思辨吗?要是这么说不是和前面所言自相矛盾了吗,先说不需学习思辨,又说没有学习思辨,就不可避免的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错误。感觉完全看不懂这段啊。到底学不学啊精一之训实质学习思辨之功吗??


        5楼2011-11-02 17:14
        回复
          看来还是要学的,不学如何避免毫厘千里之缪。


          6楼2011-11-02 17:21
          回复
            摘抄一段,以释君疑:
            夫圣人之所以为圣者,以其生而知之也。而释论语者曰:「『生而知之』者,义理耳。若夫礼乐、名物、古今事变:亦必待学而后有以验其行事之实;」夫礼乐、名物之类,果有关于作圣之功也,而圣人亦必待学而后能知焉,则是圣人亦不可以谓之「生知」矣。谓圣人为「生知」者,专指义理而言,而不以礼乐、名物之类,则是礼乐、名物之类无关于作圣之功矣,圣人之所以谓之「生知」者,专指义理而不以礼堤、 名物之类, 则是「学而知之」者,亦惟当学知此义理而已。「困而知之」者,亦惟当困知此义理而已。今学者之学圣人,于圣人之所能知者,未能「学而知之」,而顾汲汲焉求知圣人之所不能知者以为学,无乃失其所以希圣之方欤?凡此皆就吾子之听惑者而稍为之分释,末及乎拔本塞源之论也。
            ——节选自《传习录》
            圣人之所以为圣,与事亲之所求适当,并无干系。圣人凡事依义理而行,在事亲上必可得个适当,若不取义理仅在温凊定省上求适当,恐久病床前无孝子也。因此心学学的是个本体,而您所说的倒不是不学,只是儒家认为这些东西与身心无益,作为儒学中的圣人,该用到的见闻、名物、古今事变自然会学,只是学见闻易为末,致良知为本。


            IP属地:山东8楼2011-11-02 20:38
            回复
              自良知上体认 所谓学问思辨也是从良知上说的 于事不通自会去学 学不通自会去问 得答后自会去思 思明而后辩 至少我是这样理解的 事事物物皆不离良知二字 所谓良知在我现在的理解也就是心之本体 所谓至良知 也就是事事物物从心体上求个理


              IP属地:河南9楼2011-11-02 21:42
              回复
                受教,所以说传习录里阳明反对郑朝朔所说至善亦须从事务上求者,其实是反对郑朝朔认为天理可从事务上求得的观点。而不是反对学习思辨之功。只是强调不可以本末倒置,要先有了事亲的心,想去事亲,但于事不通时才会有学习思辨的动力。圣人生而知之义理,所要学的就是所要学习思辨的不过是礼乐、名物、古今事变。郑朝朔不是圣人,他不是生而知之,所以要先向本心求义理才是要务。但他却以为要学哪些 礼乐、名物、古今事变,才可求至善。这就是舍本求末了!!!对吧 ?


                10楼2011-11-03 10:29
                回复
                  基本上对,不过心学的学习思辨的是良知本体,回归本体就是至善了,不必外求。
                  如果无法了解阳明先生的真实想法,请先读一下他所写的《拔本塞源论》。
                  ansonalex 谨识!!


                  11楼2011-11-03 11:12
                  回复
                    尚有一要紧处不明。先生说要在心上用力。又说人须在事上磨。估计磨到心如明镜就到了圣人的境界了。可是具体如何磨啊在事上磨,如何磨?????


                    12楼2011-11-03 16: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