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世界吧 关注:14,190,131贴子:460,690,860

【直播】___________鲍鹏山新说水浒。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纯转载。 欢迎一起讨论。 畅所欲言,文明用语。


IP属地:云南1楼2011-11-27 11:51回复
    鲍鹏山新说水浒之武松(一)怒虎神人
    在《水浒传》的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中,武松可以说是知名度最高的一个。武松景阳岗打虎、怒杀潘金莲、血溅鸳鸯楼等等精彩段落,都给千百年来的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而其后无数戏剧小说对于武松的刻画,更是让他无畏的光辉形象变得不可动摇。但是,今天当我们重新打开《水浒传》,重新再与武松面对面,武松就真的是一个无畏的打虎英雄吗?而我们一直认为的,武松在景阳岗上打死吃人的老虎,为民除害,在小说的字里行间中,武松果真是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而去为民除害的吗?他真正的动机又是什么呢?上海电视大学中文系鲍鹏山副教授将在种种细节中精辟分析武松打虎的复杂心态,颠覆性地揭示这个打虎英雄的真实心路历程,为你精彩讲述《鲍鹏山新说‘水浒’之武松》系列第一集怒虎神人。


    IP属地:云南3楼2011-11-27 11:52
    回复

      【画外音】鲁智深的该出手时就出手,以及林冲的不得不忍都让我们觉得非常符合这两个人的性格。但是,武松一直以来在我们心目中,就是一个无畏的打虎英雄,难道他还有什么畏惧和无奈吗?


      IP属地:云南7楼2011-11-27 11:55
      回复

        鲍鹏山:
        那么我们现在就来看一看武松打虎的整个过程,我们来看一看。首先我们讲,武松确实是不想打死这只老虎,他不想打,他没有打算打。他在柴进的庄上,知道了自己没有打死人,于是准备回清河县去看望自己的哥哥,父母亲已经双亡了,只有兄弟二人相依为命,他准备回家去看亲人。
        在路上走了好几天,走到了阳谷县的地面,正当中午的时候就看到前方有一个酒店,这个店招上面是写着五个字。这五个字的店招也特别传神,叫“三碗不过冈”。我们说现在有很多商店的名字一定要取得好,这个名字就取得非常好,“三碗不过冈”,那什么意思呢?我的酒好,喝完了三碗酒以后,你就过不了前面的景阳冈了,那武松进去了以后,他可不管这个酒店什么三碗不三碗的规矩,软磨硬泡、死缠烂打、软硬兼施、连威吓带恐吓,逼着这个店家拿出酒来,他一连喝了18碗酒。


        IP属地:云南8楼2011-11-27 11:55
        回复
          有些本子上写15碗,这15碗是写错了,把整个武松喝酒的过程喝了多少碗,一点点统计下来,正好是18碗,所以后来金圣叹就改成18碗了,这个数字是对的。喝了18碗酒,喝完了以后,手提哨棒就走,所谓的哨棒就是一个短棒,随身带着防身用的一个木棒。店家一看就从店里面赶出来了,赶紧叫住了他,告诉他景阳冈上最近出现了一只吊睛白额大虫,大虫就是大老虎,吊睛就是双眼突出的,额头是白的这么一只大老虎,形象很恐怖。晚上出来伤人,已经坏了三二十条大汉的性命了,所以你不能一个人过冈去,你必须在我的店住下,等到凑齐了一群人以后再过这个冈子去。
          武松呢。一听,并不相信,我刚才讲了武松打虎如果说有理由的话,确实有理由,因为这个店家已经告诉他了,这个老虎伤了三二十条性命,如果武松真有行侠仗义这样一种心胸,那好,我去为民除害去那不也可以吗?
          


          IP属地:云南10楼2011-11-27 11:56
          回复
            可是武松没有这么想,他首先是完全不相信,他笑着跟这个店家说,这个时候他也有一点醉了,醉了以后也有一点以酒装疯,醉了以后胆子比较大,中国有句话叫酒壮怂人胆,武松当然不是怂人,但是酒醉了以后胆子可能更大一点。
            他就跟这个店家说“我是清河县人氏,这条景阳岗上少也走过了一二十遭,几时见说有大虫?你休说这般鸟话来吓我,便有大虫,我也不怕!——《水浒传》第二十二回”。
            这句话分两层意思,第一不信,第二不怕。不信是真的,不怕是吹牛。他真的是不信,然后一想,我既然是英雄,你说有老虎那我也就摆摆架子,我不怕!武松有一个特点,他跟鲁智深跟林冲相比有一个什么特点呢?他好吹牛、好显摆、好炫耀、好逞能,这就是武松的特点,所以他说不怕。
            等到他一意孤行走到了景阳岗上,上了山冈以后,走了不到半里多路,看到一个败落的山神庙,在这个山神庙的墙上贴着一个印信榜文,就是官府贴的一个榜文,上面写着这个地方有老虎,这个榜文的内容和店家所说的内容完全一致。
            这个时候武松已经相信了,这个地方确实有老虎,那到这个时候,我们说武松,如果他想为民除害或者他对自己特别自信,用自己的武功把这个老虎打死,那这个时候一听说真有老虎了,那应该是斗志昂扬,应该是抖擞精神,应该很兴奋才是,事实是什么样子呢?事实不是这样子,武松在打虎之前我们必须要明白,他是不想打的,那么他为什么不想打呢?这个答案很简单,因为他不敢打老虎,虽然他对酒家的一番好意两次都吹牛,说真有大虫我也不怕,其实他是怕的。
            


            IP属地:云南11楼2011-11-27 11:58
            回复
              【画外音】在我们过去一贯的印象中,武松打虎的豪迈与气魄那是无可比拟的,这样一个打虎英雄,怎么会有退缩和害怕呢?这样的反差巨大的说法有什么根据吗?


              IP属地:云南12楼2011-11-27 11:58
              回复
                鲍鹏山:
                武松在酒家面前讲的两次不怕,实际上是不愿意在酒家面前露出自己内心中的胆怯,因为他好面子。
                武松是一个在内心里面把自己当成英雄的人,我们每个人都把自己看成是凡人,所以我们做什么我们都给自己预先有了原谅自己的理由,我是凡人嘛。但是假如你想你在内心里面你就认为你是一个英雄,你要拯救人类,你面对所有的艰难困苦你都无所畏惧,这个时候你能原谅自己的理由就很少了,尤其是在别人的面前,你一定要装着一点。所以一个人一旦把自己当成英雄,他也就不能像普通人那样害怕了,他内心可能是怕的,但表面上一定要不怕。
                但他独自一人在景阳岗下面的树皮上看到那一行字,说山上有虎的时候,他自言自语那一番话很明显的,是自己给自己打气,他走到了景阳岗上,在山神庙上面看到官府贴的榜文,知道真的有虎的时候,他有三个反应。
                他的第一反应是转身再回酒店,这是最为直接的,最为有力的证据,证明了他不敢打虎,但是为什么他又不回去呢?因为他还有第二反应。他的第二反应是什么呢?说我现在要是回去了不要让他耻笑吗,让他耻笑了那就不是好汉,所以我回不去了。所以我说,一个人一旦把自己当成英雄的时候,他对自己的要求就会比别人高;一个人如果特别好面子,有的时候这个面子就会比性命还重要。所以,为了不让别人耻笑,我宁愿冒性命之忧。还有第三反应,想回去不能回去,回去怕被别人耻笑,那怎么办?
                


                IP属地:云南13楼2011-11-27 11:59
                回复
                  还得给自己打气。所以第三反应就是自己给自己打气,站在那地方发了半天的呆,想了一想,自言自语又说了一句话,说“怕甚么鸟,且只顾上去,看怎地?——《水浒传》第二十二回”。怕什么怕啊,上去再说。
                  这一句话很显然是在自己给自己打气,他硬着头皮一步一步在上景阳岗,这个时候《水浒》上有一段描写,因为他是往东边走,而太阳在西边,所以背后的太阳一点一点落下去了,武松回头一看太阳快要落山了,渐渐地就要坠下去了。金圣叹在这个地方有这么几句批,他说“骇人之景(说这真是很怕人的一个景色,而且金圣叹还有这么几句话),我当此时,便没虎来,也要大哭。——金圣叹”,如果我一个人走在这山冈上,太阳快要落山了,即使没有老虎,我也会吓得大哭,这确实是写得很可怕的一个景象。
                  在这个时候,武松又自言自语说了一句话,哪有什么大虫,是因为那些人都害怕,他们不敢上山。你感觉感觉,这样的话说出来有什么意义吗?唯一的意思,唯一的价值,就是自己给自己壮胆,自己安慰自己,自己欺骗自己,自己怎么样呢?给自己鼓鼓劲儿,我们走夜路的人喜欢吹口哨,为什么在走夜路的时候他要吹口哨?那吹口哨不是因为不怕,恰恰是因为他怕,他通过吹口哨来给自己壮胆,所以武松这样自言自语的说话,实际上就是自己给自己壮胆。
                  那么我们这样说下去,大家就觉得武松打虎,我们原来觉得他很英雄,给你这么一讲,他首先不想打,没有为民除害的想法。第二,他又不敢打,对自己有没有足够的信心,是不是会有损于他的形象?我们说这不会了,作者这样写恰恰是写出了武松形象的可信、真实。
                  武松又不是打虎专业户,他从来没有打过虎,面对这样的老虎,都伤了三二十条大汉的性命这么一只老虎,他怎么可能有必胜的把握呢?面对这样的一个老虎,他怎么可能毫无畏惧呢?他怎么可能满怀信心呢?所以这样写非常真实。
                  


                  IP属地:云南14楼2011-11-27 12:00
                  回复
                    【画外音】既然武松不敢打虎,也没有人逼着他必须去打虎,继而为民除害。这个此时此刻在景阳岗毛骨悚然的夜色中,心中充满恐惧的武松,逃走便是了,为何偏偏又有了后来的打虎壮举呢?


                    IP属地:云南15楼2011-11-27 12:00
                    回复
                      鲍鹏山:
                      这个答案是武松已经没有退路了,我讲这个没有退路是在什么时候呢?当武松在景阳岗上,那只吊睛白额的猛虎猛然随着一阵狂风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这个时候他已经没有退路了。武松和老虎面对面,你死我活,不可能有逃生的机会,除非你打死它,要不你就被它吃掉,只有这两种选择。你一个人跑,能跑得过老虎吗?
                      所以到这个时候,应该说他真的是没有退路了,但问题是在上景阳岗之前,甚至上了景阳岗那一段时间,老虎在没有出现之前,他都是有退路的。那么他这一段的退路,是谁把它堵住的呢?我们说这一段堵住他路的是他自己。是什么东西堵住了他自己的退路呢?
                      第一,这个人太自负,武松这个人太自负,首先我们说武松是一个极度自我欣赏和自我肯定的人。我说,一个人要做大事,你必须要自我欣赏和自我肯定,但是一个人要做傻事也往往是因为自我欣赏和自我肯定。那我这样说,倒不是说武松此时此刻要做傻事,要做蠢事,但是我也不是说武松做的不是傻事,不是蠢事。你说你怎么说的这么拗口呢?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它就是这么拗,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什么是傻事,什么是聪明事,还真难说。
                      


                      IP属地:云南17楼2011-11-27 12:01
                      回复

                        大家都认为是对的事情,人人都去做,所有的人都去做大家共同认为是对的事情,这个事情一定就会变成傻事了。那反过来,一件大家都认为是傻事这么一个事,没有谁去做,当时就有一个人,就他一个人一意孤行在那儿做,到了最后他竟然把这个事情做成了,那这个傻事就变成什么事了呢?就变成好事了,就变成正事了,就变成大事了,甚至做成了大的事业了。
                        武松此时此刻就是这样的情景,一开始他看起来是傻事,但是最后他把傻事做成了,所以武松是一个很极度自我欣赏的人,我们来看一看他第一次对酒家劝他的时候,他就说了一句话,他说“便有大虫,我也不怕!”,第二次酒家说,你到我房间来看一看,我没有骗你,官府有文件的,他又说了一句话“便真个有虎,老爷也不怕”。我们注意这两句话,不怕是共同的,还有一个不相同的,第一句话说,我也不怕。第二句话,我就变成什么呢?变成老爷了,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我提升,本来是“我”这个很平常的称呼,到了第二句话,“我”就变成老爷了,自己给自己提拔了一级,然后自己还给自己打气,我是老爷我怕谁?


                        IP属地:云南19楼2011-11-27 12:02
                        回复
                          这就是很典型的一种自我欣赏和自我肯定。
                          第三次在景阳岗下面看到大树皮上告示的时候,他又说了一段话,他说“这是酒家诡诈,惊吓那等客人,便去那厮家里宿歇,我却怕甚么鸟?——《水浒传》第二十二回”。注意,他首先认为这是酒家诡诈,酒家用这样的办法吓唬人,吓唬什么人呢?注意,吓唬那等客人,什么叫那等客人呢?就是普通人,平庸的人,凡人,然后他自己怎么说的呢?我却怕甚鸟?就是我可不是那等人,说白了我可不是凡人。那么此时此刻,他就带着这么一个自我期许、自我肯定、自我欣赏、自高自大,然后一意孤行,一路走来,决不回头。
                          所以一方面非常自信,另一方面不相信别人,这是他把自己的退路堵住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当然还不是全部,他堵住退路的不光是他自信、自负。还有一点是他太傲慢,武松是一个很傲慢的人,我们看他在酒店里面,包括最后酒家劝他不要上景阳岗的时候,他和酒家的对话,你能明显感觉出酒家每一句话都说得很真诚,而武松的每一句话都说的居高临下,总是高人一等的教训人的口气。
                          武松是没有平等意识的,这一点和鲁智深、和林冲都不一样,鲁智深在五台山下面在小铁匠铺里面,他竟然请铁匠铺的小铁匠,说我们俩来一块儿喝酒去吧,和这样普通的打铁的人,他还请他一起喝酒。林冲在朱贵的酒店里面,在不知道朱贵酒店的底细之前,他也把那个小伙计喊来,你来,我俩一块儿喝喝酒,何等平易近人。这种情景在武松的身上,你不可想象。
                          武松自恃太高,他有英雄气质,他也有英雄素质,但他自己觉得是英雄的时候,他很难和这些普通的人能够平起平坐,他总是俯视众生的姿态。所以他受到这么多的警告,受到这么多劝说,他总是拂而去之,然后带着一根哨棒,一颗骄傲的心,独自一人走上景阳岗。
                          


                          IP属地:云南20楼2011-11-27 12:03
                          回复
                            【画外音】武松最初的自信和他对店家的不信任,在景阳岗的事实面前已经化为乌有,武松终于相信,在这无边的夜色中,真有一只饥饿的老虎在注视着他。不过,他现在还有机会赶快退回来保全性命。但是,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武松依然偏向虎山行呢?


                            IP属地:云南21楼2011-11-27 12:03
                            回复
                              鲍鹏山:
                              面子问题,武松太好面子了,像他这样自信而又骄傲的人,往往也是特别好面子的人,他本来是想回去的,但是一想到回去要被别人耻笑,他宁愿冒着性命之忧。
                              所以我觉得孔子曾经讲过一句有名的话,叫苛政猛于虎,我们套用这一句话来说武松此时的心情的话,也可以讲耻笑猛于虎,被别人耻笑比被老虎吃了还可怕。他特别好面子,面子比性命还重要,我们看这可能是中世纪一个共有的特色,西方的中世纪,无论是贵族圆桌骑士,包括西方的一些绿林强盗、好汉也一样把名誉看作比性命还重要。梁山上的好汉也同样如此,把名誉看得比性命还重,那是一个好面子的时代。
                              我们说人类社会往往有这样一种现象,有一些优点会让人觉得可怕,但是有一些缺点,会让人觉得非常可爱。好面子是一个缺点,但是它却是一个非常可爱的缺点,什么叫好面子呢?简单的说好面子就是要脸。所以你说好面子好不好?那就是问要脸好不好,你说要脸好不好?我不回答你,我只反问你一句,不要脸好不好?那不就明白了。所以我们说好面子固然可能是弱点,可能是一些缺点,但是它往往包含着一些正面的东西。武松就是很好面子的人,为什么?
                              


                              IP属地:云南22楼2011-11-27 12: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