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银在线吧 关注:139贴子:1,017
  • 5回复贴,共1

快过年啦,大家都来复习下,2011银行业“六最”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紧缩:6次上调存准率3次加息
为抑制通胀高企,今年1月起,央行每月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半年内连续上调了6次,在6月20日存款准备金率最后一次上调后,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
金率达到21.5%的历史高位。此外,2月9日、4月6日和7月7日,央行3次加息,一年期存款利率由年初的2.75%上调至3.5%,贷款利率分别上调了0.2、0.2和0.25个百分点,5年以上贷款基准利率已从年初的6.4%增加至7.05%,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也从年初的4.3%上调至4.9%。
央行屡次收紧流动性,使得银行体系资金变得捉襟见肘,信贷投放和吸收存款压力明显加大。



1楼2011-12-27 08:53回复
    最艰难:“拉存款”招数一出出
    作为银行的一项传统业务,吸收存款在今年尤为显得艰难,也成为令银行高层头疼的事,以至于有的银行人士曾诉苦,没有什么更聪明的办法来解决吸收存款的难题,于是不得不选择高息揽储。
    吸收存款的压力来自于存贷比考核的新规,按照新的存贷比考核要求,此前的按季度末、年末考核指标转为按日均考核,银行不仅在月末、季度末、年末“冲时点”疯狂揽储,平日的揽存压力也在加大。
    于是,对于一线客户经理来说,为拉存款便使出浑身解数,上演了一出出揽存的辛酸故事——小客户送礼品,大客户给回扣,不但自己贴钱,还为客户做起了兼职。据报道,有的客户经理为拉一笔2000万元的个人存款,除了要接送客户的女儿上学,给客户的妻子送花,甚至在休息日陪客户的女儿去上钢琴课,俨然做起了客户的保姆。而由于揽存压力大,今年上半年,平安银行一名客户经理选择跳楼自杀,当前揽存压力导致的银行业考核制度已成为众多银行员工头上的一把“利剑”。
    


    2楼2011-12-27 08:54
    回复
       最风光:银行理财产品量价齐增
      在揽存压力下,借道发行高息短期理财产品成为银行普遍的做法。于是,今年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出现井喷,不但发行量较去年几乎翻倍,收益也水涨船高,甚至出现4天期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高达7%。
      据财汇资讯不完全统计,截至12月20日,银行共发行人民币理财产品20246只,而去年全年,总共才发行11472只,今年发行量是去年的近1倍。而从发行产品期限来看,短期产品占据市场绝对主流,一方面是由于加息影响,另一方面,通过发行高息短期产品“冲时点”拉存款成为银行的考量。从产品收益来看,今年平均年化收益率超过4.5%,高于一年期定期存款,其中不少几天期限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达到7%甚至更高。
      不过,随着这一业务快速发展,银行理财市场暴露出种种弊端,如夸大理财产品收益、不利于对银行存贷比考核等,银监会多次发文,除了要求银行将银信理财业务由表外转入表内,禁止借道银行理财产品高息揽储等外,还于近期叫停了1个月以内的超短期理财产品。
      


      3楼2011-12-27 08:54
      回复



        4楼2011-12-27 08:54
        回复
          最遭诟病:乱收费蒙你没商量
          今年以来,银行名目繁多的各项收费被媒体曝光,引来广大储户的痛斥和质疑。今年3月监管部门下发通知要求商业银行免除11类34项服务收费项目,包括同城本行转账手续费、密码修改手续费、密码重置手续费、本行柜台、ATM、电子银行本行查询服务等项目。
          但是,就在收费项目被叫停后不久,一些银行又开始了新的收费项目,如个别银行向持卡用户开征短信通知费、小额账户管理费等,这些收费项目虽然不在此次免除收费项目之列,但也再次引起争议。银行哪些项目该收费、哪些项目不该收费,收费标准如何制定?仍是一个需要探讨的话题。当然,银行收费信息不透明,有的银行没有明码标价,消费者缺少知情权和选择权,也是银行亟待改进的地方。
          


          6楼2011-12-27 08:55
          回复

            更多金融时讯,尽在数银在线


            8楼2011-12-27 08: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