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五家渠市102团吧 关注:287贴子:1,229
  • 8回复贴,共1

兵团102团 梧桐窝子引来凤凰枝上栖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梧桐窝子位于五家渠附近的兵团102团,南距乌鲁木齐65公里。据1913年的《新疆建置志》记载:梧桐庄因梧桐树生长茂密而得名,俗称梧桐窝子。1984年全国地名普查时,正式定名为梧桐镇。现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102团所在地,2002年成为五家渠市属三镇之一。
这是五十四年前的场景:几辆吉普车越过丛生的红柳和芨芨草后停下,一位精神矍铄的中年人走下车,站在这片土地上环顾了很久,最后很满意地说:“这里的位置很好,两河之间,地势平坦,是个办场的好地方。”变化由此开始,这个俗称梧桐窝子的荒滩有了另外一个名字:五一农场,这是新疆军区后勤部创办的第一个大型机械化军垦农场。而当时那位在现场勘测定点并决策的中年人,正是战功赫赫的新疆军区代司令员王震。



1楼2012-01-04 12:30回复
    8月5日,当记者来到梧桐窝子的时候,满眼阡陌纵横,树密街宽。“我们几辈人一生最美好的时光,换来了今天的这种景象,不容易啊!”102团团长王水生说这话时满是深情。
    很早以前,这里居住着很少一部分维吾尔族和回族人,时常有土匪骚扰,农牧民终年流离失所,田园荒芜,荆棘丛生,狐狼啸聚。1951年初冬,一伙300余人的土匪照例抢劫杀人,但这却是他们的最后一次。在他们为祸乡民的当天,就被驻军工程大队长秦连贵率500余名战士一举击溃。当地的人们从没有那样激动过,从那时起,土匪在当地就成为了一个历史中的词汇。
    


    2楼2012-01-04 12:31
    回复
      1952年,五一农场改名新疆军区八一农场,1969年9月,改编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02团。


      3楼2012-01-04 12:32
      回复
        “我小时候很羡慕兵团人,吃穿都是国家包,后来才知道兵团人也苦。”这是王水生由衷的话。1951年冬天,睡在地窝子里的军垦人手拉肩挑、挥动锄头,到春天时,一座容量为500万立方米的八一水库诞生了,继而大片的良田被开垦出来了。传说凤凰喜栖于梧桐树上。正值少年的周春山看到以八一农场为背景的电影《生命的火花》,毅然从天津来到了这个叫梧桐窝子的地方。与此同时,还有一批青年从祖国各地赶来。1954年,八一农场首次向国家上缴15万公斤爱国粮,苏联《真理报》以《一百零八个日日夜夜》为题报道了梧桐窝子的这群“凤凰”。这个原本寸草不生的地方,当时成了新疆机械化程度最高、规模最大的军垦农场。1960年,这里成为国家农业部重点机械化、电气化实验农场。一时间,这里欢歌笑语,越来越多的“凤凰”飞向这个梧桐窝子。
        


        4楼2012-01-04 12:32
        回复
          十年动乱,梧桐窝子未能躲过劫难,但这些“凤凰”对国家的炽热之心丝毫未减。身患白血病的周春山在水渠跑水时独自堵渠4小时,引发病情恶化,长眠在这片星星点点的梧桐树间。


          5楼2012-01-04 12:32
          回复

            采访中,王水生突然问记者:“你小时候家里用过‘阿凡提’牌洗衣粉吗?”“用过,怎么了?”“那是我们梧桐化工厂出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从“文革”的沉重打击中蹒跚过来的102团独辟蹊径,率先发展工业,十余年间就建立起了以化工、食品为骨干的多门类工业体系,工业产品上千种。到1990年已有工矿企业24个,职工4208人,占了全团总人数的48.5%。小小的梧桐窝成了一座工业城,这里的龙须酥、花炮、“阿凡提”洗衣粉畅销全疆。1985年团里又成立了玻纤厂、胶木厂、皮鞋皮件厂、毛织厂、金属制品厂等十余个工厂,“但这些工厂的致命弱点是规模不大,设备陈旧,带有鲜明的计划经济特征。”王水生这样评价那一时期的工业。进入九十年代后,梧桐窝子的人们慢慢发现昔日他们引以为豪的工厂怎么就渐渐地、不可遏止地在变老、变旧了。他们开始思考这是为什么?九十年代中后期,102团对团属企业改制,开始用市场经济的思路发展经济,利用地理和兵团优势重新振兴农业,被松绑的企业重新焕发活力。
            


            6楼2012-01-04 12:33
            回复
              “兵团人有着一种特殊的、极强的凝聚力。五十多年来,正是这种精神在推动团场前进。”王水生说的这种精神,在去年的“1·21”水灾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102团1连的回族大爷马宗彦对去年除夕夜猛进水库决口的情景记忆犹新:“张兴国(该连指导员)跑来催我快走,那时洪水还没到我家呢。我刚搬走,洪水就把家给淹了。”除夕夜骤至的水灾,1万多人的团场没有死亡1人。住上了140多平方米的抗震安居房的马宗彦感慨万千:“这房子以前想都不敢想啊!”
              现在的梧桐窝子,渴望的不仅仅是让马宗彦住上好房子那么简单。“我们要成为五家渠市的工业区,我们积累下的办工业的经验教训是一笔财富。”王水生如是说。事实上,凭借很好的区位优势和政策支持,梧桐窝子又吸引来了众多的“凤凰”在上空盘旋:40万吨的聚氯乙烯项目即将在此落户,还有数个大项目正在洽谈。与过去不同的是,这些“凤凰”更善于在市场经济的烈火中起舞、重生。


              7楼2012-01-04 12:33
              回复


                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2-02-01 14:08
                回复
                  是啊


                  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2-02-02 23: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