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0
在VCR里看到了很多以前仅仅是一面之交甚至于匆匆路过的人。其实当初并不知道你们到底是谁——但是从现在的录像里面渐渐看出来了。不管是高三,还是高二,总会有很多走过的人扮演着不同的,至关重要的角色。
有一个问题我必须要让自己搞清楚:我是谁?
14:44
一个小事故。但是丝毫不影响人们的热情。
在这短暂的3分钟之内,我听到了身后嘈杂的交谈,我听到了笑声,我看到有我认识的人从大门里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啊,原来他是团学人。”脑海里不断的闪过的其实是这样类似的话,惊愕而已。但是其实自己是不会把自己最内心的话放在脑海里的——难免要去想,难免要去认真地付出感情去面对。
有的话还是放在心里就好,免得让它溢出脑海。
14:48
有时候追逐梦想的人比已经追到梦想的人更有实力。
14:50
我知道你们都很累的。其实有点不好意思去说“你们做过的一切在大学里面的用出去其实都不大”,但是你们确实收获了一份感情。
“一年后,你就会知道当时所作出的决定是正确的。”
我已经无法用言语说明溢出的感情。
时间突然追溯到了去年的6月13日,那时我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着一个名叫《凤凰花开的路口》的东西——并不是因为它是一部偶像剧,而是那里记录着所有2011届高三人的点点滴滴。那时我坐在第一排,没有人看见读懂我当时的心情。现在大概也是这样吧。
14:59
我尝试用一种名叫“即时无差别日记”的东西来记录我现在的感受。希望我不要见怪。
15:00
我在微博里跟波哥说过:阿鲁巴是一件很好的事,至少它代表着“存在感”。存在感什么的其实是一件很微妙的事,你要“制造”存在感很难,可是你要“生成”存在感就很简单:“制造”意味着从工学的角度上生硬地被动地去做,“生成”却是一件由内而外自己跳出来的东西。对于目前的我来说已经没有时间去“生成”存在感,那么我只有用尽全力去“制造”。亡羊补牢,未为晚也。也许断了两年的“存在感”能够在第三年开始萌芽。
15:03
为此我再加一条:也许当初越挫的照片,当初越糗的声音,越能挽回你的存在感。
也许耀湘说得对,“也许我应该后悔”。但是又有什么用呢。
15:09
时过境迁。不同的时间看到一样的东西,收获的感受,完全不同。如同无数次听到《同心同梦》一样。
15:13
组织部就认识一个黄尔齐。三个一班。
内外联。认识的是林紫薇和陆润浩。(一个一班?)徐晓玥?
社团部?认识的⋯⋯4、5、6、7、8。目测没有一班的。
突然间看到整齐划一的衣服!
体育部。认识的4个。苏楚淇也是第一次见面。目测没有一班的。(都不说是几班…)
红十字会。认识的李泽宇和叶少豪。可惜他们已经“不认识我”了。
如果再加上峰景台就3个了。
纪检部。认识的4个。
宣传部。好歹有一个是“认识”的。
广播站。汪锦坤你绝对不认识我。唯一的男生。(唯一没有交集的部门。)
文娱部。李甘。刘语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