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吧 关注:1,626,597贴子:87,749,267

回复:记载治疗wenyi的方剂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飞鱼也能射的下来吗


52楼2012-02-16 20:13
回复
    继续


    53楼2012-02-16 20:14
    回复
      霍乱大部分是由水污染引起的,早在1850年代,英国医生斯诺就发现了伦敦布罗德街角居民饮用污染了的井水引发霍乱的事实,并说服市政官员从压水泵上取下压杆,禁止居民从这里汲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霍乱的扩散.但是,禁止居民喝污染的水只能作为实验措施或者说是权宜之计,因为居民饮水是日常行为,而提供洁净水源是系统工程,实际上,许多国家,饮用水的污染一直是顽症.


      54楼2012-02-16 20:14
      回复
        像世界许多国家一样,在秘鲁爆发多次的霍乱大部分是由水的污染而起,现在拥有700万人口的利马,供水系统还是20世纪头20年间兴建的,而当时的人口只有23万,那老化的供水系统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而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一项调查所显示的,更糟糕的是该城渗漏的供水系统已将病菌冲到了自来水中. 在其他的主要城市情势更加危急.秘鲁首都以北350公里的钦博特,根本没有全市的给排水系统.原始的废水直接倒进河中,自来水又是从河中抽上来的.一旦霍乱病菌进入河水中,它便不可避免的会被抽上来喝掉;离利马大约500公里的特鲁希略,没有河流,只有一系列的水井,一些官方和更多非官方的水泵从中取水.井中的地下水极容易被污水污染. 依据官方的统计数据,1991年秘鲁有336554人患霍乱,其中死亡3538人.瘟疫穿过拉丁美洲蔓延,最后于1994年平息.到了当年的9月,从中美洲和南美洲报到WHO的感染人数为1041422人,死亡9643人,


        55楼2012-02-16 20:14
        回复
          回复52楼:依人而不同,其味妙不可言!


          来自Android客户端56楼2012-02-16 20:15
          回复

            但WHO估计报告上所说数据大约是实际数据的2%.果真如此,那么便有5200万人染病,几乎占该大陆人口的12%,有超过48.2万人死亡. 在秘鲁,如果不是国家卫生部长的远见卓识,死亡人数还会更多.他意识到了这种腹泻式疾病在全国的严重程度,他获悉孟加拉新近使用过再水化疗法治疗霍乱病人.为了补充体内因腹泻而缺少的生命必需的电解盐,以及使盐能为内脏所吸收的葡萄糖,他将这两者配成药剂(被称为"小急救包")大量分发给市民,它只需简单地溶入水中便可以给患者服用.在厄尔托菌袭击秘鲁的时候,这种办法使死于腹泻的人减少了40%. 秘鲁卫生部长的举措是雪中送炭也算是"亡羊补牢".但很显然,这里有一个很致命的问题,假设换另外一个卫生部长,他不知道"小急救包"的妙用,他麻木不仁,情况就会很惨.在历次瘟疫中,因为当政者的作为而拯救或贻害患者生命的正反例子都屡见不鲜,但是,要把人民的生命安全系在一些人身上,那真是太危险了


            57楼2012-02-16 20:16
            回复
              如此真乃神枪耳


              58楼2012-02-16 20:17
              回复
                下面说说:海洋生物的悲剧和海藻的报复


                59楼2012-02-16 20:17
                回复

                  城市供水系统的"腐朽"是秘鲁霍乱的重要原因,但如果说这场霍乱的就是供水系统造成的,那就是大错特错.任何城市,供水系统都包括两个部分:渠道和水源,利马也好,距离利马350公里的钦博特也好,供水系统的不堪重负的确会加深水的污染程度,也会"迫使"居民滥用地下水,但是这里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就是秘鲁水源本身的高度污染,这种污染来自于海洋.环境问题成了制造现代瘟疫的头号"凶手".科学家们一致认为,北海海豹和墨西哥湾海洋哺乳动物易受感染是有机氯化物的污染所致.海洋生物学家认为,对北极水域鱼类的过度捕捞也许是麻疹病毒杀死北海海豹的驱动力.北极的极地海豹,由于被捕鱼业剥夺了食物来源,便向南移动寻找食物,由此与北海的港口海豹不期而遇.科学家们推测,那时,极地海豹所携带的自身对其有免疫力的麻疹病毒,便跳到了免疫系统已受损伤的港口海豹身上,并将其毁灭.但是在墨西哥港,有另外一种力量扩大了有机氯化物的影响.正是它为利马霍乱的爆发提供了诱因.


                  60楼2012-02-16 20:18
                  回复
                    有何妙方?


                    61楼2012-02-16 20:19
                    回复
                      1990年美国中西部和密西西比峡谷的降雨量非常之大,暴涨的河流倾泻进墨西哥湾,裹挟着大量的杀虫剂,化学物质和人类与动物的垃圾.正如尽人皆知的北海的严重污染一样,这种洪水泻入海中也是美国海岸死去的海洋动物体内有机氯化物存在的一个原因.这也很好地解释了它们免疫系统缺损的原因. 所有这些间接证据都暗示着1990年墨西哥湾的死亡事件可以合理地归为几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很可能这些动物的免疫系统因为食物中的有机氯化物毒素而逐渐衰弱,而在浓密海藻中出现的新的变异病毒,它们本身也是其他形式的污染所激发的.


                      62楼2012-02-16 20:19
                      回复
                        所有这些都对人类健康极为不利,而因与果的循环并未就此终止.有机氯化物也污染大气,尤其氯氟碳化合物和其他碳氟化合物.当它们升入同温层,在阳光辐射的影响下它们会分解.自由的氯原子于是和存在于同温层中称为臭氧的三氧原子发生反应,夺走臭氧分子的一个氧原子,形成氯氧化物,留下正常的氧(O2).臭氧是非常关键的阳光过滤器.没有了它,紫外线会直接透射到地球表面,对那里的生物造成各种各样的损害,从所有鱼类,鸟类和海洋哺乳动物极为依赖的浮游生物的死亡,到人类的皮肤癌和植物的变异,不一而足.因为紫外线扰乱生物的基因,它使海藻群落中发生的变异和基因改变更加严重.


                        63楼2012-02-16 20:20
                        回复
                          预防为主吧,话说现在预防为时未晚


                          64楼2012-02-16 20:22
                          回复
                            1970年代丽塔·科尔韦尔已经发现海藻中生活着霍乱病菌.种它在海藻的包囊中休眠.1980年代初厄尔托霍乱在南亚和东非泛滥时,科尔韦尔和她的助手们仔细研究了这种新菌种,发现它与海洋藻类有极强的亲和力.一开始,细菌在浸到寒冷的海水中后会收缩起来,缩成正常大小的1/300,然后进入休眠.在水变得新鲜,温暖并且水中的氮增多的时候,弧菌会回到它们正常的活跃状态.这种对应条件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得到满足,到了夏天,海藻会在一处河口或港湾接触到含盐的水或清水,沐浴在沿岸冲到河水中的肥料和垃圾释放出的充足的氮之中,这时,便是弧菌复苏的有利时机.厄尔托霍乱菌完全适合在海洋中生存,尤其与藻类相伴.研究者们发现,甚至在它们收缩冬眠的时候,它们也在依靠藻细胞中的蛋囊为生.一个藻细胞可以养活一百万个细菌.


                            65楼2012-02-16 20:23
                            回复
                              楼主一片善心,辛苦了!


                              66楼2012-02-16 20: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