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mityuan吧 关注:23贴子:3,884

回复:电影《雨果》视觉艺术解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视觉场面十一:梦中的火车事故
雨果在梦中的那场火车事故其实来自一场真实的历史事件:1895年10月22日,一列从Granville开往 Montparnasse车站的蒸汽机车由于晚点,司机没有及时刹车,导致后来刹车失控,结果列车撞上轨道尽头的缓冲器,又冲过车站大厅,一直冲出站外, 直到车头触到站外电车路地面,此事故造成5人重伤,另外路边附近报亭的一名路人被水泥碎片击死。
1895年真实事故的照片
电影真实地还原了这一画面。拍摄的时候,工作人员使用了泡沫火车头作为道具,用蓝色包裹;周围的背景和一些将被撞击到的建筑部分则用绿色包 裹,这样蓝绿两色就可以很容易地在后期被分开。实拍的时候直接将道具模拟当时的撞击画面,之后再用CG火车替换蓝色的部分,用CG背景和其他道具替换绿色 的部分,其他飞溅的砖块,摩擦出的火星,烟雾和尘土则在最后加上。

  不过最后那个火车挂在火车站的画面,则是使用了大量的微缩模型实拍。New Deal Studio的模型师Richard Slifka和Forest Fisher带领的团队制作了这个1/4尺寸的火车站,9英尺高。模型师Joe Duppple则制作了玻璃部分。他在模型的背后抹了灰泥,这样火车撞击之后就会出现非常自然的烟雾效果。
New Deal Studio制作的模型火车头将特地加重了车头的部分,当它冲出模型火车站的时候,下落就显得非常自然,整个画面的动态在后期只要替换背景部分,主体几乎没有调整。

  这个画面的CG背景是来自专门制作背景的Matte World Digital工作室。合成师Geeta Basantani将画家Chris Evans和Mieke Hutchins绘制的背景合成起来,Pixomondo则加上了那些火车站的角色。


IP属地:福建17楼2012-03-01 11:44
回复
    电影中Hugo的两个梦境说实话我没明白导演想表达什么


    IP属地:福建18楼2012-03-01 11:45
    收起回复


      另一种声音:“爆冷”的视效奖
        在《雨果》获得的诸多奖项中,最佳视觉效果奖的斩获其实是有些出乎意料的。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这些都几乎无可争议,但如果就技术含量来说,《雨果》却是视效奖五部提名电影中技术含量最低的一部。(参见我们之前的策划:奥斯卡最佳视效奖解读:特效新格局下的5强之争)
      去年,奥斯卡把最佳视觉效果奖颁发给了《盗梦空间》,嘉奖Double Negative特效团队在突破性视觉展现上做的努力;而这次的《雨果》,整部电影的视觉效果是非常复古的,美轮美奂,但谈到意识或者技术的突破,则有些牵强了。
      如果单就“最佳视觉效果”的字面意思来看,似乎《雨果》拿下这个奖项也无不可,但前提却是,针对视觉美学已经有了“最佳艺术指导”的奖项了。这两个奖项之间相互影响的微妙关系,的确是耐人寻味。如果说的是视觉美学,那么《猩球崛起》中的大猩猩的画面确没有《雨果》的漂亮;但倘若谈论技术突破和对行业的影响来说,无疑是《猩球崛起》胜出。可见这个“最佳视觉效果”究竟是倾向最终呈现画面的艺术水准,还是在背后驱动的技术意义,这个天平如何把持,在不同的时代的确是不同的。


      IP属地:福建19楼2012-03-01 12:43
      回复
        这个片子老师一直让我们看。。。说镜头运用的很好!!


        IP属地:湖北20楼2012-06-17 23:46
        回复
          吧主大人能看得到我么


          21楼2015-06-11 10:02
          收起回复
            哈哈 好久的电影了。。。还有好久的你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5-11-21 23: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