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吧 关注:9,221贴子:32,980
  • 11回复贴,共1

请问说文解字载的"君'字,是那个部位发音? 发号又怎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说文解字载[ 君:尊也。从尹。发号,故从口。]
因为看说文解字的部首多不发音,而‘君’是摆在‘口’部,是不是代表‘口’不发音,‘尹’发音呢?而又说[ 从尹。发号,故从口。] 是不是解作‘尹’是发声音符,所以从口呢? 或者是解作‘君’是发命令符号,所以从口呢?



1楼2012-03-02 12:49回复
    你去查查“尹”字。
    这不是形声字。


    2楼2012-03-02 13:19
    回复
      钱大昕为段玉裁古音十七部序【古人以音载义 后人区音与义而二之 音声之不通而空言义理 吾未见其精于义也】古文的形声字比想象中多得多 会意字部首大多是载音者 有形声 有形韵 有一部形声一部形韵而切会成读者 个人以为 周音 口音龃 尹音因 龃声因韵而成君读


      3楼2012-03-02 18:22
      回复
        段玉裁以为:“尹亦声。”


        4楼2012-03-03 19:39
        回复
          不错 尹 亦声而因韵


          5楼2012-03-03 21:40
          回复
            [君亦声],那即代表“ 君 ”音和 “ 尹 ”音一样,[ 从尹,发号,故从口 ] 应解作[ 从意义上应从 尹,但因为 尹是 发声符号,故从口部 ] 因为说文解字 部首多不发音。这样解释好像通一点,因为如果是因为“ 君 ”是发号,故从口,就没有理由一开始就要提从尹 。
            但“ 君 ”在粤语和闽南语都是“ g ”声母,粤语读“ gwen ”,闽南语读“ gung ”,而语言学家拟上古音是“ k ”声母,那“ 尹 ”上古因也可能是 “ k ”声母吗? 那“ 伊 ”也可能是“ k ”声母吗?看新疆哈密,古称昆莫,亦有称为昆吾、伊吾等名,昆吾即伊吾, “ 昆 ” 是 k 声母,那“ 伊 ” 会是 k 声母吗?


            6楼2012-03-05 13:01
            回复
              【君】会意字。
              《说文》尹,治也。从又、丿,握事者也
              字面意思就是手持权杖的意思。而‘君’就是在‘尹’的基础上加个‘口’,也就是手握权杖,发号施令的意思。
              发音是根据反切的 ‘举云切’,字面上没有发音的符号。


              IP属地:上海7楼2012-03-05 14:03
              回复



                8楼2012-04-18 04:58
                回复
                  部首是音义的载体 形声会意只是文字性质分析 不可将音义割裂来看问题 实时上很难找出一个会意字 其部首与形声全无关系 会意字的部首 可以有 形声 形韵 形读 或一部形声一部形韵 之特点 这一特点在甲骨文与早期金文中尤为明显 之后因假借字的大为增广而逐渐模糊了


                  10楼2012-04-18 19:43
                  回复
                    看到汉典说文解作部分段玉裁对「伊」的说法,他说「伊尹」就是「阿衡」,「伊」「阿」双声,即是「伊」「阿」同音,因为查说文解字,「阿」是可声,参考可汗,即是 K 声母, 「伊」「阿」同音,即是「伊」是 K 声母。但 段玉裁 是怎样 确定 「伊」「阿」双声呢?
                    引述 :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殷圣人阿衡也。殷圣人之上当有伊尹二字。传写夺之。阿衡见商颂。毛传曰。阿衡,伊尹也。笺云。阿倚,衡平也。伊尹,汤所依倚而取平。故以为官名。伊与阿,尹与衡皆双声。然则一语之转也。许云伊尹,殷圣人阿衡也。本毛说。不言伊尹为姓名也。诸家或云伊氏尹字。或云名挚。皆所传闻异辞耳。礼记所偁古文尙书言尹躬。则尹实其名。尹治天下者。从人尹。尹治犹言治平。此说从人尹之意也。言阿衡者,尹治天下者也。故又谓之伊尹。而伊字亦从尹。於脂切。十五部。释诂,毛传皆曰。伊,维也。为发语辞。诗雄雉,蒹葭,东山,白驹之伊字郑笺云。当为繄。繄犹是也。


                    11楼2012-12-29 18:0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