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素材吧 关注:7,544,825贴子:475,351,551

回复:【盘点】过去那些美腻的爱情故事及所留诗词,Do You Love-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甲申之变,崇祯帝自缢于煤山,江南旧臣谋划着拥立新君。马士英推崇福王朱由崧,
钱谦益则拥护潞王朱常范,最后福王得势做了弘光皇帝。
钱谦益害怕新朝廷与自己过不去,就赶忙巴结当权的马士英,
竟也获了个礼部尚书之职,虽是空衔,却让他觉得安稳而风光。
可是不久清军攻破了南都,弘光朝廷为时一年的生命宣告结束,
中国顿时成了满清的天下。钱谦益作为旧朝遗臣,又是一方名士,
必定会引起新政权的注意。
不奉新朝便忠旧主,他面临着命运的选择。
柳如是目睹了清兵破城、扫荡江南的种种惨象,内心悲愤不已,
如今既然已是清朝的天下,她劝钱谦益以死全节,表示忠贞之心。
钱谦益思索再三,终于点头同意了柳如是的建议,两人说好同投西湖自尽。
这是一个初夏的夜晚,钱谦益与柳如是两人自己驾了一叶小舟,飘进了西湖。
朦胧的月光冷冷地照着他们,柳如是一脸悲切而圣洁的表情,而钱谦益却露出几分不安。
船上摆着几样菜肴和一壶酒,柳如是斟好酒,端一杯给丈夫,自己举起一杯,
缓缓说道:“妾身得以与钱君相识相知,此生已足矣,今夜又得与君同死,死而无憾!”
钱谦益受她的感染,也升出一股豪壮的气概,举杯道:“
不求同生,但求同死,柳卿真是老夫的红颜知己啊!”
两人幽幽地饮完一壶酒,月儿也已偏西,柳如是率先站起身来,拉着钱谦益的手,
平静地说:“我们去吧!”
钱谦益从酒意中猛地惊醒过来,忙伸手到船外搅了搅水,抬头对柳如是说:
“今夜水太凉,我们不如改日再来吧?”
“水冷有何妨!”
“老夫体弱,不堪寒凉。”
柳如是知道他是难舍此生,心有悔意,
此时她也满怀悲凉,无心劝他什么,只有紧紧偎在他怀中,一直坐到天亮。
钱谦益推说水凉不肯再去投湖自尽,柳如是只好退让二步,
说:“隐居世外,不事清廷,也算对得起故朝了。”钱谦益唯唯表示赞同。   几
天后,钱谦益从外面回来,柳如是发现他竟剃掉了额发,
把脑后的头发梳成了辫子,这不是降清之举吗?
柳如是气愤得说不出话来,钱谦益却抽着光光的脑门,
解嘲道:“这不也很舒服吗?”柳如是气得冲回了卧室。
其实,钱谦益不但是剃了发,甚至还已经答应了清廷召他入京为官的意图。
柳如是百般劝说无济于事。临行前夕,正逢中秋佳节,柳如是与钱谦益泛舟西湖之上,
一个是悲伤缠绵,一个是满怀喜悦,这一夜,两人与往常不一样,
都闷闷地饮酒,很少说话。
柳如是看着眼前熟悉的湖光月色,吟了一首诗给钱谦益:

素瑟清樽迥不愁,柂楼云雾似妆楼;
夫君本志期安桨,贱妾宁辞学归舟。
烛下鸟笼看拂枕,凤前鹦鹅唤梳头;
可怜明月三五夜,度曲吹萧向碧流。
她想用柔情和宁静甜蜜的生活图景挽留住丈夫,
可钱谦益已动功名之心,一下子哪里收得回来。
钱谦益到京城后混得并不理想,他一心想着宰相的高位,
最终还只是得了个礼部侍郎的闲职,不免有些心灰意冷。
而远在西湖畔独居的柳如是接二连三地写来书信,一面倾诉相思之苦,
一面劝他急流勇退,回去与她同享纵情山水之间的隐居生活。
慢慢地,钱谦益动了心,想到:“功名富贵,贵在知足,年逾花甲,夫复何求!”
终于下定了决心,于是向朝廷托病辞官,很快便获得了应允,脱下官袍,再度回乡。
西湖边,钱谦益与柳如是又开始了那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顺治五年,柳如是生下了一个女儿,老年得千金,钱谦益喜不胜收,
更加醉心于平淡而欢乐的小家庭生活。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就在这一年,一件飞来的横祸又落在了钱谦益的头上。
他的门生黄毓琪因写诗讽刺清廷而受责,事情牵连到钱谦益身上,
他被总督衙门捕入了大牢。
丈夫的性命危在旦夕,产后卧病在床的柳如是挣扎着起来,
冒死上书总督府,要求代夫受刑。
总督府感其诚心苦意,又查证钱谦益确无乱上之举,便将他放了出来。
经历了四十天牢狱之苦的钱谦益无惊无险地度过了劫难,更加看破了尘世,
对柳如是也更加敬重了。
宁静的生活又过了十余年,钱谦益八十三岁那年病殁于杭州。
丈夫死后,四十七岁的柳如是受到钱氏家族的排斥。
为了家产之事,族人与她纠缠不休。
丈夫去了,柳如是失去了依靠,也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就在当年,她用三尺白绫,结束了自己风风雨雨的一生,追随钱谦益于九泉之下。
一代奇女,香消玉殒。
钱谦益,高富帅有没有,噢噢噢噢,停止好想要。。。
在年轻一些些好了。。。



100楼2012-03-03 15:22
回复
    江城子·忆梦
    梦中本是伤心路。芙蓉泪,樱桃语。满帘花片,都受人心误。
    遮莫今宵风雨话,要他来,来得麼。
    安排无限销魂事。砑红笺,青绫被。留他无计,去便随他去。
    算来还有许多时,人近也,愁回处。


    101楼2012-03-03 15:23
    回复
       梦江南·怀人
      其一
      人去也,人去凤城西。细雨湿将红袖意,新芜深与翠眉低。蝴蝶最迷离。
      其二
      人去也,人去鹭鹚洲。菡萏结为翡翠恨,柳丝飞上钿筝愁。罗幕早惊秋。
      其三
      人去也,人去画楼中。不是尾涎人散漫,何须红粉玉玲珑。端有夜来风。
      其四
      人去也,人去小池台。道是情多还不是,若为恨少却教情。一望损莓苔。
      其五
      人去也,人去绿窗纱。赢得病愁输燕子,禁怜模样隔天涯。好处暗相遮。
      其六
      人去也,人去玉笙寒。凤子啄残红豆小,雉媒骄拥亵香看。杏子是春衫。
      其七
      人去也,人去碧梧阴。未信赚人肠断曲,却疑误我字同心。幽怨不须寻。
      其八
      人去也,人去小棠梨。强起落花还瑟瑟,别时红泪有些些。门外柳相依。
      其九
      人去也,人去梦偏多。忆昔见时多不语,而今偷悔更生疏。梦裏自欢娱。
      其十
      人去也,人去夜偏长。宝带乍温青骢意,罗衣轻试玉光凉。薇帐一条香。


      102楼2012-03-03 15:24
      回复
        董小宛,
        本名董白(1624-1651年),字小宛,一字青莲,
        明末“秦淮八艳”(亦称“金陵八绝”)之一。
        名与字均因仰慕李白而起。
        她聪明灵秀、神姿艳发、窈窕婵娟,为秦淮旧院第一流人物,又称“针神曲圣”。
        崇祯十五年春,小宛从黄山归来,母亲去世,自己又受田弘遇抢夺佳丽的惊吓,患了重病,闭门不出。辟疆到时小宛已奄奄一息。
        小宛支撑着起身,牵着他的手说:“我十八天来昏沉沉如在梦中。
        今天一见到君,便觉神怡气旺。”她吩咐家人具办酒菜,与辟疆在床前对饮。


        103楼2012-03-03 15:26
        回复
          停止对董小宛无感,
          有喜欢的可以去百度一下
          我就发一些诗词好了。


          104楼2012-03-03 15:27
          回复
            绿窗偶成
            病眼看花愁思深,
            幽窗独坐抚瑶琴。
            黄鹂亦似知人意,
            柳外时时弄好音。
            董小宛的词
            一柄象牙彩蝶诗词
            独坐枫林下,
            云峰映落辉。
            松径丹霞染,
            幽壑白云归。


            105楼2012-03-03 15:28
            回复
              李香君
              名李香,南京人,为秣陵教坊名妓,秦淮八艳之一。
              自孔尚任的《桃花扇》于1699年问世后,李香君遂闻名于世。
              李香君与复社领袖侯方域交往,嫁与侯作妾。
              侯曾应允为被复社名士揭露和攻击而窘困的阉党阮大铖排解,香君严辞让侯公子拒绝。
              阮又强逼香君嫁给漕抚田仰作妾,香君以死抗争,此时正值马、阮大捕东林党人,
              侯等被捕入狱,香君也被阮选送入宫。
              清军南下之后,侯方域降顺了清朝,香君之下落,众说纷纭。


              106楼2012-03-03 15:30
              回复
                媚香楼在秦淮河畔属于那种比较高级的妓楼,
                这种妓楼里的姑娘多是卖艺赔笑不卖身,李香君便是这种典型。
                因为李大娘仗义豪爽又知风雅,所以媚香楼的客人多半是些文人雅士和正直忠耿之臣,
                受干妈的影响,李香君小小年纪便颇善于辨识好坏忠奸,
                第一次见到侯方域并一见倾心时,李香君才十六虚岁。
                侯方域,字朝宗,河南商丘人,祖父侯执蒲是明朝的太常卿,
                父亲侯恂做过户部尚书,都是刚直不阿的忠臣。
                侯方域自幼随家乡名士倪元路学习诗书,敏慧多才,长进极快,崇祯十六年,
                二十二岁的侯方域前来南京参加礼都会试。
                自恃才学俊秀,年少气盛的侯方域并不把应试当成一回事儿,
                来到灯红酒绿、流彩溢香的六朝金粉之地,他不免要涉足一番风月场所。
                这天。经友人杨龙友的介绍,他慕名来到媚香楼,一睹“香扇坠”李香君的风采。
                一走入李香君的房间,只见室内书画古玩陈设有致,别有一番清新气息,
                与一般青楼迥异。
                李香君娇笑盈盈地请客人落了座,立即有诗婢送来清茶果品,
                此时候方域又被正面墙上挂着的一幅大型横幅吸引住了,这是一幅“寒江晓泛图”,
                寒雪弥漫的清江之上,一叶孤舟荡于江心,
                天苍苍,水茫茫,人寥寥,好一种悠远淡泊的意境,画上还题有一首诗:

                瑟瑟西风净远天,江山如画镜中悬。
                不知何处烟波叟,日出呼儿泛钓船。
                画上没有落款,料非出自名家之手,
                侯方域问道:“此画是何人大作?”
                李香君见他对画如此关注,略带羞涩地说:
                “是小女子涂鸦之作,不足为道。”“是你所作?”
                侯方域简直不敢相信,这么一个姣小稚嫩的青楼女子,
                竟然作出这般神韵的诗画,真令人刮目相看。
                从这幅画开始,两人越谈越投机,彼此直引以为知己。
                临走前,侯方域索要了诗笔,作诗一首,送给李香君作为初次相见的礼物,
                诗云:

                绰约小天仙,生来十六年;
                玉山半峰雪,瑶池一枝莲。
                晚院香留客,春宵月伴眠;
                临行娇无语,阿母在旁边。
                一种欣赏倾慕的情怀已在诗中表露出来,
                一个是风流倜傥的翩翩少年,
                一个是娇柔多情、蕙质兰心的青楼玉女,
                接连几次交往之后,便双双坠入了爱河之中,缠绵难分。
                 


                107楼2012-03-03 15:38
                回复
                  按当时的风尚,如果哪位客人中情于一个妓女,只要出资举办一个隆重的仪式
                  再给妓院一笔重金,这个妓女就可以专门为这一位客人服务了,
                  这套手续称为“梳拢”。
                  梳拢所需资金,因梳拢对象名位高低而不同,
                  象李香君这样一位名妓,梳拢必须邀请大批有头有脸的风流雅士,
                  宴会的级别自然要高,还要付一笔丰厚的礼金给鸨母,才不至于失面子。
                  如今侯方域是出来赶考的,身边当然没带太多的银子,有心想梳拢李香君,
                  却又无能为力。
                  正在他犯难之时,友人杨龙友雪中送炭,给了他大力的资助。
                  当时他一心急着办事,并没仔细考虑杨龙友为何送钱给他,只说日后一定还他。
                  有了资本,梳拢仪式很顺利地办了下来,
                  当夜侯方域将一柄上等的镂花象牙骨白绢面宫扇送给了李香君作定情之物,
                  肩上系着侯家祖传的琥珀扇坠。
                  李香君深察侯郎的真心挚意,从此便留他住在了媚香楼中。
                  赠给侯方域一个人情
                  一日,侯方域偶然想起杨龙友家中并不富裕,哪里来得那一笔重金资助自己呢?
                  他与李香君说起此事,香君也觉得事出蹊跷,便让侯方域会问个明白。
                  经过一番追问,终于弄清了原由,原来那笔钱并不是杨龙友拿出来的,
                  而是阮大铖通过杨龙友赠送给侯方域的一个人情。
                  阮大铖是何等人物?他为什么要送钱给侯方域呢?事出自然有因。
                  阮大铖是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的进士,多年在朝中为官,
                  此人阴险诡诈,与宦官魏忠贤狼狈为奸。
                  搅得朝中乌烟瘴气,明思宗崇祯元年诛杀了宦官魏忠贤,
                  阮大铖作为逆贼同僚被朝廷削籍免官,退到南京闲居。
                  失位的阮大铖并不甘心就此埋没,他在南京广交江湖人士,
                  暗中谋划,准备伺机东山再起。
                  江南义士陈贞慧、吴应箕等人察觉了阮大铖的不轨之心,
                  作了“留都防乱揭”对他的阴谋进行了揭露;
                  阮大铖既恼怒又害怕,无奈此时手中无权,拿他们没有办法,
                  只好闭门谢客,深居简出,只与马士英暗中往来。
                  侯方域与陈贞慧、吴应箕等人因志同道合而结下了莫逆之交,
                  阮大铖得知侯方域在南京城正缺钱用,马上打通关节,
                  设法让杨龙友把钱送给了侯方域,为防止他拒绝,开始还让杨龙友暂瞒实情。
                  他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想通过拉拢侯方域而缓和与陈贞慧等人的关系,
                  使他们不与自己作对,自己则好为所欲为。
                  侯方域了解真象后十分气愤,他素来痛恨阮大铖的人品和奸行,
                  曾为陈贞慧等人的口诛笔伐拍手称快,如今不知不觉中竟用了阮大铖的钱,
                  怎不让他恶心难忍呢!
                  他决意立即把钱退还阮大铖,以断绝奸人的不良用心,
                  可李香君一时间到哪里去筹这笔钱呢?
                  李香君很快察觉了他的心事。
                  当然极力支持他的想法,为了帮助他渡过难关。
                  李香君变卖了几件心爱的首饰,又从姐妹们那里借了些钱,
                  总算凑够了数,交给侯郎。
                  侯方域被香君的知情明理深深打动了,他紧拥着她娇小的身躯,感激得说不出一句话来。   那些钱又经杨龙友之手退给了阮大铖,
                  阮大铖见状,大感脸面丢尽,咬牙切齿地自语道:
                  [老夫有意与他们攀交,这些小子们竟如此气傲,
                  看老夫将来有朝一日,一定要给 他们点颜色瞧瞧!”
                  时局果然很快就发生了变化,李自成攻破北京,
                  崇祯皇帝自缢殉国,福王朱由崧在—帮旧臣拥护下,
                  在南京建立了弘光新皇朝,马士英成了执政大臣,
                  随即启用阮大铖为兵部侍郎,继而又升为兵部尚书。
                  大权重握,阮大钺得意之极,马上着手清除异己,陈贞慧、吴应箕等转眼被捕下狱。
                  侯方域得知消息后,知道黑手很快就会伸向自己,只有远走高飞,才可能逃脱此难。
                  这是一个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的夜晚,媚香楼中昏暗的烛光映照着两个难舍难分的人儿,
                  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侯方域几次想挪动脚步可都又停下来,
                  怀里紧紧抱着李香君,眼中满是凄切。他叹了一口气,
                  说:“人生难得一知己,天下伤心是别离,为何我们不能不分离!”
                  李香君强忍着夺眶而出的泪水,安慰情郎道:
                  “有别离的苦楚,才有重逢的喜悦,好男儿志在四方,
                  岂可在媚香楼中消磨了豪情壮志。况且人生离合,在乎心而在不在形,
                  彼此倘若不能心心相印,即使日日同床共枕,
                  亦如相隔千里,只要你我永结同心,
                  虽然远隔干山万水,照样可以魂来梦往!”
                  李香君的一番话给了侯方域一份坚毅、一份力量,他终于挥泪离开了南京城,
                  渡江北上,投奔到正督师扬州的史可法麾下。
                  史可法是侯方域父亲的门生,为人忠贞耿直,
                  在扬州加紧操练兵马,准备抵挡清军的南下。
                  侯方域被安排在史可法身边做文书工作,
                  为抗清报国而效力,使侯方域壮志得酬。
                  他与南京的李香君频频书信往来,倾诉相思,畅谈报负,
                  彼此的心紧紧连在一起。
                  自侯郎去后,李香君征得李大娘的同意,洗尽铅华,闭门谢客,
                  天天凝视着那把订情的绢扇。
                  明确表示要一心等候公子归来,有许多猎奇好艳的达官显贵偏偏不肯死心,
                  纷纷上门打她的主意,无奈此女吃了秤砣铁了心,
                  李香君以坚决的态度予以回绝,客人们只好望楼兴叹。
                  


                  108楼2012-03-03 15:43
                  回复
                    可是,不久又出了个难以对付的人,
                    此人就是佥都御史田仰,他督运漕粮由扬州来到南京,
                    为弘光皇朝帮了一个大忙,成了弘光帝器重的红人。
                    马士英与阮大铖为弘光臣子举行盛大的酒筵为田仰接风洗尘。
                    席间,田仰表示久闻秦淮河名妓李香君艳名,此行想顺便把她收为侍妾。
                    这一下可让阮大铖逮住了机会,他早就想报复侯方域和李香君了,
                    可惜侯方域闻风远走,害得他无从下手;
                    如今若把李香君送给田仰为妾,一方面讨好了田仰,一方面也撕散了他们那对鸳鸯,
                    聊泄心中积愤,岂不是一箭双雕!
                    第二天,阮大铖派人携带重金前往媚香楼行聘,
                    李香君毫无商量余地地一口拒绝,
                    她说:“侯公子虽然飘泊在外,但总有回来的一天,
                    以前我就拒绝了很多人的盛情,今天当然也不可能接受田大人的聘礼。”
                    谁知这里还在劝来推去,那边迎娶的花轿已经吹吹打打地来到了媚香楼下,
                    这便是阮大铖订下的强娶之计。
                    娶亲的队伍人多势众,李大娘阻拦不住,已直冲进楼里,大有不抬走人决不罢休的劲头。
                    李香君被逼得无路可走,只好佯装答应下来。
                    声言先回屋打扮,妆成立即上轿。
                    娶亲的人在楼下客厅中坐等了好一阵子,猛听得楼外“呯”地一声闷响,
                    接着传来侍婢的惊呼:“不好了,小姐跳楼了!
                    娶亲的人见闹出了人命案,吓得不敢再纠缠,一声不吭地抬着花轿溜回去了。
                    


                    109楼2012-03-03 15:47
                    回复
                      李香君在苏昆生的照顾下来到苏州,由于一路颠波劳苦,
                      精神上又极度悲伤,她已身染重病。
                      苏州情况还比较平静,几经周折,李香君找到了昔日好友卞玉京。
                      卞玉京原本也是秦淮名妓,与李香君交情甚好,两年前她迁居苏州,
                      在虎丘的山塘置下一座清雅的小院。见到好友逃难至此,
                      卞玉京热情收留了李香君在小院住下,并请来名医为她诊治。
                      几经诊察,才知李香君患的是肺痨,
                      这种病在当时是无药根治的,只能滋养调理,勉强延续着生命。
                      病中的李香君深深地思念着侯郎,她日夜捧着那把血染的桃花扇,
                      回忆着侯郎的音容笑貌,泪水浸透了衣襟。
                      苏昆生是个古道热肠的人,见李香君痛不欲生,
                      他等局势稍微平静一些,就返回南京打听侯方域的消息。
                      经多方探问,证实了侯方域曾在南京寻找过李香君,
                      了无结果之后,失望地回老家商丘去了。
                      苏昆生得到消息后立刻赶到苏州告诉了李香君,李香君倦卧病榻,一副憔悴虚弱的可怜模样。见此情景,苏昆生心中痛惜之极,自愿提出要北上商丘,为一对有情人传递消息。
                      在苏昆生北上不久,李香君开始咯血,病情一日重于一日,
                      终于气息难继。弥留之际,她挣扎着让卞玉京为自己剪下一绺青丝,
                      小心翼翼地用红绫包好,再把它绑在比生命还珍贵的桃花扇上,
                      然后交给卞玉京,请她转交给侯方域,并留下遗言说:
                      “公子当为大明守节,勿事异族,妾于九泉之下铭记公子厚爱。”
                      侯方域得到苏昆生送来的消息,立刻启程,赶往苏州。
                      可惜,当他来到卞玉京的小院,李香君已于前夜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只给他留下一片挚情,令他心伤欲绝。
                      爱情悲剧看得我心酸,可是我们又能怎样?
                      


                      111楼2012-03-03 15:51
                      回复
                        - -,停止受了点小刺激
                        晚上再更、


                        112楼2012-03-03 15:54
                        回复


                          113楼2012-03-03 20:41
                          回复
                            这里新人七喜。大爱宋词。


                            来自掌上百度115楼2012-03-04 07: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