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时行吧 关注:218贴子:1,729
  • 6回复贴,共1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年又一年,清明节又到了,今年的清明,让我们一起遥相祭拜我们心中永远的首辅大人吧~


1楼2012-04-04 07:43回复

    (虽然是度娘的,不过看起来还不错嘛)


    2楼2012-04-04 07:48
    回复
      节日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 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清明节,民间忌使针,忌洗衣,大部分地区妇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门前洒一条灰线,据说可以阻止鬼魂进宅。 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4楼2012-04-04 07:50
      回复
        清明节的诗句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
        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
        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
        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
        日夜柳条新。
        《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
        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
        几家坟上子孙来?
        


        5楼2012-04-04 07:54
        回复
          清明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区号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


          6楼2012-04-04 07:56
          回复
            清明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7楼2012-04-04 07:56
            回复
              @永念丛碧
              @赐闲堂之主 堂主大人~


              8楼2012-04-04 07: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