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构成民族的一个重要的要素,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因此研究和掌握一个民族语言的特点,有助于我们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以及这个民族的心理、民族性格、民族习惯的形成和特征等。
侗语作为汉藏语系的一个分支,与汉语有着亲缘关系,因而其语法绝大部分同汉语是相一致的。但是侗语作为侗民族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她在语法上又有不同于汉语的特点。本文试就侗族南部方言区的通道侗语语法(以通道陇城语为主)区别于汉语语法的特点作些简单介绍。
(一)词类
词是语言的最小单位,任何一种语言句子都由各类词组合而成。侗语中的词也同汉语一样,根据其意义和语句中的语法作用,可以划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十一类。这十一类词在结构、作用、用法上一般也与汉语基本一致,但也有的与汉语不尽相同,有的甚至在表述语序上与汉语完全相反。
一、名词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侗语中的名词在“其前边可以加数量词、前边不能加副词、名词作谓语一般要求前面有判断动词‘是’”等这些方面与汉语名词的特点是一致的。但在以下方面另有特点:
1、侗语中指人的名词不用“们”来表示多数。
汉语中指人的名词常以在其后面加“们”来表示多数,如用“村民们”来表示有不少村民。但是侗语中没有类似“们”的词,表示多数只能用其它相近的词。一般是在名词前面加上“全体(daengc doux)”、“许多(il hah)”、“一伙(il hoh)”、“一半(il mangh)”、“多数(mangh gungc)”、“少数(mangh yuns)”等词来修饰。如“daengc xaih nyenc”表示“整个寨子的人”;“il hoh nyenc”表示“一伙人”或“一部分人”等。
2、侗语名词的特定构词辅助成分放在名词前面。
汉语中有些名词有特定的构词辅助成分,如“桌子”、“棍儿”、“木头”等等,其中的“子”、“儿”、“头”是“桌”、“棍”、“木”的特定构词辅助成分,它们分别附在名词后边。而侗语名词的特定构词辅助成分,在表述时则放在名词前边。如:“lagx banl”(男子、男人)、“lagx miegs”(女子、姑娘)、“lagx lianh”(辣子)、“lagx sugx”(捆柴草的条儿)等,其中的“lagx”为特定的构词辅助成分,在名词前边。
另外,与此相关的一个侗语名词结构特点是:名词所指的对象是单个时,名词前边一般都加上其特定的量词,构成“量词+名词”的结构形式。如“duc kuap”(狗,一条狗),其中“duc”是动物的特定量词,相当于汉语的量词“头”、“条”、“只”,“kuap”为“狗”。又如“duc medc”(蚂蚁,一只蚂蚁)、“ongl meix”(树,一株树)、“naenl daengv”(凳子,一个凳子)、“mungx gax”(汉人)等等。这种名词结构特点,在语句中有时同汉语是一致的。如:汉语——那里有条狗。侗语——gil jiav meec duc kuap。
但是,这种名词特定的量词在句子中有时却变为构词的辅助成分,例:
侗语:jais duc kuap,duc kuap baov:
汉译:问狗儿,狗儿说:
3、偏正结构的合成名词,侗语的表述与汉语的表述在语序上完全相反。
所谓偏正结构的合成名词,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限制和被限制关系的名词。这种词因各有词义,一般可以分开表述。然而正因为其各有词义,如果分开表述,其外延就会扩大而使人不知所指。因此在语法上一般都作为一个名词对待。在汉语中这类词的表述一般是限制词(偏词)在前、被限制词(中心词、正词)在后,构成“偏→正”的形式。如“白菜”、“脚盆”、“南风”、“桥头”等等。而在侗语中,对这类词的表述其语序则正好相反,变成“正→偏”的形式。二者语序比较如下:
限制
汉语语序→ 偏———→正
↑____∣ ←侗语语序
侗语作为汉藏语系的一个分支,与汉语有着亲缘关系,因而其语法绝大部分同汉语是相一致的。但是侗语作为侗民族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她在语法上又有不同于汉语的特点。本文试就侗族南部方言区的通道侗语语法(以通道陇城语为主)区别于汉语语法的特点作些简单介绍。
(一)词类
词是语言的最小单位,任何一种语言句子都由各类词组合而成。侗语中的词也同汉语一样,根据其意义和语句中的语法作用,可以划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十一类。这十一类词在结构、作用、用法上一般也与汉语基本一致,但也有的与汉语不尽相同,有的甚至在表述语序上与汉语完全相反。
一、名词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侗语中的名词在“其前边可以加数量词、前边不能加副词、名词作谓语一般要求前面有判断动词‘是’”等这些方面与汉语名词的特点是一致的。但在以下方面另有特点:
1、侗语中指人的名词不用“们”来表示多数。
汉语中指人的名词常以在其后面加“们”来表示多数,如用“村民们”来表示有不少村民。但是侗语中没有类似“们”的词,表示多数只能用其它相近的词。一般是在名词前面加上“全体(daengc doux)”、“许多(il hah)”、“一伙(il hoh)”、“一半(il mangh)”、“多数(mangh gungc)”、“少数(mangh yuns)”等词来修饰。如“daengc xaih nyenc”表示“整个寨子的人”;“il hoh nyenc”表示“一伙人”或“一部分人”等。
2、侗语名词的特定构词辅助成分放在名词前面。
汉语中有些名词有特定的构词辅助成分,如“桌子”、“棍儿”、“木头”等等,其中的“子”、“儿”、“头”是“桌”、“棍”、“木”的特定构词辅助成分,它们分别附在名词后边。而侗语名词的特定构词辅助成分,在表述时则放在名词前边。如:“lagx banl”(男子、男人)、“lagx miegs”(女子、姑娘)、“lagx lianh”(辣子)、“lagx sugx”(捆柴草的条儿)等,其中的“lagx”为特定的构词辅助成分,在名词前边。
另外,与此相关的一个侗语名词结构特点是:名词所指的对象是单个时,名词前边一般都加上其特定的量词,构成“量词+名词”的结构形式。如“duc kuap”(狗,一条狗),其中“duc”是动物的特定量词,相当于汉语的量词“头”、“条”、“只”,“kuap”为“狗”。又如“duc medc”(蚂蚁,一只蚂蚁)、“ongl meix”(树,一株树)、“naenl daengv”(凳子,一个凳子)、“mungx gax”(汉人)等等。这种名词结构特点,在语句中有时同汉语是一致的。如:汉语——那里有条狗。侗语——gil jiav meec duc kuap。
但是,这种名词特定的量词在句子中有时却变为构词的辅助成分,例:
侗语:jais duc kuap,duc kuap baov:
汉译:问狗儿,狗儿说:
3、偏正结构的合成名词,侗语的表述与汉语的表述在语序上完全相反。
所谓偏正结构的合成名词,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限制和被限制关系的名词。这种词因各有词义,一般可以分开表述。然而正因为其各有词义,如果分开表述,其外延就会扩大而使人不知所指。因此在语法上一般都作为一个名词对待。在汉语中这类词的表述一般是限制词(偏词)在前、被限制词(中心词、正词)在后,构成“偏→正”的形式。如“白菜”、“脚盆”、“南风”、“桥头”等等。而在侗语中,对这类词的表述其语序则正好相反,变成“正→偏”的形式。二者语序比较如下:
限制
汉语语序→ 偏———→正
↑____∣ ←侗语语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