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荟萃吧 关注:2,062贴子:267,593

【中篇小说】驿路梨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了望度娘.


1楼2012-05-04 22:22回复

    偶翻日历,想算算自己五一该上什么班,心里盘算,如果休息,该怎样去耍。抬首看见母亲在厨房里劳碌的身影,加之看到五月十三日是母亲节,一个令我们不太重视、常常忽略的节日,忽然感叹起来.....
    ‍我们的生命是母亲给的,我们的血液里永远流淌着母爱,永远挥之不去。就算我们过着最平淡的生活,母爱也渗透在生活的一点一滴里,有时母爱也会被忽视,甚至被埋怨。但母亲依然牵挂儿女,时时刻刻。理解母爱是一种成熟的表现,因为这说明我们已经告别单纯索取爱的幼稚,已经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最平凡最伟大的爱。也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去爱我们的母亲。
    在五月十三母亲节就要来临的这个节日里,我们应该、或者说,我们可为母亲送上什么样的礼品?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
    为了留下一些意义,为了留下一些印痕,特在劳动节这天开始到母亲节前后,构思一篇中篇小说,一是讴歌母亲,二是想真正展现写文的意义———因时而作,因缘而起,以文载道.......
    ———是为序。同时,也希望大家在这个节日,大家都不忘给自己母亲一个祝福,给母亲一道问候。
    


    2楼2012-05-04 22:23
    回复

      (一)
      夜雨带来了凉爽的晚来秋。这个夜晚,空气里满含着雨丝的味道,浸透着泥土的腥膻。凉风习习地落在院中,有树摇叶落的声响。而这种幽凉,而这种哗然,更是满含气息,随叶卷风残雨又潇潇,回旋飘摇,给昏天暗地中不管是坐着还是站着的人儿,都带起一丝丝空落落的、凉飕飕的、因愁绪而升腾起的愁寥。抑或是说,在秋,这是一种纷题的笼罩,激荡开来,勾起的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更象是“念想”与“挂牵”之类的愁绪。又或是说,季节的轮回,须由一种寒烛可亲的风物,用凉与寒的韵味做“喻”,以万里未知归的韵脚做“比”,来荡涤、去吹彻那些沉淀在风尘中落而未下的某种心结。
      呆坐在窗前的他———徐再思,一个在外求学多年的学子,一朵来自大山深处的“流云”,在谴虑和澹悟的季节里临风听雨,衣着,明显显得有些单薄。
      家乡是不是又该有了“万壑树声满,千崖秋气高”的况味了呢?拢着衣袖、靠着墙根的他在默默地想:叶儿都在风中脱去了绿妆,花儿也在雨里卸去了彩容,但秋实后的果子呢,似乎也该金灿灿地挂满山中,缀满家园,尤其应该橙黄在自己下山来的那条求学的驿路上了吧?
      哦,驿路,那让我一路走来一路念叨的驿路;那云烟漫漫、翠华摇摇的驿路;那溢满梨花幽谧芳香、又酣醉于梨儿金黄色泽的驿路;那让羊群挤挨着和天空的白云一起竟相飘荡、让石头站立着和山崖的花草一样争相绽放的驿路;那走过父亲一瞬、走过母亲半生、走过外公外婆一辈子的驿路;那让乡亲们用扁担诉诸理想、用火把点燃生活的汗浸血染的驿路;那蜿蜒着我昨天种种幻想、牵扯着我今天诸多思绪如炊烟飘晃的驿路,为何会让我在这个远隔千里以外的城市忽然就想起了你来呢?
      是因秋雨的细柔,可以让我静思?
      是因为秋风的凉寒,让身裹落叶霜重的你内敛了浩叹?
      是因为每个走出村庄的人都带走了你脉络中的几多浓绿,在黄了理想、瘦了身子以后,需要把一些东西窖藏、或者纷扬?于是树儿把叶子纷纷抖落,于是人们把思念纷纷挂在枝上?
      抑或还是,远走在他乡的脚,在每一个驿口,都需要你用一把金色的手杖,去一程一里、一里一程地把疲惫的游子的心,隔空点染,然后挑亮?
      难道更是,因那窗外的树摇叶落,雨打风缠,让我增添了几多的联想,增添了几多的伤感?想起了家乡,想起了家乡的每一个山垭,每一个道口,都站立着的一棵一棵的大树。在这个季节,遒曲了身姿,值守着召唤。像是母亲、或者外婆、更像先辈们颤颤的手指,虽然嶙峋,虽然枯瘦,但却始终坚定地指着某个方向。而那个方向,是一串串挂着红辣椒的屋檐?是葬着先祖们魂灵的山峦?
      而屋檐,而山峦,来去的通途,是不是起点只有一个,终点也只有一个?而每一个离开村庄的人,是不是都带走了一片绿叶,却留下了一条根?
      十九岁的徐再思,在雨的细密里,他的心,突然之间有着一种诗人般的通感,同时也交织起一种哲学家一样的思悟。
      想着、幻着,徐再思因在都市里等待无果而显得有些疲惫的心,在这个雨意绵绵的黄昏,又回到了熟悉的故土,回到了归家的那条驿路,回到了风吹劲急的山峦。他的心,仿佛是停放在故土归崖上等待召唤的叶子,徐徐风中,有无数的生灵在陪伴着自己侧耳倾听,倾听母亲和先辈们的呼喊,如那年那月那日寂寞的黄昏......
      如那年那月那日寂寞的黄昏,外婆的离世,自己的心也如一棵落了叶的小树,四处都有淌风漏水的感觉。但心中的隐痛,也随秋的到来,逐渐凝固———因为落叶是疲惫的蝴蝶,用吻触送走了外婆的灵魂,用温暖覆盖了外婆的身躯,然后将他的疼痛,一层一层的掩盖。
      如那年那月那日寂寞的黄昏,父亲离开他们娘俩,要去过自己的生活———虽然母亲一次次向他解释,来自大城市的父亲是爱他们的,但因为身体的原因,才不得不离去。农村的粗粮杂口,加上会猎守的外公意外去世,使得得了浮肿病的他,因营养不良和休息不继,身体越来越虚,体质越来越弱。若再得不到好的医治、没有好的环境,宝贵的生命就难以为继。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垂危绝望之季,有消息传来,单身的知青,可以回到城里去顶替家人的工作。而渐渐老去的爷爷又只有他一个儿子,所以娘就想尽一切办法,让他回到爷爷的身边。虽然这事让娘觉得有些委屈,也倍觉辛酸,但能让你的爸得到康复,能让他代替你娘和你在你爷爷那里为我们家尽一份孝道,也是我们农家人在这种情况之下,没有办法的唯一办法......
      


      3楼2012-05-04 22:25
      回复

        ———在那个似懂非懂的年纪,在那个寒冰乍起的秋日,对突然离去的父亲留在心中的瑟瑟,是如秋风中呐喊着、跳跃着、起伏摇曳的树叶,在雨的淋漓和风的呼啸里,收拢着母亲的叹息,汇聚起外婆缘何个中长的白发,一起簌簌地、飘飘摇摇地跌落在那段蒙满水雾的尽头。
        尽管,驿路上,有父亲觉得愧对外婆的长跪不起,有对自己一次又一次的紧紧拥抱,有对母亲依依不舍一步三回头、五里一徘徊的回望,但父亲的离去,无论有什么样充足的理由,多年以后,直到现在,都不能让自己完全谅解。哪怕自己到这个城市求学的第一天,他就到学校来看望了自己,哪怕在自己最困顿的时日,是他第一时间为他带来了洗漱用品并置办了衣服被褥,哪怕母亲曾一次又一次叮嘱过自己,你的血管里毕竟流淌着他的血,但当日父亲离去以后留给自己的凄惶,留给母亲的心酸,留给外婆驻着杖在黄昏的夕阳里一次次的凝望,多年以后,依然泪水交咬在他的梦里,总在寒凉初彻的季节,用疼痛撕裂着他的心。
        好在在那年的霜重里,母亲用柔善和坚强作油灯,外婆用悯慈与通达作捻儿,点燃他的心中的灯盏,并时刻精心呵护着他内心的小小的火苗,让他走过那段幽暗、走出那段晦涩,并在来年的春,慢慢重生了小鸟般的欢愈,虽然,以后的生活,依然劳碌,甚至更加贫穷。
        而后每年的秋,每一个寂寞的黄昏,他都看到单薄但更加坚强的母亲,为了不让自己挨冻,用枯瘦的手指捡起一节节的枯枝,把那些破碎的日子一一点缀,然后,把缝补好的温暖交到他的手中。
        而后每年的秋,母亲的柴垛越码越高,母亲却越来越矮,越来越瘦。
        而后每年的秋,每次求学归家的路口,早寒入住的驿路,梨树,总是纷扬起雪花,抖落满地的思念。而在迎风的垭口,母亲晶莹的白发,参差披拂!
        而后每年的秋,自己的脚步是母亲密密缝合的针脚,无论走得多远多高,无论走得多弯多曲,线头里,细线中,总有一段故乡的云在迤逦,总有一枚家乡的叶在闪亮,但母亲的眼,却在岁月的流逝中,日益昏浊。
        而后......
        而后......
        (未完待续)
        


        4楼2012-05-04 22:25
        回复
          欣赏一舞朋友的精彩文字,先睹为快哦!


          5楼2012-05-04 22:32
          回复
            谢谢朋友阅读,谢谢老师鼓励


            6楼2012-05-04 22:45
            回复
              精彩绝伦,顶起!留时间再慢慢欣赏,细细品读。


              IP属地:上海7楼2012-05-04 23:35
              回复

                读到你优美的文字真高兴,期待着,期待中。。。。。。


                IP属地:江苏8楼2012-05-05 15:10
                回复
                  谢谢朋友们阅读,希望大家多多指导


                  9楼2012-05-06 13:44
                  回复

                    母亲究竟怎么了呢?听着窗外霖霪的雨,徐再思心中忽然一惊:是不是母亲病了呢,并且是病得不轻;或者是母亲突然遭遇了什么大的变故,让人不得不抛开眼前所有俗事,该得回到她身边,去关心、去慰问一下她老人家一下了呢?应该是这样的吧,不然,性格沉稳的舅不会把不急的事说得如此的急促,更不会在晦涩的话语里对我闪现出某种怨忿,特别是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之间,揪着的心,让堵塞的喉头隐约起了哽咽,同时,脑海里闪现出一句话来:
                    ———“临海三千里,隔山一盏灯”。
                    临海三千里,是他想对小敏说的,而隔山一盏灯呢,则是他想对老迈的母亲和已经过世的外婆说的。定定的、愁然的他,在刚刚看似有些好转的心里,随又一阵急促的雨,一阵扑窗的风,席卷起了他知与谁同如诗圣杜甫作客在外的感受———“万里悲秋常作客”!
                    客在他乡,是恨不能马上飞回家的无奈,此刻,牵扯着他的,是对母亲无尽的、深深的担忧。
                    不能登高望远,没有百年多病,只有独坐窗前,看雨线渐渐爬满窗格,氤氲成起伏的思绪。
                    一忽儿间,起伏的思绪又由远方拉回到了近前,回到了一个叫小敏的姑娘身上。
                    这是一个让自己喜爱着的、也让自己纠结着的女孩。晶晶亮亮的眼睛和红扑扑的脸蛋,透着健康,逸出秀美。她的存在,是除了儿时母亲要求他有出息时,带上自己到父亲所在的大城市走一朝以外,自己想留在这方城市的另外一个原因。当然,那梨涡乍现、含而不露于自己梦中、让自己怦然心动的浅笑,以及她委婉地让父亲传向自己的含蓄表白,还有她对自己的处处用心,都曾幽幽深深地打动着自己,并一并成为他要留下来,在这个城市生根发芽的决心和内在的动力。
                    她和她的家人,都是喜欢他的,而他,同样也是。三年以来,自己在这所城市所投下的稿件,刊在刊物上的诗歌、散文、小说,不但有她亲手传递到她父亲所在编辑部得以编辑、修改、刊发的汗息,而且,自己每一个由编辑裁剪好需要认同的文本、稿件、回复,都流淌着她的气韵———为他整理成册,供他翻阅并珍藏于她的书橱。
                    他从生涩中一步一步的走来,能够写出让许多人称道、让文友们艳羡、让行家首肯的具有思辨与哲理、充满底蕴与文化气息、善于提炼生活且诗意与警策并存的作品,都涵盖着她父亲、一个自己叫张伯的人的功绩。写作上给予指导,写作时给他提供素材,给他书籍以借鉴,在他写不下笔时的思想启迪,自自己有缘与她相识、相遇以后,抽空到她的家,得到他的指教,就是寻常之事。而她的母亲呢,也常常眯缝着眼,听他们讨论,嘘寒问暖中常常作些好吃的东西,留他在家用饭,与她最亲近的爷爷,看他,总是慈祥得像看自己的孙子。
                    她是专职于报社收发稿件的文员,是高中毕业后顶替母亲来报社工作的。而自己在大学的课余,除了努力用汗水和艰辛换得一份生活的酬劳以外,勤耕的笔,不但拓宽了自己的视野、空间,也因有她和她的家人的鼓励与鞭策,让自己在这里觅得了一个知音。
                    在这里,不但有自己心灵的挈合,而且在恬憩的回忆中也落满厚厚的甘淳。一些悉心的日子———是春暖花开的美妙,有翩然娇纯的笑声,砰然心动的少年一见如故的倾心呀,三年多以来,即使是冬日,也同样馥郁并温暖着他,让他在今夜,忽然有诉说不尽的思量和对流逝的往昔的不断追忆!
                    


                    11楼2012-05-06 13:45
                    回复
                      驿路梨花,回响着母亲的牵挂。母亲节到了,孩儿怎么回答?
                      文中所述实在感人至深!赞美!!!


                      12楼2012-05-06 15:23
                      回复
                        问好一舞,周末愉快!好久不见,一切好吗?在心中一直牵挂你!还以为你就这样悄然离开网络,回归到万丈红尘之中,今日再度看到你的佳作,那熟悉的文字,那美轮美奂的感觉在心里无限放大……
                        


                        13楼2012-05-06 19:27
                        回复


                          14楼2012-05-06 19:28
                          回复


                            15楼2012-05-06 19:28
                            回复


                              关切是问 而有时 关切是不问 倘或一无消息 如沉船后静静的海面 其实也是一种记得


                              16楼2012-05-11 13: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