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汉服吧 关注:5,001贴子:10,728

回复:贴一个马王堆面料的集锦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七、印花敷彩纱——迄今所见最早的印花与彩绘相结合的丝织品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早期
幅宽44厘米、长54厘米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印花敷彩纱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印花与彩绘相结合的丝织品。它是用印花和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在轻薄的平纹组织丝织物方孔纱上进行印染加工而成。墓内出土的绵袍,有三件以印花敷彩纱作为面料。这是当时贵族妇女一种华丽的时装用料。
印花敷彩的色彩约有5种,其中保存较好的为朱红、粉白和墨三色。图案为藤本科植物的变形纹样,由枝蔓、蓓蕾、花穗和叶组成,外廓略作菱形。单位面积较小,长4厘米,宽2.4厘米,四方连续,错综排列,通幅共有22个图案单位。枝蔓部分线条婉转,交叉处有明显的断纹现象,属于印制。描绘的蓓蕾、花穗和叶则具有笔触的特征。根据对图案的分解和模拟试验,印枝蔓部分时,将四个单位并成一版,即并成一个长8厘米、宽4.4厘米的大菱形,按幅宽48厘米计算,每米800多个图案单位,需印200余次。在织物上印好枝蔓后,还需要进行描绘。描绘的工序大体可分六道:(1)用朱红色绘出花穗,(2)用重墨点出花穗的子房,(3)绘浅银灰色的叶、蓓蕾和纹点,(4)绘暖灰色调的叶和蓓蕾苞片,(5)绘冷灰色调的叶,(6)用粉白勾绘、加点。据分析,为了便于加工,在印花之前,先将织物练染理平,并作好定位记号。所以印花时渗透性好,线条又比较润泽,图案单位间也没有相互叠压和疏密不均的现象。这种印花敷彩纱无疑是我国古代人们在涂料印染方面的杰作,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平。



17楼2012-05-05 03:18
回复


    


    18楼2012-05-05 03:19
    回复
      八、黄色对鸟菱纹绮——汉代纺织工艺的新品种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早期
      长64厘米、幅宽51厘米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对鸟菱纹绮是平纹地起斜纹或浮长花的素色提花丝织品,其经纬密度每平方厘米100×46根,是汉代纺织工艺的新品种。图案由细线条雷纹组成的四方连续菱纹,再在菱形花纹框内嵌着植物花草和鸟纹。每组三层,分别为对鸟和两种不同的菱花。全幅六组,每个菱纹长6.2厘米,宽4.8厘米。一个花纹循环单位宽5.18厘米,宽6.2厘米,一花经线数约518根。织造技术相当复杂,专家研究推测,当时应有提花束综装置的织机才能达到织造要求。图案中几何纹、植物纹和动物纹相互交替分布。对鸟飞翔在朵朵云气之中,瑞草花卉枝叶蔓生,菱形耳杯纹连续紧扣。线条配置匀称,画面生动活泼。一号墓出土三幅绮,其中一幅为对鸟菱纹绮。另出土的香囊、枕巾、竽律袋以及辛追遗体包裹外层,都用绮缝制。
      绮的名称出现较早,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招魂》中有“纂组绮绣”的诗句,《战国策》中更有“曳绮縠(hú)”等记载,其注皆与《说文》相同:“绮,文缯(zēng )也。”文缯(zēng )即是有花纹的平素类织物。楚国文学家宋玉在《神女赋》中曾用“罗纨(wán)绮缋(huì)盛文章”的诗句赞美绮、罗等丝织品,可以想象古代的罗、绮是何等的精美。
      


      19楼2012-05-05 03:19
      回复
        refrence:【面料资料】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汉服面料集锦
        http: // info.hanfudian.com / kj / ShowArticle.aspx?ArticleID=160


        21楼2012-05-05 03:21
        回复
          ,没办法把旧贴拿出来顶


          23楼2012-05-06 05: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