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吧 关注:5,681贴子:89,683

【时事】定期更新网络上有关于女娲的最新相关信息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其实这些在网页上找一找就有,但我估计没多少人有这么闲情逸致。所以今后就在这个帖子里面,我一直更新转载网络上有关于女娲各方面的消息好了也方便各位懒虫


IP属地:福建1楼2012-05-11 01:58回复
    先把这段时间的全都上传好了——————————————————————————————————————————————————————
    【5月8日】
    《女娲补天》女美术家环保作品展在北京揭幕

    5月8日,《女娲补天》女美术家环保作品展在B京揭幕。

    5月8日,水卫士行动一周年《女娲补天》女美术家环保作品展在B京揭幕
      画展共展出100余件作品,以女性的视角呼吁爱水、爱环境,表达作者对环境问题的忧虑,以及改善环境的愿望。


    IP属地:福建2楼2012-05-11 02:03
    收起回复
      《袁熙(和谐)坤作品嫦娥舍利《女娲补天》亮相博鳌亚洲论坛年会》
      近日,“嫦娥舍利”版“女娲补天”雕塑在刚刚落下帷幕的博鳌亚洲论坛2012年会上亮相。
        女娲手中所托的补天石中镶嵌有飞天而归的“嫦娥舍利——嫦娥二号探月卫星运载火箭残骸”。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后,搭载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的部分残骸经公证后留存,成为极其珍贵的航天纪念品,袁熙坤先生因其所承载的代表人类文明与和平的伟大意义而将其命名为[嫦娥舍利]。而该批限量作品也成为环保与航天科技完美结合的艺术典藏。
        为推动世界各国的和平和友谊, 该批限量“嫦娥舍利”版“女娲补天”雕塑作为本届博鳌亚洲论坛最为珍贵的“国礼”,赠送给了与会的各国政要。
        嫦娥2号运载火箭残骸目前已通过国家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的特许经营授权,其收益将回馈国家探月工程的科研奖励及科普教育等公益事业。

      


      IP属地:福建4楼2012-05-11 02:19
      收起回复
        【5月18日——20日】
        竹山将举行女娲文化旅游节
         湖北日报讯 (记者唐晓安、通讯员王超、方荣华、黄治荣)从12日召开的十堰第二届女娲文化旅游节筹备会上获悉,该节会将于今年5月18日至20日在竹山县举行。
        中国·十堰第二届女娲文化旅游节将举行女娲公祭大典、特色产品展示展销会、湖北省绿松石行业商会成立暨湖北省绿松石文化研究基地揭牌、招商引资项目签约、第二个中国旅游日庆祝活动暨女娲天池景区首游式、女娲暨中华女性文化研讨会等活动。


        IP属地:福建7楼2012-05-11 02:25
        回复

            湖北日报讯 22日,在竹山县城关镇莲花村女娲文化广场上,女娲造型的雕像基本制作完成。十堰第二届女娲文化旅游节将于5月18日至20日在竹山举行。


          IP属地:福建8楼2012-05-11 02:29
          回复
            【主打女娲文化红色文化 涉县旅游业“提速提质”】
            近日,涉县举办旅游招商恳谈会,主打女娲文化和红色文化两张“特色牌”,吸引来外地客商踊跃投资,签约投资额达11.4亿元。
              近年来涉县严格坚持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先后完成了《涉县旅游总体规划》、《娲皇宫修建性详细规划》等一系列旅游开发规划。为使优秀的规划变成现实,涉县先后投资6亿多元,维修娲皇宫、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西戌红色新闻旧址等20多家旅游景区(点),从而有力地保证了旅游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益。
              为保证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涉县还出台了多项鼓励旅游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对重大旅游项目,优先安排土地指标。县财政每年设置不少于1000万元的旅游发展资金,对新评为国家5A级、4A级景区的,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的奖励。
              今年,涉县又以建设冀西南重要旅游地、冀晋豫三省交界旅游金三角重要通道和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把女娲文化和红色文化两张“特色牌”打造成涉县旅游业发展的新“引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力争把涉县景区打造成5A级景区。


            IP属地:福建11楼2012-05-27 03:04
            收起回复
              【被工地包围居民忧“女娲补天”不保(图) 2012年06月12日

              雕像如今身陷工地包围之中。
              地点:南山区蛇口望海路
              事件:家住蛇口的市民王先生反映,目前海上世界片区改造如火如荼,到处是工地,一片灰蒙蒙。曾是蛇口工业区标志性建筑、代表着蛇口开拓进取精神的“女娲补天”大型石雕,则成了一个孤岛。
               记者跑腿:前天中午,南都记者在蛇口望海路找到该石雕。举目望去,石雕被一片工地包围。一侧是在建的希尔顿五星级酒店,对面是200多米高的招商局广场写字楼。“女娲”举着一块准备去补天的石头,全身布满灰尘,孤零零伫立。
              


              IP属地:福建14楼2012-06-30 17:07
              收起回复
                【昆山女娲宫】
                昆山女娲宫位于县城北郊贾鲁河畔的山子头村,这里古称“昆山”。史书载有“女娲居昆山”。相传人祖女娲、伏羲在此“绕烟为媒,滚磨成婚”,先民为敬奉女娲而建女娲宫,后废。现今的昆山女娲宫系1996年民间捐资在汉代古城遗址上所建。女娲宫占地30亩,有女娲宫主殿和伏羲殿、玉皇殿、老母殿和两侧配殿。主殿阔五间,双檐出厦,四角挑脊;殿内供奉女娲塑像,仪式端庄,形象逼真。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女娲宫与女娲城同成庙会,祭祖观光者络绎不绝。
                


                IP属地:福建16楼2012-06-30 17:12
                回复
                  【竹山“女娲补天地”获版权认可】
                  长江商报消息 本报讯 日前,竹山县版权作品“女娲补天地,人间桃花源”在省版权局成功登记,标志着该县打造的生态文化旅游品牌拥有了正式的版权。
                  竹山县是传说中的女娲补天地,也是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的原型地,该县女娲传说已被列入湖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该县先后投入巨资建设了女娲山、圣女峰等国家3A级风景区,为品牌塑造注入了强有力的实物依托。
                  


                  IP属地:福建19楼2012-08-03 01:34
                  收起回复
                    【兰州:大型主题雕塑《伏羲女娲》在文化滋养中诞生/图】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2012-10-19
                    弘扬传承华夏文明展示特色黄河文化大型主题雕塑《伏羲女娲》在文化滋养中诞生

                    图为华夏人文始祖园全景



                    市委书记陆武成观看雕塑创作



                      作者:记者李超张建平
                      10月14日,由中国雕塑院院长、当代著名雕塑艺术家吴为山先生设计创作的大型主题雕塑《伏羲女娲》在位于安宁区段黄河之滨的华夏人文始祖园正式揭开神秘面纱,其大气恢弘的气势和鬼斧神工般的雕塑技艺令所有目睹者惊叹不已。这不仅为百里黄河风情线再添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成为甘肃最大文化雕塑、兰州新的城市地标和“中国西北游、出发在兰州”的重要节点,进一步提升了兰州市、甘肃省的知名度、美誉度和文化软实力,更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赋予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
                    历时三年全力打造“伏羲、女娲”耸立黄河岸边
                    2011年1月,兰州市十四届六次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华夏人文始祖园列入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成为打造黄河景观带和文化长廊的重点项目之一。2月,该项目正式通过立项审批。3月,市委书记陆武成再一次前往北京对吴为山设计的两种造型泥塑小样进行审稿,并确定了其中一个造型。
                      同年4月12日,兰州市政府文化项目建设工作协调会召开,并根据选址范围正式议定该项目由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牵头承建。4月13日,经济区派专人到北京对这一造型泥塑小样进行进一步审察修改,正式签约被列入了日程。4月25日,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南京中雕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黄河厅正式签订伏羲女娲雕塑设计制作合同,并由吴为山亲自监制雕塑各阶段放样及铸造过程。6月份,市委书记陆武成亲自来到吴为山在北京的雕塑制作车间,实地审察了伏羲女娲雕塑高4.9米的泥塑小样,经过仔细了解和多角度感受后,怀着慎重的态度确定了最终的设计方案。
                      历时4个月后,雕塑泥塑小样模型被制作放样到1:1比例(高19.5米)。这些时间里,吴为山几乎时刻都在雕塑模型制作现场,为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亲自操刀进行了精加工。
                    人文始祖伏羲与女娲

                      伏羲、女娲是中华民族敬仰的“人文初祖”,被尊为“三皇之首”(三皇指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和“百代之先”,是中国远古时代文明初创的杰出代表。传说伏羲是龙图腾的部落首领,其形人首蛇身,兄妹结合繁衍了中华民族,被称为人祖,所以中华民族为龙的传人。黄帝统一中原各部族,创建国家,炎帝教民务农,所以华夏农耕民族都尊奉黄帝、炎帝为共同祖先,自称“炎黄子孙”。据史料推算,伏羲、女娲早于以炎帝、黄帝为代表的五帝约两千年,早于中华儒文化的创始人孔子约五千年,是真正意义上的华夏文明的起源先祖。
                      东汉人皇甫谧所著《帝王世纪》是专述帝王世系、年代及事迹的一部史书,其中记载:“太昊帝庖牺氏(即伏羲氏),风姓也。生于成纪(即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宋代人罗泌所著《路史》记载:“太昊伏羲氏华胥,居于华胥之渚,尚暨叔姬翔于渚之汾。巨迹出焉,华胥决履以辁之,意有所动,虹且绕之,因孕十有二岁。生于仇夷,长于起城。”意为:伏羲的母亲华胥,生活在华胥水边,因为踩神的足迹而怀上伏羲。伏羲生于仇夷,长在起城,即现在的甘肃天水,所以,甘肃天水历来被称为“羲皇故里”。
                      伏羲是从渔猎过渡到农业时代的代表人物,传说他结网捕鱼、发明狩猎,增加民众的饮食内容;搬离巢穴、创建房屋,改善民众的居住环境;养蚕织布、丰富装饰,改变民众的单一穿着;尝味百药、制造九针,创造民众的医疗条件,更凭借创文字、造书契、作历法、制礼乐,以先天八卦和五行等理论,推进先古社会不断向文明迈进。
                      女娲也是具有神话色彩的传奇人物,传说她架八卦炉,炼五色石,以石补天;抟土造人,立极造物,别男女,通婚姻;制作笙簧琴瑟等乐器,为万物充盈灵气;规范婚姻制度与嫁娶礼仪,为女媒而设置婚姻,是中华民族的总先妣。
                      伏羲、女娲的“开天明道”之功,奠定了几千年中华文明繁荣昌盛的根基,为华夏各族人民摆脱蒙昧、步入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开创了中华民族灿烂耀眼的文明先河,使中华文明薪火相传、源远流长。
                    


                    IP属地:福建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0楼2012-10-22 22:51
                    回复
                      【临汾人祖山景区一期工程启动】2012年11月07日
                       本报讯(记者 祁欣)人祖山魅力四季,山花烂漫、云海仙山、层林尽染、冰清玉洁。昨天上午,临汾日报社、中共吉县县委、吉县人民政府、人祖山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主办召开了“人祖文化暨刘合心《追梦人祖山》研讨会”,相关专家学者30余人应邀参会。
                      我市知名学者冯彦山对人祖山景区进行了介绍,并对女娲、伏羲是史前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进行论证,有可能让传说走下神坛,变成历史的真实。
                        通过考古资料、史书记载及当地传说、民俗相互印证,人祖山麓、人祖山怀和人祖山周边出土的石器、陶片等经考察证实距今25000年至10000年前,人祖山地区有古人类活动;在吉县柿子滩崖岸上的女性岩画、城内挂甲山脚的男性岩刻,被专家团队认定为女娲、伏羲崇拜的遗存。女娲岩画为中国目前发现最古老的岩画。事实说明,人祖山地区生活的古人类就是女娲、伏羲部落;对于25000年前至10000年,恰与传说中的女娲、伏羲时代相对应,此时段出土的文物、岩画、岩刻证明该时期不仅仅只是传说;人祖庙娲皇宫女娲塑像下出土了6200余年前的古人头盖骨和明代人关于“皇帝遗骨”、先人留下的“墨书题记”,为祖骨崇拜、女娲崇拜、女娲是人类提供了有利证据;人祖山又名风山,因山之悬崖有“风洞”而得名。女娲、伏羲为风姓,又是因山而设姓。风山之记载见于北魏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奠定了在全国具有的唯一性;又因吉县当地自古以来有7月19日祭祀女娲、伏羲的民俗和“人根之祖,出在吉州”的民谣。研究有别于其他出处,认为女娲、伏羲不是人,是中华民族的真正始祖。
                       我市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刘合心表达了对人祖山的情怀,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对于文学的追求及爱好,在人祖山考察期间,深刻感受到其深邃的文化内涵,动人的历史传说,瑰丽的自然风景,更有左邻的壶口瀑布和抗战遗址克难坡。对于研究成果希望在今后的开发工作中能够得到充分的运用及落实。”据悉,吉县人祖山景区一期工程已经开工,总投资8亿元,预计在2014年可开放迎客。
                      


                      IP属地:福建23楼2012-11-11 21:29
                      回复
                        风陵渡黄河文化园举行女娲祭拜大典】2012-11-14
                        11日,位于风陵渡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黄河文化园热闹非凡,这里正在举行一场女娲圣像的落成祭拜大典。来自黄河两岸的各界人士共同见证并参与了这场以弘扬女娲文化为主题的盛典。
                        风陵渡地处晋秦豫三省交界、黄河大拐弯之处,是中华民族最早发祥地之一,180万年前的西侯度人在这里点燃了人类文明史上的第一把圣火。据史料记载,女娲死后就葬在风陵渡黄河岸边,风陵渡也因女娲陵而得名。为弘扬与挖掘黄河文化、根祖文化,风陵渡女娲文化研究会、山西浮云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陕西旗开得胜投资有限公司经过努力,在风陵渡浮云山黄河文化园重建女娲神宫和女娲文化广场,并在女娲文化广场塑建露天女娲圣像。另据了解,浮云山黄河文化园第三届女娲文化节将于2013年农历正月十三至十五举行。


                        IP属地:福建24楼2012-11-21 17:23
                        回复
                          娲皇宫获省十佳景区 】2013年01月10日
                          近日,在首届“诚议燕赵 胜境河北”河北旅游代表品牌公众推选活动中,涉县娲皇宫景区荣膺“十佳旅游风景区”殊荣,娲皇宫女娲文化系列产品被评为“十佳旅游纪念品”,为全省唯一一家获得两项殊荣的单位。
                          近年来,该县不断加大对该景区的投入,高标准建设和完善了相关旅游配套设施,提升了景区的体量和品位,突出了景区的服务功能。同时,为弘扬女娲文化精神,传承地方民俗文化,娲皇宫风景区管理处还根据娲皇宫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精心组织设计推出了娲娃、文化剪纸、经文拓片等女娲文化系列旅游纪念品,极具收藏价值,深受游客欢迎。


                          IP属地:福建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5楼2013-01-22 00:25
                          回复
                            【感念“女娲补天相助”台湾欢庆天穿日】 2013-02-18

                            [提要] 据台湾“今日新闻网”报道,台湾新竹县长邱镜淳、横山乡乡长古荣耀、县议员张志弘、民政处客家事务科长吴建河, 17日大年初八,民众收假上班前的最后假日,共同出席在横山乡“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态馆”举行的“女娲补天天穿日客家日樱花季”开幕活动,活动将从2月17日持续到3月1日客家的“天穿日”。
                              中新网2月18日电 据台湾“今日新闻网”报道,台湾新竹县长邱镜淳、横山乡乡长古荣耀、县议员张志弘、民政处客家事务科长吴建河, 17日大年初八,民众收假上班前的最后假日,共同出席在横山乡“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态馆”举行的“女娲补天天穿日客家日樱花季”开幕活动,活动将从2月17日持续到3月1日客家的“天穿日”。
                              “天穿日”源于古代女娲补天传说,为客家人感念女娲补天相助的特殊节庆,相传每逢农历元月20日,客家人便会放下工作,一方面趁农闲时休息,也让大地休养生息,早期的农业社会,天穿日是客家人十分重要的节日,一般民众要过完元宵节才算过完农历年;但对客家人来说,过完了天穿日才开始收拾心情整田插秧,展开一年的农忙时节。
                              “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态馆”馆长徐清钧表示,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态馆在新春前2月2日樱花季就开幕,刚好碰上连续年假中的西洋情人情,所以也吸引很多情侣到这里来欣赏樱花,欢迎各地的乡亲朋友能够来欣赏台湾灯会时,也能到横山乡“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态馆”欣赏客家人文与美丽的生态环境。
                              活动现场除了有“新竹县客家传统推展协会”准备的传统客家男女对唱歌曲、客家小戏表演,更有利用乌克丽丽演奏客家名曲的精采演出,现场还特别请到了“台湾书法交流协会”的多位大师们到现场表演挥毫写春联,免费的送给大家,带回一整年的福气。


                            IP属地:福建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8楼2013-02-25 15:05
                            回复
                              河北涉县娲皇宫举办“女娲祭典”2013-04-10
                                传说中农历三月十五是娲皇圣母的神诞日,因此,每年农历三月初一到十五,涉县当地群众都要到娲皇宫举办庙会庆祝。从2003年开始,娲皇宫附近的弹音、唐王蛟等8个村恢复了已停办60多年的朝顶祭拜女娲的仪式——即“朝顶”,并于2006年6月,“女娲祭典”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月10日,娲皇宫庙会第一天,当地群众身着盛装,共同庆贺娲皇圣诞。


                              IP属地:福建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0楼2013-04-10 18: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