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云鹤吧 关注:122贴子:6,980

回复:红砚书屋诗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 221.225.171.*
心语如诗,先谢了!小小拙作,先生不嫌,心语已是很高兴了。先生书画虽是心语喜欢的,但受之有愧哦~!:)我的地址: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人民医院孙朝晖 邮编:256500 手机15054321686 遥握!:)


363楼2009-05-06 20:30
回复
    • 221.225.168.*
    知寒堂 00:25:51
    补读书屋
    知寒堂 00:25:58


    364楼2009-05-09 00:28
    回复
      • 221.225.167.*
      灊庐 (2009-04-25 22:32:39)
      徐老师:画框数量及尺寸:
      四尺条标准框×4,其中2个横挂,挂件装在横边,
      六开(即画芯35cm*46cm)标准框×6个,2个横挂,
      内径30cm*80cm的横挂框1个(放斋号用),
      内径100cm*50cm横挂框1个,谢谢


      365楼2009-05-14 18:39
      回复
        • 221.225.167.*
        在苏州曾向鹤兄索求扇子和评弹,江南贪心,兄莫笑话,呵呵。我的地址:北京7254信箱孙书玉,邮编:100074。


        366楼2009-08-15 20:16
        回复
          • 221.225.166.*
          ○ 送秦少章序 ○
          张文潜
          诗不云乎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夫物不受变 则材不成 人不涉难 则智不明 季秋之月 天地始肃 寒气欲至 方是时天地之间 凡植物出於春夏雨露之余 华泽充溢  支节美茂 及繁霜夜零 旦起而视之 如战败之军 卷旗弃鼓 裏疮而驰 吏士无人色 岂特如是而已 於是天地闭塞而成冬 则摧败拉毁之者过半 其为变亦酷矣 然自是弱者坚 虚者实 津者燥 皆歛其英华於腹心 而各效其成 深山之木 上挠靑云 下庇千人者 莫不病焉 况所谓蒹葭者乎 然匠石操斧以游山林 一擧而尽之 以玄栋梁 桷杙 轮舆 輹輹 巨细强弱无不胜其任者 此之谓损之而益 败之而成 虐之而樂者是也 吾党有秦少章者 自余为大学官时 以其文章示余 愀然告我曰 余家贫 奉命大人而勉为科擧之文也 异时率其意为诗章古文往往淸丽奇伟 工於擧业百倍 元佑六年及第 调臨安主薄 擧子中第可少樂矣 而秦子每见余辄不樂 不能为言所不合不能交 飮食起居动静百为不能勉以随人 令一为吏皆失已而惟物之应 少自偃蹇 悔祸响至 异时一身资养於父母 令则妇子仰食於我 欲不为吏又不可得 自令以往如沐漆而求解矣 余解之曰 子之前日春夏之草木也 令日之病子者蒹葭之霜也 凡人性惟安之求 夫安者 天下之大患也 能迁之为贵 重耳不十九年於外 则归不能覇 子胥不奔 则不能入郢 二子者 方其羁穷忧患之时 阴益其所短而进其所不能者 非如学於口耳者之浅浅也 自令吾子思前之所为其可悔者 众矣  其所知益加多矣 及身而安之 则行於天下 无可解者矣 能推食与人者 常饥者也 赐之车马而辞者 不畏徒步者也 苟畏饥而恶步 则将有苟得之心 为害不旣多乎 故陨霜不杀者物之灾也 逸樂终身者 非人之福也 元佑七年仲春十一日书
          这是我从一个韩国网站上下载的,以后找一些专业性质的文章千万不要在百度上搜,百度毕竟还是过于商业化,很多地方不成熟,建议用google。
          。


          368楼2009-09-12 03:40
          回复
            .壬午春久雨忽晴,喜而作此,耐青金鼎时年七十又八。


            IP属地:江苏369楼2009-09-16 11:53
            回复
              陈墨移八十后集写甲骨文字、携儿扶女寓苏州 [图章]
               作者介绍:陈墨移:字邦福,江苏丹徒人。与其胞弟陈邦直,皆受罗王之学影响而治甲骨文,终成名家。解放前流寓苏州,住承天寺内,生活艰难,但治学不断,和郭沫若先生时有信函往来。擅写甲骨文。


              IP属地:江苏370楼2009-09-16 12:11
              回复
                杨仲子,中国音乐教育家、篆刻艺术家。号粟翁。1938年起,在重庆历任国立女子师范学院教授、国立音乐院院长、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主任等职。1947年在南京任全国音乐学会理事长、礼乐馆编纂、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教务主任兼教授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江苏省文史研究馆任职。杨仲子是中国近现代较早的音乐教育家之一。他知识渊博,多才多艺,并兼学文学、诗歌,尤其爱好篆刻及书法。早在20年代,他的篆刻就与齐白石齐名。徐悲鸿称他是“以占卜文字入印的第一人”。


                IP属地:江苏371楼2009-09-16 12:17
                回复
                  题识:游观自乐乃有鸟兽虫鱼,小钝斋主元龢吴曾善并识。
                  钤印:吴曾善印、慈堪无恙 
                   说明 : 吴曾善(1890-1966),江苏苏州人。精于法学,工书。对古文字研究甚深。能以甲骨文字作书成联,颇有功力,为近代甲骨文书家中有较大成就者。曾任东吴大学教授,解放后被聘为上海文史馆馆员。


                  IP属地:江苏372楼2009-09-16 12:19
                  回复
                    款识:天公玉戏,把惊尘净扫,待将春至,一味冷香,先与幽人作诗思。更着霜风吹紧,便开遍,枝枝红媚,畅好景,月破黄昏,消得几回醉。容易,又一岁,忆陇上别离,道远难寄,相逢驿使,凭问乡园着花未,花事今年便了,休辜负,初春天气,拌日日,花下饮,伴花稳睡。调寄暗香。辛巳小阴之月古杭梅东里氏丁辅之海上守寒巢时年六十有三。
                    钤印:丁辅之印、鹤卢诗画、齿豁头童六十三 
                     说明:丁辅之(1878-1949)名仁,号鹤卢,守寒巢生。浙江杭州人。为八千卷楼丁松生后人。家富收藏,嗜甲骨文。与王福厂,吴昌硕等同组西泠印社。


                    IP属地:江苏373楼2009-09-16 14:58
                    回复
                      款识:完白山人刻印不易得,与吉罗居士同,四十年来所见皆不多。丁丑刼后,江浙旧家避兵沪者日众,文物亦随之而来,故今年所见邓印独多,汇为一箑,以供研求。己卯夏,鹤庐记。
                      印鉴:丁辅之。


                      IP属地:江苏374楼2009-09-16 15:00
                      回复
                        题识:植生仁兄大人正。直绳李准。 
                         释文:清言如晋人足矣,浊酒以汉书下之。
                        钤印:李准字直绳又号任庵、上马击贼下马作露尸李准,字直绳,四川邻水人。清末提督广东水师。辛亥革命后隐居天津。工篆、隶,日以临池为事。抗战前逝世。
                        2008年7月澳门艺术博物馆《百年心画—晚清民国名人书迹展》展览;《百年心画—晚清民国名人书迹》第54页,2008年7月澳门艺术博物馆出版。


                        IP属地:江苏375楼2009-09-16 16:33
                        回复
                          题识:鱼存自可乐,禽鸣不如归,庚申十月李准。
                          钤印:李准之印、直绳金石文字 
                           说明:李准,四川邻水人。曾为清军将领,辛亥革命后为胡汉民所用。工书,尤擅隶书。大公报之报名即为李准所写,一直延用至今。其隶书深有汉碑书风,稳重而中见精神,应为近代隶书之杰出者。


                          IP属地:江苏376楼2009-09-16 16:35
                          回复
                            款识:画三仁兄大人法正。次籛王寿彭。
                            钤印:王寿彭印(白文)、次籛(朱文) 
                             录文:庭前风竹有声画,槛外云山无字诗。


                            IP属地:江苏377楼2009-09-16 18:21
                            回复
                              题识:北平射虎孙阳求马,西母驾车王子骖銮。有桓先生雅今,丙寅六月李准。
                               
                               作者简介:李准(18701-1939)四川邻水人。字直绳。历任总兵、广东水师提督兼巡防营统领。1922年曾被北洋政府授为直威将军。再迁居天津,以鬻字为生。《大公报》请其题鉴,并沿袭至今。


                              IP属地:江苏378楼2009-09-16 18: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