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件事情,是波希米亚王国的王位问题。上文提到,波希米亚在经过15世纪的胡斯战
争以后,已经争取到了宗教自由,但是国王却常常是由天主教的帝国皇帝兼任。到1612-
1619年在位的马西亚斯(Matthias)皇帝时期,仍然是皇帝兼任波希米亚国王。上文提
到,查理五世皇帝(1519-1556)是第一位也是唯一的帝国和西班牙王国的共主,但是查理
五世情愿把皇帝的位子让给自己的弟弟,波希米亚和匈牙利国王菲迪南一世。这个马西
亚斯皇帝,就是当年菲迪南一世的孙子。马西亚斯是个狂热的天主教徒,矢志扼制帝国
境内新教的扩张。他看到德意志境内的七大选帝侯中,三个大主教当然是旧教的同道,
但是帕拉亭(普法尔茨)、勃兰登堡选帝侯成了开尔文派、萨克森选侯已经皈依路德派。
现在关键的一票就是波希米亚国王了。目前波希米亚国王是自己兼任,可以说是万无一
失,但是自己百年以后呢?他没有儿子,将来皇帝和波希米亚国王两个位子都要选举,
万一波希米亚选出的国王是个新教徒,那么七大选帝侯的力量平衡一定会倒向新教一
边,很可能会所选出一位新教徒皇帝。这是马西亚斯所绝对不能容忍的。马西亚斯皇帝
的解决办法,就是一定要争取在自己生前,就让自己的表弟菲迪南,也是马西亚斯皇帝
祖父菲迪南一世皇帝的另一个孙子,先接替自己出任波希米亚国王。表弟菲迪南是个和
马西亚斯一样狂热的天主教徒。这样,将来菲迪南可以先掌握波希米亚王位,再进一步
接替马西亚斯的皇帝位。
为了实现这个如意算盘,马西亚斯双管齐下,一面加紧在捷克境内迫害新教徒,一面让
保皇派的捷克议员开国会选举表弟菲迪南为新的波希米亚国王。但是波希米亚的新教徒
不答应,和两百年前胡斯战争一样,他们决定起来反抗,1618年5月21日,经过国会一番
激烈的辩论,国王最宠信的几位近臣,被从王宫的窗口扔了出来。这就是历史上颇有名
气的“扔出窗外事件”。这个事件成了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索。
“扔出窗外事件”之后,新教徒组织临时政府,并组建一支军队和皇帝公然对抗。马西
亚斯皇帝在第二年1619年驾崩,表弟菲迪南正式当选皇帝,是为菲迪南二世。波希米亚
反政府的新教徒拒绝承认皇帝菲迪南二世兼任国王,把捷克的王冠献给了新教的帕拉亭
选帝侯菲德列。德意志新教诸侯大多数站在捷克一边,以帕拉亭选帝侯菲德列为首。而
皇帝菲迪南获得天主教诸侯联盟的支持,以巴伐利亚公爵马克西米利安为首。三十年战
争正式爆发。
三十年战争是一场欧洲国际矛盾的总爆发,战争中支持帝国最力的,大概要数皇帝的表
亲西班牙王室。
2。2 西班牙的线索:重新征服与腓力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