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全面战争吧 关注:62,210贴子:2,010,046

欧洲近古名将传 从发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给百度


IP属地:江苏1楼2012-06-10 10:05回复
    --顾剑
    公元476年,在历经了两百多年西方蛮族入侵和内乱之后,早已摇摇欲坠的西罗马帝国终
    於灭亡了。在欧洲文明史上,这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年份,它标志着欧洲历史上希
    腊罗马的古典时代终结。伟大而荣耀的罗马帝国,从公元前700多年罗慕洛兄弟建立罗马
    城起,到西罗马帝国灭亡,延续了一千多年,而这个千年帝国的末代皇帝,与它的开国
    国王一样,也叫罗慕洛,冥冥之中莫非真有天意?尽管此后,东罗马帝国,以拜占廷为
    中心(今天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市),在拜占廷帝国的名号下又继续存在了一千年,但是
    对欧洲本土而言,千年帝国的最终陷落,从此就开始了一个漫长的中世纪黑暗时代。这
    个黑暗时代绵绵一千年,无论是科技、文化、思想、经济,还是军事,都在宗教保守势
    力和诸侯割据的双重桎梏下极其缓慢地发展着。
    专就军事艺术而言,尽管西欧中世纪史上也有几位传奇式的英雄,如查里曼大帝,法国
    的查里-马特,英国的狮心王,征服者威廉,但是如果专就军事学术而言,这些军事天才
    的光辉,犹如散布在千年漫漫长夜中的几点寒星,远不足以辉映古今。当时欧洲的军事
    学术水平,不仅比蒙古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颇有不如,甚至比古典时代的凯撒、亚历山
    大时期还要退步不少。美国军事学家杜普伊曾经说,亚历山大大帝所指挥的马其顿军
    队,可以打败火器普遍装备之前的任何一支欧洲军队。
    


    IP属地:江苏3楼2012-06-10 10:06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这种情况,随着欧洲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运动和火器改良并装备军队而改变。历数欧洲
      军事史上的伟大统帅,在公元前古罗马的凯撒和近代19世纪初法国皇帝拿破仑这两大巨
      擘之间,两千年的时空,泰半都是17、18世纪的人物,包括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
      法国的杜伦尼元帅、大孔代亲王、英国的马尔博罗公爵丘吉尔(二战时英国首相丘吉尔的
      直系祖先)、克伦威尔、奥地利的欧根亲王、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俄国的苏沃洛夫。其
      中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有着特殊的地位,他被称为欧洲现代军事之父,上承古典时
      代和中世纪历代名将,下启腓特烈和拿破仑。拿破仑曾经说过,亚历山大、凯撒、古斯
      塔夫-阿道夫、和腓特烈大帝这4个人,是对他学习军事艺术启发最大的前代名将。
      笔者前些日子参观美国西点军校。西点军校有一座军事博物馆,虽然外表上只是不起眼
      的一座三层小楼加一个地下层,与北京的军事博物馆规模根本无法相提并论,但是藏品
      也极为丰富,而且是西点军校军事史教学的基地,号称是西半球收藏最富的军事博物馆
      (笔者注:西半球毕竟只是南北美洲,一笑)。西点军事博物馆有一层专门是欧洲军事
      史,每一个时代只选一个划时代的著名战役,作成战场模型加以详细介绍,其他都只是
      一般化的一笔带过。从罗马帝国时代标志骑兵时代兴起,并对罗马军团体制占有优势的
      公元378年阿德里安堡战役,到1757年普鲁士腓特烈大帝斜楔线式战术的杰作罗斯巴赫战
      役,中间1400年的时间,只选了两次会战,一次是英法百年战争中的阿金库尔战役,此
      战标志着中世纪典型的重装骑士的没落,另一次就是古斯塔夫-阿道夫的布莱登菲尔德会
      战(Breitenfeld)。西点军校给这次战役的标题是“中世纪的结束和现代的开始”。
      


      IP属地:江苏4楼2012-06-10 10:06
      回复
        此后,新教的思想在欧洲更广泛传播开来,尤其是德意志地区马丁。路德的路德派,开
        尔文派,英国的清教徒,法国的胡格诺教徒。基本上来说,各国的宗教问题都曾经引起
        旧教和新教的大规模内战和杀戮,到1618年三十年战争爆发之前,大体上新教和旧教的
        版图是这样的:英国已经成了新教国家,法国天主教占上风,但是也已经实现了宗教和
        解,天主教徒和胡格诺派可以和平共处,西班牙从来就是一个天主教国家,没有这个问
        题,北方强国瑞典和丹麦是新教国家。俄罗斯当时还刚刚形成,伊凡雷帝(伊凡四世,
        1533-1584年在位)刚刚称沙皇,仅比三十年战争的时代略早几十年,还不是欧洲事务中
        的一个因素。
        德意志境内,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是旧教的,诸侯之中,势力最大的是七大选帝侯。七大
        选帝侯有三个是天主教徒,三个是新教徒,还有一个是波希米亚国王,而这个位置由波
        希米亚王国国内选举产生,后来这个王位就成为爆发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索。其他诸侯,
        有不少信仰新教,新教诸侯大多数处於德意志北部,旧教诸侯大多数在德意志南部。在
        三十年战争爆发以前,其实德意志境内经过长期斗争,实现了旧教和新教路德派的和
        解,新教诸侯可以自行制订自己国度内的信仰,也可以不归还所没收的教会财产。但是
        这个和解(1555年的奥格斯堡条约)不包括更为激烈的新教开尔文派在内,而且新教在德
        意志的传播也更形广泛,宗教矛盾又一次激烈起来。
        


        IP属地:江苏7楼2012-06-10 10:08
        回复
          2。1 神圣罗马帝国的线索
          也许是古罗马帝国的文治武功太过伟大和荣耀了吧,自从478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欧
          洲的君主和人民都梦想再出现一个强大、统一、以罗马为中心的帝国。这个梦一直做了
          一千五百年,做到20世纪意大利一个叫墨索里尼的独裁者那里还没有停止。谁知道呢,
          也许在今天欧洲一体化的进程背后,也有着这个伟大梦想的影子呢?
          761-814年,经过三百年的混乱,欧洲才出现了第一个有点象古代伟人亚历山大和凯撒的
          天才君主,查里曼大帝。查里曼统一了欧洲的大部分地区,是今天法国、德国、意大利
          历史的共同源头,据说扑克牌上的老K,原形就是查里曼大帝呢。传说中查里曼大帝活了
          八百岁。有一本中世纪骑士史诗的名著,叫罗兰之歌,讲述的就是查里曼的骑士英雄罗
          兰在对巴斯克人的征服战争中殉难的故事。当然,以上种种都是浪漫的虚构了。


          IP属地:江苏9楼2012-06-10 10:09
          回复
            第一件,是1493年到1519年在位的皇帝兼奥地利国王,哈布斯堡家族的马克西米利安一
            世,有一个儿子娶了西班牙第一位统一国王菲迪南和依莎贝拉女王夫妇的女儿为妻(见下
            文西班牙线索部分)。这样他的外孙,查理五世,就继承了爷爷和外公的两份遗产,身兼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地利国王)和西班牙国王两大欧洲强权的君主。查理五世本人更愿
            意以西班牙为中心,就把皇帝的帝位交给自己的亲弟弟菲迪南一世。菲迪南同时已经担
            任了波希米亚和匈牙利两国的共同国王。虽然从此以后兄弟两家的后代分别传承皇帝和
            西班牙国王两个王位,但是毕竟一笔写不出两家姓,在哈布斯堡家族统治下,西班牙和
            帝国联成一气,显然是欧洲另一个强权法国所不能容忍的。所以此后两百年间,法国的
            外交政策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削弱哈布斯堡王朝在德意志和西班牙的势力。这成为三十年
            战争期间,法国作为天主教国家,却加入新教一边作战的根本原因(见下文法国线索)。
            


            IP属地:江苏11楼2012-06-10 10:10
            回复
              另一件事情,是波希米亚王国的王位问题。上文提到,波希米亚在经过15世纪的胡斯战
              争以后,已经争取到了宗教自由,但是国王却常常是由天主教的帝国皇帝兼任。到1612-
              1619年在位的马西亚斯(Matthias)皇帝时期,仍然是皇帝兼任波希米亚国王。上文提
              到,查理五世皇帝(1519-1556)是第一位也是唯一的帝国和西班牙王国的共主,但是查理
              五世情愿把皇帝的位子让给自己的弟弟,波希米亚和匈牙利国王菲迪南一世。这个马西
              亚斯皇帝,就是当年菲迪南一世的孙子。马西亚斯是个狂热的天主教徒,矢志扼制帝国
              境内新教的扩张。他看到德意志境内的七大选帝侯中,三个大主教当然是旧教的同道,
              但是帕拉亭(普法尔茨)、勃兰登堡选帝侯成了开尔文派、萨克森选侯已经皈依路德派。
              现在关键的一票就是波希米亚国王了。目前波希米亚国王是自己兼任,可以说是万无一
              失,但是自己百年以后呢?他没有儿子,将来皇帝和波希米亚国王两个位子都要选举,
              万一波希米亚选出的国王是个新教徒,那么七大选帝侯的力量平衡一定会倒向新教一
              边,很可能会所选出一位新教徒皇帝。这是马西亚斯所绝对不能容忍的。马西亚斯皇帝
              的解决办法,就是一定要争取在自己生前,就让自己的表弟菲迪南,也是马西亚斯皇帝
              祖父菲迪南一世皇帝的另一个孙子,先接替自己出任波希米亚国王。表弟菲迪南是个和
              马西亚斯一样狂热的天主教徒。这样,将来菲迪南可以先掌握波希米亚王位,再进一步
              接替马西亚斯的皇帝位。
              为了实现这个如意算盘,马西亚斯双管齐下,一面加紧在捷克境内迫害新教徒,一面让
              保皇派的捷克议员开国会选举表弟菲迪南为新的波希米亚国王。但是波希米亚的新教徒
              不答应,和两百年前胡斯战争一样,他们决定起来反抗,1618年5月21日,经过国会一番
              激烈的辩论,国王最宠信的几位近臣,被从王宫的窗口扔了出来。这就是历史上颇有名
              气的“扔出窗外事件”。这个事件成了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索。
              “扔出窗外事件”之后,新教徒组织临时政府,并组建一支军队和皇帝公然对抗。马西
              亚斯皇帝在第二年1619年驾崩,表弟菲迪南正式当选皇帝,是为菲迪南二世。波希米亚
              反政府的新教徒拒绝承认皇帝菲迪南二世兼任国王,把捷克的王冠献给了新教的帕拉亭
              选帝侯菲德列。德意志新教诸侯大多数站在捷克一边,以帕拉亭选帝侯菲德列为首。而
              皇帝菲迪南获得天主教诸侯联盟的支持,以巴伐利亚公爵马克西米利安为首。三十年战
              争正式爆发。
              三十年战争是一场欧洲国际矛盾的总爆发,战争中支持帝国最力的,大概要数皇帝的表
              亲西班牙王室。
              2。2 西班牙的线索:重新征服与腓力二世
              


              IP属地:江苏12楼2012-06-10 10:11
              回复
                太多看不了,慢慢来今天就到这里吧。


                IP属地:江苏13楼2012-06-10 10:12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我觉得很好看,了解一下历史,活跃一下贴吧气氛。
                  楼上觉得不好吗?


                  IP属地:江苏15楼2012-06-10 10:21
                  回复
                    楼上很很打击了我的积极性。


                    IP属地:江苏16楼2012-06-10 10:22
                    回复
                      哦!原来是这样!
                      那我就再发点吧!


                      IP属地:江苏20楼2012-06-10 10:34
                      回复
                        2。3 英国的线索:讲讲伊丽莎白女王的传奇
                        大家看过1998年的一个美国电影,伊丽莎白女王么,讲的就是这段历史。英国国内的宗
                        教动乱,比德意志的动乱结束得早。1500年代,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因为要离婚另娶,而
                        被天主教所不容,一怒之下宣布改信新教,并彻底在全国范围改宗英国国教,英国国王
                        是国教教会的最高首脑,具体宗教事务则由坎特伯雷大主教。这一来全国大乱。亨利八
                        世死后,长子爱德华六世继位6年死去,没有后嗣,由妹妹,亨利八世的长女玛丽登基成
                        为女王。
                        这位玛丽女王,是被亨利八世抛弃的前妻的女儿,自幼笃信天主教,即位以后宣布恢复
                        天主教的国教地位,在国内大肆杀戮新教徒,被称为“血腥玛丽”。至今在美国的鸡尾
                        酒中,还有一款饮料叫“BloodyMary”,是由酒、西红柿汁、芹菜汁之类兑成的,不但
                        酒吧里有,连飞机航班上都供应,不知道是不是从这位女王那里得名的。另有一个说
                        法,血腥玛丽饮料是得名于一位奥地利公主。
                        玛丽女王嫁给了欧洲大陆旧教的卫道士,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而且一直迫害同父异
                        母,信仰新教的妹妹伊丽莎白,欲置之死地而后快。这就是电影“伊丽莎白女王”开头
                        的情节。后来玛丽女王突然死亡,伊丽莎白登基,这就是英国史上著名的伊丽莎白女
                        王。说也奇怪,英国历史上从来不缺雄才大略的名将英主做国王,但是最有地位的,却
                        还是两个女人:伊丽莎白是英国近代走向欧洲强国的奠基人,文化上也是莎士比亚的保
                        护人;而19世纪的维多利亚女王时期,则是英国的鼎盛时代,号称日不落。
                        


                        IP属地:江苏24楼2012-06-10 10:36
                        回复
                          伊丽莎白少女继位,国际国内矛盾重重,时刻面临着生命威胁。国内旧教的颠覆和暗杀
                          活动不用说了,国际上也是危机陷阱不断。先是求婚风波,著名的求婚者包括姐夫西班
                          牙国王腓力二世,和法国国王的弟弟奥尔良公爵(就是电影里那个),这都是对英国有领
                          土野心的,甚至后来远在俄罗斯蛮荒之地的老头子伊凡雷帝,也来凑热闹派使者求婚。
                          后来,为了英国,伊丽莎白终生未嫁。再后来,伊丽莎白决然处死了在英国宫廷密谋造
                          反的旧教苏格兰女王玛丽,并公开与西班牙决裂,打赢了无敌舰队之役。
                          


                          IP属地:江苏25楼2012-06-10 10:36
                          回复
                            。4 法国的线索:
                            前文讲过,732年法国南部的普瓦提埃战役,最终制止了伊斯兰入侵西欧。普瓦提埃战役
                            的胜利者,查理马特(铁锤查理)是法兰克王国墨洛温朝的首相。他的儿子,矮子丕平,
                            由权相的地位终於篡位,开始法兰克王国的加罗林王朝。(有点象曹丕或者司马昭吧)。
                            电影“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中拿破仑在登基前对他的大臣说,既然教皇历史上曾经离
                            开罗马为丕平加过冕,为什么就不能来巴黎为我加冕,说的就是1千年前的这件事。
                            矮子丕平的儿子,就是查理曼大帝。我们前文提过,查理曼所建立的庞大法兰克帝国,
                            是法国、德国、意大利历史的共同源头。查理曼死后,由他的儿子虔诚者路易继承,这
                            就是路易一世。再后来,虔诚者路易的三个儿子在843年三分帝国,具体的分法是,长子
                            罗泰尔得到中间的意大利,日尔曼人查理得到东部的德意志,幼子秃头查理得到西部的
                            高卢。其中东法兰克帝国后来兼并了意大利北部,建立神圣罗马帝国。但是西法兰克国
                            没有参与这件事,而是独立传承了下来,这就是法国历史开端的加罗林王朝(铁锤查理、
                            查里曼大帝的家族姓加罗林)。再后来987年法兰西公爵休。加佩登上法国王位,开始加
                            佩王朝。大家如果看雨果的“93年”或者其他反映1793年法国大**的小说,可能会注
                            意到法国民众称王室为“加佩”,就是源出于此。
                            与我们要讲的三十年战争直接有关的法国历史时代,是1500年前后的宗教战争。经过数
                            百年的传承,也经过了英法百年战争,当时的法国国王姓瓦罗亚,是瓦罗亚王朝末期。
                            当时法国境内的新教徒,被称为胡格诺教徒,象欧洲其他国家的新教徒一样,他们也组
                            织军队在新教贵族的带领下反抗国王和教会。1547年时的法国国王是亨利二世,法国天
                            主教势力以吉斯公爵为首,胡格诺派首领则是海军上将科里尼和纳瓦拉国王亨利。波
                            旁,纳瓦拉是法国和西班牙之间的一个信奉新教的小王国,而这位亨利,命中注定要在
                            法国开创一个新的王朝。
                            


                            IP属地:江苏27楼2012-06-10 10:37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误会了。
                              多多留言啊!


                              IP属地:江苏32楼2012-06-10 10:53
                              回复